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惠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一地理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单项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1年10月2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一颗距地球2800万光年外的行星。该行星位于旋涡星系“梅西耶51a”,是目前人类发现的第一颗银河系外行星。据科学家观测,该行星的质量可能是地球的3倍,与恒星的距离和地球大致相等。若该行星存在生命,则其具备的外部条件是( )A.有液态水存在 B.所绕恒星状态稳定C.体积、质量与地球相似 D.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2. 图1为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相对位置示意图。图2为某学生当日看到的局部星空。该时刻肉眼在( )A.火星天空中可以看见月球 B.月球上可见火星嵌在日面C.火星上可见地球遮住月球 D.月球上可见火星悬在星空读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下图)。完成3-4题。3.下列城市,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A.重庆 B.郑州 C.广州 D.北京4.贵阳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低,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C.阴雨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 D.纬度低,晴朗天气多2020年9月15日,由NOAA和NASA共同主持的25个太阳周期预报小组发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第25个太阳周期中。下图是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下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据此完成5--6题。指数 小—大①短波收听指数 适宜收听程度 适宜—不适宜②信鸽飞行指数 影响信鸽飞行程度 小—大③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 差—优④极光指数 极光可见范围 小—大5.图显示( )A.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20年 B.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C.2022年太阳活动处于高发期 D.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6.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表中指数会明显变大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据此完成7-9题。7.该地质时期是指(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第四纪8.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9.该地质时期( )A.联合古陆形成 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C.重要的成煤期 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莫霍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为某省会城市。完成10-11题。10.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东高西低 B.西深东浅 C.中间深东西浅 D.中间高,南北低11.关于34°N纬线附近的等深线向东凸出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谷地的分布 B.河流流向 C.山地的延伸 D.高原的分布据报道,至2019年3月26日俄罗斯勘察加边疆区克柳切夫火山群已爆发了32次。下图是该地区火山喷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12-3小题。12.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13.这些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8633航班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在成都空管区域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脱落,之后成功迫降。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14.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A.臭氧层 B.平流层 C.对流层 D.高层大气15.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所在大气分层的特点是( )A.以对流运动为主 B.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全部C.以平流运动为主 D.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16.风挡玻璃脱落后机长面临的主要困难可能有( )①玻璃被吹进机舱 ②机舱内温度过低 ③飞机颠簸强烈 ④紫外线辐射强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天体类型)。(4分)(2)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4分)(3)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的普通性表现在它与其他七颗行星在绕日公转时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6分)(4)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____行星。(2分)(5)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其它原因有大气层的保护,地球运动速度适当等。(2分)18.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简述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2分)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比较并简析其原因?(10分)我国30°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还是是小?试解释其原因。(8分)19.材料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是近15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及气温的变化。(14分)(1)简述近15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特点。(4分)(2)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4分)(3)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作为中学生,你可以采取哪些行动?(4分)参考答案1-5 : B 、D、 A 、C、 D6-10: B、 B 、C 、C、 B11-16 : C 、C、 A、 C、 A、 B17.(1)太阳 恒星 (2)地球 火星 (3)同向 近圆 共面(4)巨 (5)日地距离适中18.(1)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小。(2分)(2)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小;(2分)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世界同纬度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8分)我国30°N西部地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地区大(8分)19.(1)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上升,1950年以来上升更快。气温:波状上升。(2)燃烧化石燃料和毁林开荒。(3)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