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海水的运动(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随堂测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海水的运动(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随堂测试

资源简介

3.3海水的运动——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图示意世界局部海域洋流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①洋流形成的盛行风是( )
A.东南信风 B.盛行西风 C.极地东风 D.西南季风
2.图中②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A.增温减湿 B.增温增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3.地球表面海平面存在高度差异,受大气环流、洋流海水盐度、密度等多方面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极地海冰大量消融,尤其是对北极海冰的影响显著,可能对海一气相互作用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升温越明显海域越开阔,海一气相互作用越明显。下图为白令海峡区域图。完成白令海峡的海水常年向南流,某季节主导流向会短暂向北流动,该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示意某年12月孟加拉湾西侧表层洋流流向与流速分布,箭头长短示意流速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甲、乙、丙、丁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丁乙丙 B.丙乙丁甲 C.丙丁乙甲 D.甲乙丁丙
5.该月孟加拉湾西侧沿岸表层洋流流速较快,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海陆分布
②海水密度
③入海径流
④盛行风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是某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为洋流流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6.该区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分别是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7.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8.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图中各洋流方向错误的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③和⑤ D.④和⑥
西风漂流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北上寒流,与巴西暖流交汇后东流。下图为“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36°S和41°S附近两个截面逐月洋流流量及变化趋势图”(数值表示流量大小;正负表示流向,北向为正,南向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从总体上看,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 )
A.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增强 B.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减弱
C.北上寒流增强,巴西暖流减弱 D.北上寒流减弱,巴西暖流增强
10.与该海区洋流强弱变化趋势直接相关的是( )
A.极地东风带向南极方向收缩 B.盛行西风带向南极方向移动
C.极地东风带向低纬方向扩张 D.盛行西风带向低纬方向移动
11.下图中反映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年内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3.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P沿岸降水增多 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C.Q沿岸降水减少 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15.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洋流、洋流 B.纬度、洋流 C.径流、纬度 D.洋流、径流
下图示意北印度洋部分海区8月表层海水盐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8月,德干高原南部西侧近海表层海水盐度比东侧低,主要是因为西侧( )
A.寒流流经,近海蒸发较弱 B.日照时数较少,近海水温较低
C.地形抬升,沿岸降水较多 D.河流流程较长,淡水稀释较强
17.与8月相比,2月甲区域(虚线框内)的表层海水等盐度线( )
A.较密集,弯曲程度较大 B.较密集,弯曲程度较小
C.较稀疏,弯曲程度较大 D.较稀疏,弯曲程度较小
18.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孟加拉湾和赤道西太平洋的水温变化基本一致,与阿拉伯海表层海水盐度的差值增加。这说明孟加拉湾表层海水( )
A.温度升高、盐度降低 B.温度和盐度均升高
C.温度降低、盐度升高 D.温度和盐度均降低
19.密度流常见于相邻海盆之间,由于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的流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存在典型的密度流。下图示意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和温度分布图。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洋流方向( )
A.表层自东向西,底层自东向西 B.表层自西向东,底层自东向西
C.表层自东向西,底层自西向东 D.表层自西向东,底层自西向东
20.图中①虚线代表的板块边界类型,以及图中洋流的成因类型分别是( )
A.生长边界、风海流 B.生长边界、补偿流
C.消亡边界、风海流 D.消亡边界、密度流
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甲地这两日的天气变化是( )
A.暖锋过境,雨过天晴 B.气压上升,气温降低
C.风速减弱,云量增加 D.阴雨连绵,湿度增大
22.此时,乙地货轮航行状况为( )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逆水
23.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 )
A.夕阳西下 B.深夜时分 C.太阳初升 D.日近正午
茎柔鱼属于冷水性鱼类,集中分布在秘鲁西部海域。鱼群对栖息地环境及水温变化极其敏感,会随水温变化而迁移,鱼类数量、体型也会发生变化。下图示意2019年11月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值(相比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茎柔鱼集中分布在秘鲁西部海域的原因是( )
A.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 B.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丰富
C.河川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 D.大陆架地区光照充足
25.2019年11月茎柔鱼的迁移方向为( )
①向低纬度地区迁移
②向高纬度地区迁移
③向深海方向迁移
④向浅海方向迁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2019年秘鲁西部海域茎柔鱼( )
A.数量增多,体型增大 B.数量增多,体型减小
C.数量减少,体型减小 D.数量减少,体型增大
二、材料分析题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表温度锋是指海表温度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长过渡带,是海表温度的跃变带(海表温度锋1月判别标准为温度梯度大于0.12℃/km)。冬季风是影响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温度锋的关键因素,图1示意37°N海域某研究断面位置,图2中左图示意2015~2020年该断面1月海表温度锋的经度位置和表层悬沙浓度分布的年际变化,右图示意同时期该断面1月海表温度梯度和平均风速数据统计。
(1)在图2中左图虚线方框内补画该断面1月海表温度锋经度的折线。
(2)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该断面风速对海表温度锋的位置和强度的影响。
(3)分析1月该断面海表温度锋西侧海水表层悬沙浓度高的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墨西哥湾暖流绝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是世界上最强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支暖流,该洋流水温很高,特别是冬季时,水温比周围的海域高,它像一条巨大的、永不停息的“暖水管”,挟带着巨大的热量,温暖了所有经过地区的空气。墨西哥湾暖流流出墨西哥湾后受西风吹拂的影响,成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和北部气候有直接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墨西哥湾暖流势力呈减弱趋势。下图为墨西哥湾区域图。
(1)分析墨西哥湾暖流的形成过程。
(2)简述墨西哥湾暖流成为世界最强大暖流的原因。
(3)从气候和海洋环境角度,说明墨西哥湾暖流减弱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图中②位于台风中心附近的漩涡风雨区,为狂风暴雨,风力强劲,不会出现大雾,C正确,ABD 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图中②洋流为北半球自北向南流的寒流,对沿岸地区气侯的影响是降温减湿,C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3.答案:B
解析:根据白令海峡的海水常年向南流,是由于极地东风带动的。而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盛行西风位置偏北,吹拂海峡的海水向北流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处靠近多条河流入海口,盐度最低,随着南下的洋流流动,来自甲海域的低盐度海水向南逐渐带至乙、丁海域,因此盐度丁>乙>甲。丙与丁纬度相当,但丙处洋流流速慢,海水与周边低盐度海水交换较少,且海域较封闭,在冬季降水少,蒸发旺盛的季节,使得丙海区盐度较高。综上所述,盐度丙>丁>乙>甲,C正确,ABD错误,选C。
5.答案:B
解析:12月孟加拉湾受冬季风(偏北风)的影响,洋流往南运动速度加快,同时孟加拉湾西侧海岸线较为平直,对洋流的阻挡作用小,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有海陆分布、盛行风向,①④正确;该洋流不属于密度流,海水密度不是其流速快的主要原因,②错误;12月为干季,降水较少,入海径流较少,对洋流推动作用小,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说明洋流性质为寒流,故D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该洋流为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故D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
9.答案:D
解析:西南大西洋海区36°S附近为巴西暖流,41°S附近为北上寒流。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正负表示流向,北向为正,南向为负,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36°S海区为负值,且变化趋势变小,说明巴西暖流增强;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41°S海区为正值,且变化趋势变小,说明北上寒流减弱。故选D。
10.答案:B
解析: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北上寒流减弱、巴西暖流增强,说明盛行西风向高纬(南极)方向移动,极地东风纬度位置较高,不会影响该海域,AC错误:盛行西风带向低纬方向移动会导致北上寒流增强、巴西暖流减弱。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导致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偏北;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导致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偏南,③曲线符合。故选C。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②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D项正确。故选D。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影响。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存在大规模上升流,因此不存在大型渔场,A项错误;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降湿的作用,因此会出现荒漠景观,B项正确;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会明显,C项错误;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富,D项错误。故选B。
14.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附近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Q附近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5.答案:D
解析: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表明当地盐度相对两侧区域盐度较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海域有寒流流经,水温较低,海水的蒸发作用较弱,海水盐度较低;Q海域有亚马孙河注入,带来大量的淡水,导致海水盐度较低,因此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洋流和径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答案:C
解析:8月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德干高原南部西侧近海表层有暖流流经,A错误;德干高原南部东西两侧纬度相当,日照时数、水温相差不大,B错误;8月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德干高原南部西侧地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沿岸降水较多,河流入海径流量大,导致近海表层海水盐度比东侧低,C正确;德干高原南部西侧陆上有山脉分布,河流流程较短,D错误。故选C。
17.答案:D
解析:大江大河入海口由于径流(淡水)注入,等盐度线向盐度较高的大洋凸出,且径流越丰富,等盐度线弯曲越明显。读图可知,甲区域(虚线框内)位于恒河河口,恒河流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旱雨季分明,2月份正值旱季,入海径流少,与8月份相比,使得孟加拉湾南北部表层海水盐度差异较小,等盐度线较为稀疏,弯曲程度较小,故D正确,ABC错误。
18.答案:D
解析: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所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西太平洋的水温较往年偏低;孟加拉湾和赤道西太平洋的水温变化基本一致,水温较往年偏低,海水温度下降,蒸发减弱,导致盐度也相应降低,故D正确,ABC错误。
19.答案:B
解析:由所学可知,地中海因蒸发大,盐度高于西侧大西洋,地中海海水密度大于大西洋的,所以海平面整体低于大西洋,导致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即自西向东,AC错误。而深层海水由盐度高的向盐度低的扩散,也就是自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即自东向西,B正确,D错误,故选B。
20.答案:A
解析:图中①虚线代表的板块边界类型为生长边界,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图示区域位于南亚,洋流的成因与季风环流有关,属于风海流。故选:A。
2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处由低压槽的位置,转到高压脊的位置,说明冷锋过境,天气转晴,云量减少,气压上升,气温降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欧洲西部的大西洋中,此时受低压系统影响,乙处盛行风向是偏东风,从乙地驶往甲地的货轮逆风航行,A、D错误;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从乙地驶往甲地的货轮顺水航行,C正确,B错误。故选C。
23.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可知,乙地航行到甲地需要16.5小时,读图可知,此时北京时间是26日17时,甲地位于0°附近,时间是26日9时,再加上航线时间,甲地时间大约27日1时30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答案:A
解析:秘鲁西部海域因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鱼类聚集,A正确;秘鲁西部海域并没有位于寒暖流交汇处,B错误;秘鲁西部海域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入海径流少,C错误;秘鲁西部海域大陆架地区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但茎柔鱼集中分布还需要大量饵料,D错误。故选A。
25.答案:C
解析:茎柔鱼属于冷水性鱼类,若表层水温较高,则会向高纬度地区和深海方向迁移,若表层水温较低,则会向低纬度地区和浅海方向迁移。读图可知,11月秘鲁西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值为正值,说明表层水温较高,茎柔鱼会向高纬度地区和深海方向迁移,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C。
26.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值总体为正值,说明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表层水温较正常年份偏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秘鲁寒流(上升流)减弱,使表层海水营养物质减少,茎柔鱼饵料不充足,数量减少,体型减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7.答案:(1)
(2)该断面所在海域1月盛行西北风,当风速偏大时,鲁北沿岸流的势力偏强、近岸冷水范围广,温度锋向东摆动;断面表层海水温度整体偏低,温度梯度较小,温度锋的强度偏弱。
(3)近海有河流汇入,携带大量泥沙入海;鲁北沿岸流携带了高浊度水体沿山东半岛近海运动;海水西侧较浅,在冬季风作用下,更多的沉积物从海床再悬浮。
解析:(1)对比图2左右两图可以发现,风速越大,1月海表温度锋经度越靠东,故在图2中左图虚线方框内补画如下:

(2)注意题干要求,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该断面风速对海表温度锋的位置和强度的影响,结合图2以及材料“海表温度锋是指海表温度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长过渡带,是海表温度的跃变带”、“冬季风是影响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温度锋的关键因素”可知,该断面所在海域1月盛行西北风,当风速偏大时,鲁北沿岸流的势力偏强、近岸冷水范围广,温度锋向东摆动;图2右比较温度梯度和风速的关系可以看出,断面表层海水温度整体偏低,温度梯度较小,温度锋的强度偏弱。
(3)1月该断面海表温度锋西侧海水表层悬沙浓度高的原因可以从入海径流、洋流、风的角度分析。近海有河流汇入,携带大量泥沙入海,混合海水含沙量上升; 鲁北沿岸流自北向南携带了高浊度水体沿山东半岛近海运动;近岸的海水西侧较浅,在冬季风作用下,更易受到扰动使得更多的沉积物从海床再悬浮。
28.答案:(1)东北信风引起的赤道海流受陆地遮挡,在大西洋西侧积聚;使加勒比海、墨西哥湾的海水水位抬高;高纬度海域水位低,低纬度海域水位高,引发海水自南向北流动。
(2)赤道附近南北赤道暖流汇合,洋流流量大;赤道附近流入的海水热量高,能量大;墨西哥湾沿岸河川径流注入多,增强了墨西哥湾洋流的势力。
(3)对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部地区增温增湿作用减弱,使其气温降低,降水减少;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和迁徙,使海洋生物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减缓流经海域污染物的扩散速度。
解析:(1)墨西哥湾暖流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海洋动力过程。首先,由于东北信风的作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的表层海水被吹向西南方向。这种盛行风的作用使得海水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了运动。当这些海水进入墨西哥湾后,由于地形的限制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海水在湾内形成了逆时针的环流。这个环流使得海水在墨西哥湾内不断汇聚,同时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水温逐渐升高。最终,当这些高温的海水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时,就形成了强大的墨西哥湾暖流。
(2)墨西哥湾暖流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墨西哥湾暖流位于低纬度地区,这里的气温较高,海水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因此水温也相对较高。其次,墨西哥湾暖流是由多个洋流汇聚而成的,这些洋流带来了大量的热能和水量,使得墨西哥湾暖流的水温和水量都非常大。最后,墨西哥湾暖流在流出佛罗里达海峡时,受到了西风的影响,西风漂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暖流的流速和强度,使得墨西哥湾暖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
(3)墨西哥湾暖流的减弱会对气候和海洋环境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从气候角度来看,墨西哥湾暖流对欧洲西部和北欧地区的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暖流的减弱会导致这些地区的气温下降,气候变得寒冷干燥。这种气候变化可能会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墨西哥湾暖流减弱,暖流增湿的效果减弱,大西洋沿岸地区的降水也可能会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从海洋环境角度来看,墨西哥湾暖流的减弱会导致海水温度下降,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可能会对渔业资源产生不利影响,影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此外,海水温度的变化还可能引起海洋整个环流的变化,进一步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温的变化进一步引起生物的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在密西西比河口地区,墨西哥湾暖流的减弱,可能会导致附近的海水温度降低,导致附近的水生生物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河流的流量和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