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法不可违》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法不可违》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法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2.道德修养:树立遵法守法的道德意识,养成远离违法行为的行为习惯 3.法治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正确法治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4.健全人格: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人生观念。 5.责任意识:在生活中、学习中自觉遵法、用法,懂得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 重点 违法的种类,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
教学 难点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过程
导入 时政导入:曝光!汽油罐东莱食用油亲件 2024年7月2日,《新京报》记者曝光,国内许多普货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为了节省开支,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有些食用油厂家也没有严格把关,不按规定去检查罐体是否洁净,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 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罐车混运食用植物油事件性质极其恶劣,违反基本常识,践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是典型的行为违法犯罪,必须严厉打击。
授新课 子议题一:从“食安法律规定”知违法无小 2024年7月9日,针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公i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食用油罐车运输环节!有关问题。对于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思考1: “汽油罐车装食用油”是什么行为 罐车司机为何擦拭卸油口来应付检查 提示:是违法行为。 依据:食品安全法明确:“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笔记: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 思考2:罐车混装食用油,鼎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按要求进行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思考:食品安全法的相关处罚规定有何作用 提示: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子记题二:从“调查处置结果”辨违法行为 国务院食安办通报“罐东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调查处置情况 联合调查组认定,运输企业负有管理责任,依据《食品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给予行政处罚; 生产企业通过销售合同约定将运输和交付环节责任全部由买方承担,违反《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食品安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规定,应给予行政处罚; 车主负有主要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司机负有直接责任,应以行为犯论处,依据《刑法》有关条款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 1.述调查处圈况分别属子哪一类违法行为 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违法行为 提示:1.行政违反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2.民事违反行为 笔记:(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 ①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②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行政制裁:①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②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刑罚处罚: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③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 ①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②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判断正误 1.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但是犯罪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错 ⒉.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错 3.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错 4.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 子议题三:从“身边违法行为”学遵章守法 情境一:放学后,你的好朋友叫你一起去收保护费,你会…… 情境二:在路上,你看到有人在破坏铁路封闭网,你会…… 情境三:回到家,你知道亲戚借款合同到期后赖账,你会…… 你会怎么做? 各小组选择情境,根据各自情境展开讨论。 2.1人记录书面要点,1人准备代表发言。 3.讨论时间3分钟,若回答不完整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提示: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展示图片: 提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笔记: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 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池某因破坏铁路封闭网被处罚款;翟某因醉驾被判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2.关于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前者触犯行政法律,后者触犯刑法 ②两者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③都应受法律制裁,承担法律责任④一般违法行为也是犯罪行为 A.①③ B. ①④C. ③④ D. ②③ 3.初中学生丁某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筹措上网费用,偷盗了别人的财物,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丁某的行为( ) A. 属于犯罪B.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触犯了刑法D. 是一般违法行为 4.为了更好地保护英雄,响应民众的呼声,2018年4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对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土事迹和精神的行为将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这表明(  ) ①该法的制定顺应民意,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②民众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了立法 ③公民有权依法惩罚丑化英雄的行为 ④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尊重英雄烈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前不久,北京某医院门口,两名女护士下班时刚要打开被自己私自上了锁的共享单车,就被巡逻民警抓个正着,两人被行政拘留5日。两名女护士私锁共享单车的行为( ) ①属于不文明行为 ②是不道德行为,但不违法 ③属于违法行为 ④应受刑罚处罚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