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我的白鸽》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我的白鸽》课件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18.我的白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鸽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鸟,在世界各地广泛饲养。每当抬头看到成群的白鸽盘旋于天空时,内心不免沉醉于这美好祥和的世界,倘若能亲手养几只,看着它们慢慢长大,翱翔于天际,那一定会生发出无尽的美好情感吧!作家陈忠实在乡村写作之余就有这样的体验,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陈忠实的《我的白鸽》。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积累“喙、惬意、风烛残年”等字词。运用圈点勾画,写批注,做摘录等方法,提高默读效果。
◆梳理作者喂养白鹆的过程,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揣摩文中对自鸽及环境的描写,体会作老的情感。
◆结合文中抒发情感、发表见解的语句,深人体会作者对自然、生命以及人类自身存在状态的感悟。
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2016),男,汉族。
陕西省西安市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1997年陈忠实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引发广泛关注。
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陈忠实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终年73岁。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陈忠实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年版)。有删改。原题为《告别白鸽》。本文写于1996年8月16日,文中说的“那部长篇小说”指的是《白鹿原》。为了创作这部长篇小说,从1988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子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在创作过程中,陈忠实一直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在寻找自己创作的点滴灵感,但是纯粹的乡村生活衍生出来的寂寞以及创作的辛苦,也让他非常煎熬。而欢闹的白鸽,不仅成了作者写作生活中的良友,而且于无形中影响着作者的心绪。本文即由此而来。
字音字形
字音字形
喙(huì)
惬意(qiè yi)
满意,称心。
排解(pái jiě)
宽慰,消解
豁朗(huòlǎng)
开阔明亮;开朗。
蜕变(tuibiàn)
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
邋遢(lā ta)
肮脏,不整洁。
骊山(lí shān)
在陕西临潼东南,古迹众多
鸟的嘴。
情节梳理
整体感知
1、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3):写老舅答应送“我”一对小白鸽,“我”耐心地等待着。
第二部分(4—7):写老舅将老白鸽提前送来,“我”在每天不间断的喂食中逐渐获得它们的信赖。
第三部分(8—13):写老白鸽产卵,幼鸽破壳,老白鸽哺育幼鸽的情景伴“我”写作,“我”期待着幼鸽的成长和蜕变。
第四部分(14—17):写幼鸽初长成,“我”震颤、畏怯于它们的本真之美。
第五部分(18—20):写老白鸽第一次带小白鸽飞翔,两代白鸽翱翔于家乡山川上空的情景令“我”陶醉。
整体感知
舅舅送给“我”一对白鸽。
“我”给白鸽筑巢并喂养它们,最终获得信任。
两只小白鸽诞生。
“我”观察小白鸽并喂养它们,幼鸽终于长成。
小白鸽在“我”和老白鸽的鼓励下学会飞翔。
2、文章写了“我”和白鸽之间的哪些故事?
整体感知
能。“寂寞”本是孤单冷清的意思,这里指经过漫长时间的工作,结果依旧遥遥无期而产生的迷茫;同时又找不到倾诉对象,无法排解,不能让人在工作的间隙中得到暂时的放松和慰藉。
3、“寂寞”一词在第三段两次出现,你能体会这种“寂寞”吗
分析:表现了“我”对拥有白鸽的期待。
4、第三段中“我想到能有一对白色的鸽子,心里便生出一缕温情一方圣洁。”表达了作者对白鸽怎样的情感?
整体感知
从后文中“我”“抑制不住”“没遍没数儿地跑”“轻轻地撒”等处可以看出获得生气的不仅仅是老屋,还有难以排遣“寂寞”的“我”。
5、第6段“这幢已无人居住的破落的老屋似乎从此获得了生气”,“获得了生气”的仅仅是破败的“老屋”吗
整体感知
6、分析第6段中“我总是抑制不住对后墙上的那一对活泼泼的白鸽的关切之情……以便它们可以放心进食。”作者的情感。
“总是”表程度,体现了“我”抑制不住的关切之情;“没遍没数儿地跑”是动作描写,用行动体现了“我”对白鸽的喜爱与关切之情。轻轻地投喂,仔细地观察,投食后走开都体现了“我”对这对白鸽的精心侍弄和喜爱。
整体感知
“奇迹”指白鸽终于对“我”放下戒备,开始信赖“我”,愿意落在“我”手臂上啄食。
7、第7段“终于出现奇迹……迫不及待地抢夺手心里的玉米粒儿。”这里的“奇迹”是指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飞落”“跳弹”“挤”“抢”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喂食时白鸽落到“我”身上争抢着啄食的情景,表现出白鸽对“我”的信赖及“我”与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动作描写
整体感知
8、分析第7段中“四只爪子掐进我的皮肉……似乎是一种早就期盼着的信赖终于到来。”作者的情感。
分析:白鸽的四只爪子掐进“我”的皮肉,刺疼却不忍心抖掉,表明“我”与白鸽更加亲近了。可见“我”对白鸽的喜爱之情和“我”对得到它们的信任这件事的欣喜。
整体感知
9、第9段中“终于听到了破壳出卵的幼鸽的细嫩的叫声”,“终于”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0、揣摩第11段对小白鸽丑陋形象的描写。
“光溜溜”“光秃秃”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幼鸽的丑陋,烘托作者期盼白鸽成长的急切心情。
表达了作者等待的焦急,以及对幼鸽诞生的愿望实现的喜悦。
整体感知
“惊异”“稚气”等生动形象地写出幼鸽的灵性,“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凸显了白色羽毛的漂亮,表达了作者对幼鸽的喜爱、赞美,对生命的尊重。
11、揣摩第14段对幼鸽漂亮形象的描写。
与前文的“光溜溜”“光秃秃”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写幼鸽的羽毛之美。用“牛乳”形容其柔嫩,用“仙女”形容其不染尘埃。写出了幼鸽的干净纯洁,表现了对幼鸽由衷的喜爱之情。
12、第16段作者再次描写幼鸽的“美”,请加以赏析。
整体感知
13、分析最后一段中“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翔过来,沐浴着晚霞的橘红……掠过河川,从我的头顶飞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
分析:作者采用景物衬托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两代白鸽在“我”的家乡自由翱翔的美好情景,语言优美有张力,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整体感知
14、最后一段,“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一句中“白鸽”有哪些含义?
既指我眼中自由飞翔的两代白鸽;又指像白鸽一样迷人、令我陶醉的家园。
15、你怎样理解“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
这一刻,“我”眼中有飞翔的白鸽,也有白鸽飞过的山原河川,还有山川风景承载的历史和当下,所以说“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这里表达了“我”对白鸽翱翔于蓝天之上的自豪之情。
整体感知
白鸽给作者带来了许多影响。首先,白鸽的洁白美丽让作者感到愉悦,使他的生活更加美好。
其次,白鸽成为作者创作时心灵沉静和人物塑造的重要灵感来源。最后,白鸽在作者孤独时给予了他陪伴和安慰,使他心境变得豁朗宁静。
16、作者与白鸽的关系。
17、白鸽给作者带来的影响。
作者与白鸽的关系是通过饲养和相处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互相信任、依赖的关系。白鸽成为作者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作者的好伙伴和心灵寄托。
整体感知
白鸽在本文中象征着纯洁、美丽和幸福,它们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同时,白鸽也代表着一种力量和勇气,它们不辞辛劳地哺育下一代,在幼鸽长成后鼓励幼鸽展翅高飞。因此,通过白鸽的形象,作者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和亲情的向往和追求。
18、作者对白鸽的感情。
19、白鸽象征着什么 升华:本文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白鸽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并且对其充满了期望和关爱。白鸽在作者心中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生物,更是他生活中的重要伙伴。作者与白鸽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感知
“白鸽”的美好寓意包括和平、友谊、圣洁、忠诚、希望和自由,鸽子还是一种非常恋巢的动物,所以它还象征着顾家和回归。
以《我的白鸽》为题,既点明了文章的描写对象,又表达了对白鸽的喜爱和赞美,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的生命情怀和人格追求。
20、课文以《我的白鸽》为题,有什么深意?
写作特点
1.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叙述,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白鸽的美丽和灵动。同时,文章中也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思考,通过描绘白鸽的形象和行为, 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综合运用表达方式的手法,使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刻, 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阅读体验。
2.采用顺叙,使情节条理清楚。文章从与白鸽的初识开始,逐步深入描述了作者与白鸽之间 的情感变化和白鸽给作者带来的影响。通过顺序的叙述,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生动细致的描写和蕴含丰富的语句(找出你最欣赏的句或段进行赏析)。我最欣赏的句子是:“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白鸽的美丽和灵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白鸽的魅力,也激发了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主旨
陈忠实先生的创作有着浓厚的关中文化背景,叙述风格以质朴、客观见长,习惯将主观的思想倾向蕴含在对人物情节朴素、客观的刻画中。在他的字里行间,有着对关中乡土文化的执着坚守,对家乡山川田园的热爱,更有对美好白鸽的珍视。这篇散文,作者以真实细腻的心灵体验,讲述了“我”和“白鸽”之间的故事,文章在优美的文字和美好的氛围中,为我们描述了美好的白鸽与美好的心灵,抒发了美好而圣洁的情怀,传递了关爱动物,亲近自然,热爱与尊重生命的主题。
主讲人:苏老师
感谢聆听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