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阶段学情调研七年级生物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5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适合采用观察法的是( )A.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 B.比较猫和兔头部的共同点C.了解我校学生的近视情况 D.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2.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下列提出的问题中不具有探究价值的是( )A.校园中哪种植物的花最漂亮 B.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C.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D.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3.“大雁南飞”指的是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都有遗和变异的特性4.下列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体现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诗句是(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C.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5.老师在实验教学视频中截取了4张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图片,用以制作PPT课件。在制作PPT时,需要按照正确操作对图片进行排序。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6.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应该将玻片向( )移动,从而将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7.画细胞结构图时,图中较暗地方的表示方法是( )A.用铅笔涂抹 B.用钢笔涂抹 C.用铅笔点上细密圆点 D.用斜线表示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莺、树和燕共有的细胞结构( )A.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D.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9.小轩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由图甲变为图乙,此时他所观察到的物像发生的变化是( )A.细胞数目变多 B.视野变亮 C.细胞体积变大 D.放大倍数变小10.如图是有关植物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可以表示“控制物质进出”B.C是细胞核C.B包括叶绿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D.若A表示细胞膜,则b表示“任何物质都可以自由进出”1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从细胞结构特点来看,不同于其他三种细胞的是( )A. B.C. D.12.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3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决定小麦新品种高产、抗病的遗传物质储存在(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13.将一粒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烧。种子充分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 )A.水分 B.有机物 C.无机盐 D.淀粉14.小轩使用数码液晶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如图所示的四个视野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A.a→b→c→d B.a→b→d→c C.c→b→a→d D.c→b→d→a15.生物小组的同学们练习使用单目显微镜后,分别表达了自己对其结构与功能的理解,下列你认同的是( )A.压片夹可以固定玻片标本 B.细准焦螺旋可大幅度地升降镜筒C.目镜、物镜和反光镜能放大物像 D.转动转换器可以改变光圈的大小16.使用100倍显微镜的情况下,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一行细胞如图所示,如果换成400倍物镜,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 B.4个 C.8个 D.32个17.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他先转动目镜再移动玻片,结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污点最可能在( )A.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18.在制作黑藻叶片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时,小宇同学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擦载玻片 B.滴清水 C.盖盖玻片 D.滴碘液19.小宇同学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片中叶绿体流动情况画出了简图(小黑圆表示叶绿体,箭头表示流动方向),那么载玻片上该叶绿体的位置以及流动方向是( )A. B. C. D.20.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写道“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其中萱草的“绿”和杏花的“红”分别来自植物的( )A.细胞质、细胞壁 B.叶绿体、液泡C.液泡、细胞核 D.叶绿体、线粒体21.为了避免出现气泡,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方式( )A. B.C. D.22.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观察到以下物像,推测是因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是( )选项 A B C D物像23.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中草履虫的位置及运动方向(箭头所指方向)如图一所示,为了不让草履虫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图二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4.小莉通过对比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整理出了下表的相关内容。若想帮她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则下列补充内容正确的是( )细胞结构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细胞壁 ① ②细胞膜 有 ③细胞质 有线粒体,无液泡和叶绿体 有线粒体、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细胞核 ④ 有A.①—有 B.②—无 C.③—有 D.④—无25.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B.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C.所有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D.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50个空,共50分)26.(6分)大自然孕育的万物,在诗人笔下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列古诗词曲生动形象、意境优美,而且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唐代白居易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中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_____。(2)宋代司马光《客中初夏》中写到“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诗句中“葵花向日倾”的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___________。(3)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这反映了杏树的生活__________;杏树在生长过程中会落叶,从生物的特征来看,落叶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4)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写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描写的生物有__________,它们都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27.(8分)在实验中学开展的生物模型比赛中,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利用彩泥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动植物细胞模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为同学们制作的___________(填“动植”或“植物”)细胞模型,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具有___________。若想用该模型表示植物的根尖细胞,则应去掉图中的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2)图乙中的[ ]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图甲和图乙中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3)绿色植物的花和果实呈现出不同颜色,其主要原因是图中的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中所含的色素不同。(4)有同学认为仅用彩泥材料进行制作不能模拟细胞壁,可以选择用__________(填“保鲜膜”或“硬纸板”)来代表细胞壁,理由是__________。28.(3分)科学家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而不断深入。回答问题。(1)胡克观察的实验材料来自于__________(选填“植物”或“动物”)。(2)罗伯特森观察到的结构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3)能支持“植物和动物具有共同祖先”这一观点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29.(18分)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克隆猪已经诞生。如图是克隆猪诞生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雄猪,B为雌猪,则猪D的性别为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2)克隆猪D的长相最像猪__________,这一实例说明__________。(3)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在体外培养融合细胞时,需要加入两类物质,其中一类是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简单的物质;另一类是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脂质和核酸等复杂的物质。能燃烧的是___________,不能燃烧的是__________。(4)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也需要_________。可以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5)细胞内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控制中心就是_________。所以,细胞的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统一。(6)克隆猪与正常猪的区别在于:克隆猪不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来的。30.(15分)图甲中ABCDE分别表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乙①②③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组视野图,图丙为单目显微镜,图丁为双目显微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图甲中的字母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排序: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若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细胞重叠,则可能是图甲中步骤_________操作不当(填字母)。(2)图甲操作步骤C、D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___。(3)如图乙①所示,若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气泡,影响了观察效果,可能是图甲中的步骤_________(填写字母)操作不规范引起的。(4)使用图内单目显微镜过程中,对光时,应依次调节显微镜的结构为_________(填数字)。若在此显微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目标,但发现视野有些暗,可调节[ ]_________上的光圈和[ ]__________。(5)使用图丁双目显微镜过程中,转动[ ]__________使载物台缓慢上升,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 ]__________。找到物像后,视野由图乙中①→②,需要转动[ ]_________转换物镜,此时视野亮度会变_________。如果物像不够清晰,需要转动图丁中[ ]__________调节。(6)若看到的物像如图乙中③图所示在视野右下方,要达到②图所示效果,应将临时装片向_________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