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课题 4.2凝聚法治共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自觉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健全人格: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责任意识: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成为依法治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核心 问题 1.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维护合法权益。掌握政府的作用、宗旨; 2.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个人分别应该怎么做。 3.明白厉行法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教学 方法 故事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设计意图时政评说 学生说评时政 培养核心素养自主学习 构建第四课思维导图 启思合作学习 导入新课:右图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背着装满各种蔬菜瓜果的背篓赶去市区卖菜。 猜一猜这幸福的笑容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启智 导入新课不是高铁坐不起,而是背篓专线更有性价比! 在重庆,有一条特殊的地铁线----轨道交通4号线。因每天都有一群背着背篓的菜农搭乘地铁前往市区卖菜,被大家亲切称为“背篓专线”。 之前,有网友建议,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对此,重庆轨道交通方面回应:轨道交通的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此番回应引发网友点赞,纷纷评论重庆轨道交通接地气、重人情。 思考:结合“背篓专线”,分析我国政府的性质。 1.政府的作用、宗旨、目标:P51 (1)含义:就是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3)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4)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5)原则: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教师引导】“花式执法”的相关材料。 【教师提问】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 【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P52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链接:监督政府的渠道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通过课本上运用你的经验的素材,让学生感悟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到了哪些政府的服务,结合“背篓专线”,分析出我国政府的性质,从而思考政府的作用。 总结提升互动学习 司机撞人,警方最新通报:醉驾、刑拘! 思考:1.判定肖某某醉驾、刑拘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课本相关内容讨论如何厉行法治。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 【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1.厉行法治的要求:P53-55 (1)总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思考:1.判定肖某某醉驾、刑拘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请结合所学评价肖某某的行为。 3.为避免上述悲剧,我们该如何厉行法治? 【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2)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政府: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4)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思考: 厉行法治与加强道德建设有何关系?二者又是如何为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助力的?④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并提出疑惑之处 总结提升课后作业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绘制一张以“法治”为主题的手抄报。 法治学习和宣传,推荐纪录片《法治中国》。自行收集材料,下节课讨论,陈述观点,教师点评。 导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