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1学无止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1学无止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无止境》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积极主动地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坦然面对学习压力,在实践中学习,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道德修养 :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会积极面对当下的校园生活,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法治观念 :站在新的角度认识学习,学会坦然面对学习压力,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 健全人格 :学会在生活、工作中学习,锤炼意志,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 责任意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 重点 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教学 难点 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学者,他年少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学识也越来越渊博。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谦逊好学的态度,认为自己所知只是沧海一粟。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年迈的农夫,农夫虽然一生务农,但对天文地理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学者与农夫的一番交谈,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从此,他更加坚定了学无止境的信念,无论走到哪里,都保持着一颗学习的心。 思考: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是不是也觉得,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该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不断充实自己呢?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事情能够体现‘学无止境’这一理念呢?请大家稍作思考,然后我们可以一起分享。
授新课 压力吐槽大会: 1.在学习和生活,你有压力吗 2.你的压力大吗 主要压力包括哪些 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面临的学习压力,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 课堂笔记:学习压力源 升入九年级,我们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 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评价小清的做法 提示:暴躁、失眠、紧张、焦虑——正常现象,压力是把双刃剑 辨析:压力是越大越好吗? 提示: 压力并非越大越好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与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在压力较小时,绩效水平较低;随着压力增加,绩效水平逐渐提高;但当压力超过最佳点后,绩效水平会随压力增加而下降 。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急躁、烦躁甚至崩溃,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适合的压力等级才能给孩子或个体最好的推动力。为了缓解压力,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进行放松训练、寻求社会支持等,以维护身心健康。 课堂笔记:正确认识压力 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 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你有哪些科学的调节方法 转移注意力:不要总想着考试,听一听舒缓的音乐,以缓解内心的压力。 保持身体放松:当意识到自己紧张时,可以深呼吸一下。研究表明,脸部保持微笑容易唤起人的愉快记忆。 自我暗示:经常提醒自己:我能够做好。 保持适度紧张:考试之前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学会与这些情绪和谐相处。 故事:韦编三绝 古时候,纸张还没有出现,竹子是制作书籍的主要材料,称之为“竹简”。一部书的完成需要许多竹简,还要用极为牢固的牛皮绳子将这些竹片按照一定顺序编联起来,这一过程就称为“韦编”。《易经》这样的书,就是由许多竹简编联起来的。 孔子到了晚年时期才开始研读《易经》。他下了很深的功夫,才把它完全读了一遍,还仅仅只是了解了它的内容。接着,他读了第二遍,才掌握了《易经》的基本要点。后来,他又读第三遍,这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从此以后,为了深入研读这部书,同时也为了方便给弟子们讲解清楚,他不知把《易经》翻阅了多少遍,这样下去,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被磨断了好几次,只好换上新的再读。 材料分享:“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他常说:饭能够少吃,觉能够少睡,书不能够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每一天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书就像工作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即使每次外出,毛泽东也总要带些书,或者向当地借些书来读。 思考:为什么学习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提示: 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 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观点辨析:观点一既然学习这么重要,那我们就要做到“两耳不闻天下事,—心只读圣贤书”! 观点二:学习不应局限于在学校,在课本! 议一议:谁的观点正确? 故事: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提示:学习不应局限于在学校,在课本,实践出真知。 人物链接:“金牌工人"许振超 “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许振超原本只上过一年多初中。刚进港口的时候,别人上班拎个饭盒,他却多带一本书。到上海港口学桥吊,别人周末去逛上海滩,而他一门心思地泡在码头上鼓捣图纸。30多年来,他时常警醒自己不能满足一知半解,特别重视知识更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许振超能够成为世界级“桥吊专家”,靠的就是30多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从不间断地刻苦学习。 思考: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 提示: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图片分享: 思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社会实践 提示: 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 ) A、我实在是太紧张了,晚上都无法正常入睡了 B、有考试焦虑是正常的现象,我是通过每天坚 持长跑来缓解紧张情绪的 C、只要有很多的考试压力就能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D、我只要每天对自己说:你是最棒的!我就一定能考好 2、现代社会中,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生活方式,是生命的过程,所以( ) A、 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B、 我们要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C、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 我们要讲究学习方法 3、安徽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在滨湖新区正式揭牌。仪式上,校地双方签署了共建安徽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框架协议书,旨在为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合作创新、共同发展的平台。为此我们应该( ) A、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B、珍惜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机会 C、通过在实践中学习来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D、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