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份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台湾海峡海水性质差异较大。下图示意台湾海峡某季节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 甲海域洋流流向和此时所处季节对应正确的为( )A. 从南流向北,冬季 B. 从北流向南,冬季C. 从南流向北,夏季 D. 从北流向南,夏季2. 从甲到乙沿线表层海水性质变化叙述正确的为( )①温度降低②温度升高③盐度降低④盐度升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读某大洲周边海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甲地洋流性质及乙地板块界线正确的是( )A. 暖流生长边界 B. 暖流消亡边界 C. 寒流生长边界 D. 寒流消亡边界4.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丙地上升流____,海洋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____。( )A. 减弱 增加 B. 减弱 减少 C. 增强 增加 D. 增强 减少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5. 该处侵入岩( )A. 可能为玄武岩 B. 形成晚于C岩层 C. 形成晚于断层 D. 形成早于显生宙6. 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大致是( )A. 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入侵—断层错位—外力侵蚀B. 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运动—外力沉积—岩浆入侵C. 地壳下沉—断层错位—褶皱运动—岩浆入侵—外力侵蚀D. 地壳下沉—岩浆入侵—褶皱运动—断层错位—外力沉积下图为西班牙南部部分地区的海浪分布。西班牙南部某地有甲乙两个海岸,R河从甲海岸注入地中海。R河全段落差较大,2004年,当地政府在R河上游19km处修建了水坝。完成下面小题。7. 甲海岸靠近R河入海口,但泥沙沉积量少于乙,原因是( )①R河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②甲海浪更高,侵蚀作用强③甲海岸岸线平直,海水动力弱④乙海岸海湾构造利于沉积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8. R河水坝运行后,冬季甲海岸侵蚀情况及其理由判断正确的是( )A. 加强,海水倒灌加强 B. 加强,入海输沙量增加C. 减弱,海水倒灌减弱 D. 减弱,入海输沙量减少杭州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天体观测。2024年5月30日(农历四月廿三),社团同学在观测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某时刻,有同学查询到位于(15°S,45°W)的地点同时可观测到月球正从地平线上升起。完成下面小题。9. 此时,与杭州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 )A. 3/8 B. 5/8 C. 7/24 D. 17/2410. 方位角是指从某地的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至观测目标间的水平夹角,社团同学在半个月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对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进行观测发现( )A. 太阳高度角变大;太阳方位角变小 B. 太阳高度角变小;太阳方位角变大C. 太阳高度角变大;太阳方位角变大 D. 太阳高度角变小;太阳方位角变小下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圈表示极圈。回答11.此刻北京时间是()A.6月22日11时 B.12月22日11时C.6月22日5时D.12月21日5时12.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B.四川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早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如图虚线代表甲、乙两地同一天物影影长及朝向的时间变化,据此回答13~14题。13.甲、乙两地( )A.均位于北半球 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D.均位于南半球14.当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则乙位于北京的哪个方向(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某公司派驻一名技术人员在东非高原某地开展为期一年的项目管理,他在工作日志中记录了派驻地某地物一年内正午日影变化情况(左图)。读“东非高原简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技术人员的派驻地可能位于图中( )A.I地 B.Ⅱ地 C.III地 D.Ⅳ地16.①-②时段,该技术人员在派驻地可能观察到的地理景观是( )A.大草原草木枯黄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C.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D.湖水透明度较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主要保护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若尔盖湿地平均海拔3400米。其四周被高耸的群山包围,形成典型的断陷盆地。流域内河流主要是黄河水系,包括其支流白河等大小河流约430条,区内河网密集,湖泊众多。若尔盖湿地河流蜿蜒曲折,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下图为若尔盖湿地略图。材料二: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98年,是中国第一大高原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未来我国将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重点建设包括若盖尔在内的一批湿地国家公园。(1)从水循环的角度,简述若尔盖湿地形成的原因。(4分)(2)简析若尔盖湿地对其下游段黄河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3)说明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意义。(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阿尔先沟位于中天山山脉,沿线雪峰雄峙、冰川遍布。阿尔先沟段雪崩频繁而集中,多达百起。该段海拔2000—3500m,沟谷西北侧山体地形起伏较东南侧更大,山势更陡峭,年平均温度在-6℃以下,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为主要降雪期,此期间降雪量总计350 mm左右,最大降雪总量超过394mm。下图示意阿尔先沟段地理位置和雪崩点的分布。(1)说出可能诱发阿尔先沟段雪崩的主要自然因素。(4分)(2)从地形地势角度,分析阿尔先沟段西北侧雪崩点分布较多的主要原因。(6分)(3)推测阿尔先沟段雪崩主要发生的季节,并解释其原理。(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建筑用海砂是指分布于海岸和近海的、以中砂和粗砂为主、包括部分细砂和砾石的砂质堆积物。分选良好、品质优良、经脱盐合格后的海砂,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公路、铁路和桥梁等混凝土结构建筑。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砂配制混凝土,其海砂主要依靠进口,进口量逐年攀升,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扩大海砂的生产规模。图1示意渤海、黄海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2示意日本附近海域等深线分布。(1)海砂主要是由海里的石头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颗粒。图1中某处海域的海砂主要由花岗岩发育而成,描述从花岗岩成岩后到形成海砂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4分)(2)与图1中海砂开发条件较好的乙地相比,推测甲、丙两地开发条件较差的主要原因。(6分)(3)分析海域辽阔的日本从我国大量进口海砂的原因。(6分)(4)简述我国在不断扩大海砂生产规模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的问题。(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