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千渭初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评估(一)七年级生物试题命题人: 2024.9(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座位号: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生石花 B.珊瑚 C.蘑菇 D.蝌蚪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蜜蜂采蜜 B.蝌蚪发育成青蛙 C.蜘蛛结网 D.电脑感染病毒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下列哪项特征( )A.遗传 B.变异 C.需要阳光 D.需要水4.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观察时必须借助有关工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要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发育和繁殖6.“燕子低飞,会下雨”“早雾晴,晚雾阴”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了( )A.观察法 B.模拟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7.下列属于绝大多数生物都具备的特征的是( )A.由细胞构成 B.能运动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会捕食8.下列关于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鱼吃小鱼—生活需要营养B.葵花朵朵向太阳—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岸边柳树发出嫩芽—能够繁殖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9.某生物小组的同学计划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观察,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提前规划好观察路线 B.随意攀折花草树木C.对观察结果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 D.观察后进行成果交流10.下列观察鸟类的做法,错误的是( )A.可以利用工具,如望远镜、照相机等B.在不影响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观察C.分组进行,同时注意安全D.为了吸引鸟类注意,可以穿颜色鲜亮的衣物11.同学们在观察校园内的昆虫,以下做法符合科学观察要求的是( )A.对不感兴趣的昆虫随便看看 B.不伤害昆虫C.记录时凭主观筛选数据 D.观察时独立思考,不与别人交流12.我们所观察的生物不包括( )A.植物 B.动物 C.细菌、真菌、病毒 D.电动玩具13.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课堂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关单目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为了使视野更明亮,应使用大光圈和平面镜C.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加清晰D.使用显微镜时,转换高倍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14.下列关于双目显微镜和数码液晶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双目显微镜时,首先要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开关,保证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使用双目显微镜时,需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C.使用双目显微镜时,需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D.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与双目显微镜的差异很大15.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绿色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绿色 D.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16.下列说法正确的( )A.观察要确定观察目的,随机挑选观察对象B.记录时不喜欢的生物可以不记录C.观察时可以不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D.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17.树、儿童、黄蝶、菜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的是( )A.能进行呼吸 B.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8.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要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需要转动的是( )A.转换器 B.粗准焦螺旋 C.细准焦螺旋 D.物镜19.为使单目显微镜的视野变亮些,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①镜筒上升些 ②选用大光圈 ③增强环境亮度 ④选用凹面镜 ⑤选用平面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20.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初步判定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A.更换目镜 B.转动目镜 C.转换物镜 D.调节反光镜21.右图是单目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如果要大幅度升降镜筒,应转动( )A.① B.② C.③ D.④22.在使用单目显微镜进行对光调光时,正确的步骤是(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一只眼向目镜内看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23.使用单目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4.小明用“目镜10X、物镜40X”的镜头组合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A.10倍 B.40倍 C.400倍 D.50倍25.下图表示显微镜的镜头,①和②为物镜,③和④为目镜。实验时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①和② D.②和④二、填空题(三道题共35分)26.(17分)某同学在观察校园中的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他看到一只瓢虫正在捕食蚜虫,说明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物的特征)。(2)他观察到一棵树上开了不同颜色的花,说明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物类别)(3)他看到瓢虫在产卵,说明生物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物的特征)。(4)他用手去碰瓢虫,瓢虫飞走了,说明生物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物的特征)。(5)他看到树落叶,说明生物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物的特征)。(6)他借助放大镜,数出这个瓢虫身上具有七个斑点。他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7)他观察到鸟和爬山虎,它们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物类别),他还观察到了蘑菇,蘑菇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填属于或不属于)(8)观察的一般步骤是:确定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做好观察记录,交流观察结果。(9)观察植物时,注意植株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__、生长环境,注意不要破坏植物。27.(9分)据左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显微镜各个结构名称:[5]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2)显微镜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7]__________________和[3]__________________。(3)显微镜中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2]物镜和[ ]__________________。(4)要使物像A从图甲变为图乙,应将玻片标本片向__________________移动。(5)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眼睛从目镜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6)要想观察到玻片标本中的物体,玻片标本一定要正对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央。28.(9分)实验室中常见的光学显微镜有单目(目镜)显微镜和双目(目镜)显微镜两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中所示,单目显微镜与双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2)使用单目显微镜与双目显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时,眼睛都一定要从______________(选填“正面”或“侧面”)看着物镜;当看清物像后,都可以转动______________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3)单目显微镜与双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都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或“倒”)像;玻片标本上的字母是“q”,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__________。(4)使用单目显微镜与双目显微镜,转换物镜都需要转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6)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用__________________调焦后观察。(7)由于高倍物镜的孔小,进光量少,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__________________(填“亮”或“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