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知识点1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例1-1 (2024·山东枣庄高一期末)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该地理兴趣小组考察的区域。读图完成(1)—(3)题。(1)考察路线上坡度最小的路段是( )C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导图分析·题图解读(2)在考察路线上,位于阴坡的路段是( )D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读图可知,①②路段位于山地南侧,③路段位于山地东南侧,均为阳坡;④路段位于山地北侧,为阴坡。(3)观察地貌时,海拔常用于判断( )AA.地貌类型 B.地形起伏 C.坡度 D.坡向【解析】在观察地貌时,海拔一般用来区分地貌类型,故A正确。例1-2 (2024·福建龙岩高一期末)江西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屋顶成了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每到秋季,该地“晒秋”场景美不胜收。下图为篁岭等高线地形图(局部)。读图完成(1)—(2)题。(1)甲地陡崖相对高度可能为( )BA.50 m B.150 m C.200 m D.250 m【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1)d≤相对高度<(n+1)d,其中n指的是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指的是等高距。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代入公式计算可得100米≤相对高度<200米,符合题意的为150米,B正确。(2)关于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DA.景观栈道的长度约为450 m B.乙地“晒秋”的光照条件最佳C.丙地适宜作为露营地 D.栈道处溪流由西北向东南流【解析】列表详解·逐项剖析选项 分析 结论A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米,景观栈道的长度大约为2厘米,因 此,该景观栈道的长度约为600米 ×B 乙地位于山谷附近,受山体阻挡,光照条件较差 ×C 丙地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作为露营地 ×D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判断方向,故栈道处溪流的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知识点2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例2-3 [教材改编·第84页图3-5-7]下图是一种受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是( )B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解析】对于风积地貌来讲,背风坡往往较陡,如图中P点所在一侧,而迎风坡往往较缓,如图中Q点左侧部分;对于等高线图来讲,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大,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小。由此判断,图示地区的风应从左侧向右侧吹,根据图上指向标所示方向可判定该地盛行风为西北风。(2)Q点与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值的范围是( )CA.80 m<H<81 m B.99 m<H<100 mC.119 m<H<120 m D.120 m<H<121 m【解析】P与Q间有5条等高线,等高距为20 m,则P、Q两点的相对高度范围为80 m<H<120 m,故H最大值的范围应是119 m<H<120 m。知识点3 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例3-4 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相比较,前者的优点是( )BA.属于立体的实物模型,形象逼真B.能直观看出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状态C.能直观看出沿某一方向坡度的大小D.能够快速读出海拔【解析】本题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点。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形成的,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可以直观看出地势高低起伏。例3-5 [教材改编·第86页图3-5-11]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的地貌特点是( )A.顶平身陡 B.形如新月C.岭谷相间 D.地形平坦C【解析】该图为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图中所给的不同高程颜色对比,可以得出该地岭谷相间。(2)该地位于( )DA.西北地区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横断山区【解析】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岭谷相间分布。知识点4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例4-6 (2024·天津河东区高一期末)下图甲为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乙为沿图甲中AB、CD、EF、GH四条剖面线中的某一条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乙所示的地形剖面图所对应的图甲中的剖面线是( )AA.AB线 B.CD线 C.EF线 D.GH线【解析】图乙中,左端最低海拔在200米以下,右端海拔在300—400米之间,中间有海拔超过600米和500米的山峰,图甲中只有AB一线符合,故选A。方法1 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的计算例7 (2024·江苏启东高二期中)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A.330 m B.360 m C.400 m D.420 mB【解析】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最高处海拔为850—900 m,最低处为500—550 m,相对高度为300—400 m,结合选项可知,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360米。故选B。(2)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CA.50 m≤H<150 m B.50 m<H≤150 mC.100 m≤H<200 m D.100 m<H≤200 m【解析】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是(n-1)d≤H<(n+1)d,n表示陡崖处重合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公式可以算出其相对高度范围内:(3-1)×50 m≤H<(3+1)×50 m,即100 m≤H<200 m,C正确。方法2 图示法判断通视问题例8 (2024·河南信阳高一期末)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道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D处地形部位名称和判断的理由。【答案】山地(山峰)。理由: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解析】读图可以看出,图中D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地。(2)若B点气温是20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判断C点的气温。【答案】17.6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B点海拔为100米,C点的海拔为500米,B、C两点相对高度为400米。气温垂直递减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则B、C两地温差约为2.4 ,若B点气温为20 ,则C点的气温约为17.6 。(3)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地,BGE与BFE两条线路中哪一条较合理 说出理由。【答案】BFE。理由:工程量小,建造难度小(公路要尽量沿等高线选线)。【解析】读图可知,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地,BGE与 BFE两条线路中,BFE较为合理。因为BGE穿过山脊部位,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而BFE线路顺着等高线修建,地面较为平坦,起伏小,施工容易。(4)判断在M、N、L三个地点中,能看到铁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哪一点 说出理由。【答案】L地。理由:L地海拔高于H地,L地至H地之间等高线先密后疏,是一个凹形坡,可以通视。【解析】读图可知,图中M、N、L三个地点中,能够看到铁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L地。L、H两地中间没有高大地形阻挡视线,L地至H地之间的等高线高处密集、低处稀疏,是一个凹形坡,可以通视,而M点与H点之间、N点与H点之间均有山脊阻挡视线,因此在M点、N点不能看到经过H处的车辆。上述分析过程可结合读图指导所示地形剖面理解。读图指导A 基础练 学考测评建议时间:10分钟(2024·山东威海高一期末)下图示意某村庄所在区域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1—2题。1.知识点1村庄坐落于( )A.山顶 B.缓坡 C.山脊 D.鞍部B【解析】读图可知,河流两侧等高线对称递增,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村庄位于300与400米等高线之间,等高线平直,故不是山顶、山脊和鞍部,A、C、D错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B正确。2.知识点1、2图中桥梁处河流流向是( )A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解析】图中既无经纬网也无指向标,因此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读图,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故图中桥梁处河流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流,A正确。(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末)窑洞(图1)是黄土高原上一种独特而古老的民居形式,常靠山坡而建。图2为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3—4题。3.知识点1、2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D【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窑洞是黄土高原上一种独特而古老的民居形式,常靠山坡而建,同时为更好地接受太阳光照,最好选择阳坡建造,因此丁地符合题意,D正确;甲地位于阴坡,A错误;乙地位于陡崖之下,安全性较差,B错误;丙位于河谷处,有河流发育,不适合修建窑洞,C错误。4.知识点1图2中乙地陡崖相对高度可能是( )AA.10米 B.19米 C.20米 D.25米【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1)d≤相对高度<(n+1)d,其中n指的是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指的是等高距。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米,乙处陡崖重合了1条等高线,代入公式计算可得0≤相对高度<20,C、D错误;乙地附近山峰最高海拔为879米,因此陡崖相对高度不可能为19米,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教材改编·第86页图3-5-10]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知识点1、3该地的地形主要为 ( )AA.丘陵、山地 B.平原、洼地 C.高原、冻土丘陵 D.高原、盆地【解析】由图可知,该区域等高线多为闭合曲线,且外低内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部分区域海拔低于500米,地势起伏较大,故该地的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选A。6.该地区位于( )A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选A。7.知识点4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读图可知,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DA. B. C. D.【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0 m,山顶的海拔应为2 500—2 600 m,湖泊的海拔为2 200—2 300 m,a地海拔为2 200 m,b地海拔为2 200—2 300 m,由此可判断D正确。B 综合练 选考通关建议时间:8分钟(2024·四川成都高一期中)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8—10题。8.知识点1从图中可知( )C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 044 m B.乙地海拔可能为1 035 m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 m 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 m【解析】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米,可推断山峰海拔为1 035—1 040 m,故A错误;乙地海拔在1 030—1 035 m之间,小于1 035 m,故B错误;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读图,该图等高距为5米,①处陡崖有3条等高线重叠,则相对高度为10—20 m,故C正确;该图等高距为5米,最高处海拔在1 040—1 045 m之间,最低处海拔在990—995 m之间,区域内最大高差为45—55 m,故D错误。9.知识点1、2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一定可以看到的是( )B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④⑤【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上疏下密为凸坡,上密下疏为凹坡。由图中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分布可知,①②之间为凹坡,②③之间为凸坡,②⑤之间为谷地,在②地可看到①⑤,看不到③,A、C错误,B正确;②④分别位于陡崖的上、下方,但②地不在陡崖边缘处,且不知道②地坡度和④地距崖底的距离,不能判断两地能否通视,D错误。10.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A.水库最深为10—15 m B.水坝最低处可能为1 000 mC.库区水面大于1km 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解析】据图可知,水库最可能建在图中甲养殖场南侧的山间盆地中。甲养殖场最低处靠近1 020 m等高线,将该等高线作为最高水位线计算,水库最低点为1 005—1 010 m,因此水库最深为10—15 m,故A正确;水坝最可能建在山间盆地南侧的出口处,最低处可能在1 005—1 010 m之间,故B错误;利用图中比例尺计算可知,库区水面最大宽度小于1 km,故库区水面小于1 km ,故C错误;乙养殖场距离水库较远,对水库影响较小,故D错误。(2024·江苏南通高一期末)下图为我国东南海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因适合漂流运动且瀑布较多,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地。图中乙瀑布落差为35米。据此完成11—13题。11.知识点1甲、丙两地落差及等高线a的数值可能为( )CA.125米 0米 B.125米 100米 C.145米 0米 D.145米 100米【解析】由材料可知,乙瀑布落差为35米,丙地海拔在100米到165米之间,甲地海拔在300米到400米之间,甲、丙两地的落差在135米到300米之间,故A、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图的等高距为100米,a相邻的等高线是0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数值相等或相差一个等高距,且图为我国东南海滨某地等高线图,那么a的等高线数值应为0米,C正确,D错误。12.知识点1该地河流干流流向大致为( )DA.由西北向东南 B.由东南向西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解析】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及图中的指向标判断,该地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为由西向东,故选D。13.知识点1图中三个漂流河段平均流速由快到慢的排序是( )D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解析】读图可知,①②③三个漂流河段长度相近,①②两河段漂流的终点相同,但②河段漂流起点海拔高于①河段起点海拔,因此②河段高差大于①河段,②河段的流速大于①河段;②③两河段起点的海拔相同,但②河段终点的海拔比③河段高,因此③河段的高差应大于②河段,③河段的流速大于②河段。故平均流速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②①,选D。C 培优练 能力提升14.[综合思维·区域地形分析]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学生暑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答案】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从中部向四周降低(或地势从中部分别向南、向北降低)。【解析】由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该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由等高线的形状和河流流向可以得出,该地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2)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发现M处植被明显比N处稀疏,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答案】M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土层较薄;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土壤冲刷严重,比较贫瘠。【解析】M处植被明显比N处稀疏,应该是植被生长条件有差异。结合图示可知,M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土层较薄,且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土壤冲刷严重,比较贫瘠,所以M处植被明显比N处稀疏。(3)请在下图中绘制沿PQ的地形剖面图。【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按照定线、描点、建坐标、作垂线、连线等步骤可以完成(详见本节知识点4)。具体方法参见下图。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