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地理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 30.3 -30.25 215.42北京 59.7 -72.8 300.9广州 39.7 129.12 468.46深圳 34.0 116.88 596.73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千米范围内 D.距河2千米内人口最多5.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①光照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地形 ④河流水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随着国家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有520多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由材料可知,目前影响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因素 B.经济因素 C.气候因素 D.生态因素7.农民工返乡对乡村的影响是( )A.解决污染问题 B.带动经济发展 C.扩大城乡差距 D.减少地域联系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貌 B.环境保护 C.开发成本 D.防灾安全9.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 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 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舞龙、赛龙舟、武术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名录。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湖南省湘江文化图中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图示意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土壤11.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是( )A.地形封闭 B.聚居民族多 C.交通便利 D.经济实力强12.关于该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②河流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小③先民们的生活稳定安逸 ④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旱涝灾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西安都市圈规划范围包括西安市全域及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三市部分区县和杨凌示范区,面积2.06万平方千米。规划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一核、两轴、多组团”的都市圈空间格局(图)。“一核”为西安市中心城区;“两轴”为推动形成东西、南北两条发展轴;“多组团”为推动重点功能组团发展。完成下面小题。13.西安市在都市圈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是( )A.输出科技人才,均衡布局各类产业 B.形成组团格局,扩散医疗资源C.产业梯级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传承历史文脉,保护风景名胜14.西安都市圈多组团城市格局主要是为了( )①发挥各自优势,避免产业、人口过于集中带来的城市问题②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用地规模③都市圈向南扩展,扩大城市服务范围④利于组团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均衡协调发展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①建筑密度大 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 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红河哈尼梯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该地维持“四素同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关键是( )A.提供水源的江河 B.受村规、民约保护的森林C.哈尼族的村寨 D.层层叠叠的梯田19.下列关于村庄选址在森林带之下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提供生火的薪炭 B.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C.为居民提供建筑材料 D.有利于防火防盗20.哈尼人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农耕活动,主要是为了( )①调节当地气候②扩大种地面积③保水保土④美化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②拥有优良港口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④铁路运输发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 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 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23.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①新鲜程度②出口关税③出口数量④食用安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为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菜,以地理信息技术为依托搭建的某网络平台,吸引了众多菜农加入。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就可获取蔬菜的播种、施肥、采摘和运送等信息。下图示意菜农、物流公司、消费者与网络平台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24.与传统产销相比,该蔬菜产销模式中显著变化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技术 B.交通、劳动力 C.政策、技术 D.政策、劳动力25.该网络平台高效运行主要得益于( )A.遥感技术为物流公司提供蔬菜品质信息B.地理信息系统为菜农提供蔬菜长势信息C.遥感技术为网络平台提供蔬菜种子来源信息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蔬菜运送信息近年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某产业园,面向轻型化、智能化制造业,构筑垂直化生产空间新形态。下图是产业园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有利于园区( )①集约利用工业用地②降低厂房的建造成本③提高产业集群效率④辐射带动大湾区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促使智能制造企业垂直化生产的主导条件是( )A.楼房闲置 B.劳动力短缺 C.环保安全 D.科技进步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商品线上展示、咨询答疑、导购销售的新型服务方式。下图示意2021年9月我国不同电商模式UV下单转换率(指某商品下单购买人数占该商品总浏览人数的比例)与退货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相较于图文模式,直播和短视频模式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①商品的多样化②市场需求的扩大③智能手机的普及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9.影响图中直播模式UV下单转化率和退货率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物流服务 B.产品价格 C.售后服务 D.消费模式30.直播模式的兴起会( )A.刺激物流产业的发展 B.逐步淘汰其他电商模式C.提升实体店利润空间 D.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二、综合题(2道大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8分)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建筑及人类活动引起热量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积聚,导致市区温度显著高于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效应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2005年、2020年北京市夏季白天城市热岛高概率区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北京市热岛高概率区的空间变化特征。(6分)北京市山地与平原之间多山谷风。下图为北京市热力环流示意图。(2)补全上图,并解释图中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山风的原因。(6分)(3)提出有助于缓解北京市城市热岛的措施。(6分)32.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龙胆草(图1)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之称(图2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图3),提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图1 图2图3(1)分析该县适宜龙胆草大规模种植的自然地理条件。(8分)(2)简述农户参与图3所示的新型组织模式能获得哪些方面的益处。(6分)(3)该县如何利用“清原龙胆”品牌优势进一步打造优质龙胆草产业基地?(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