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地球的公转一、单选题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经线的夹角,通常以目标物为轴心,以其正北方向为起点,以太阳入射方向为终点,顺时针测量得出,其取值范围是0°~360°。下图示意同一天甲、乙两地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 )A.甲、乙两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B.甲、乙两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C.甲地昼长比乙地长 D.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早2.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征是( )A.自赤道附近地区向南北两极递减B.自20°N地区向南北两极递减C.自北回归线地区向南北两极递减D.自20°S地区向南北两极递减3.该日,甲地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方位角为0°的原因是( )A.太阳刚露出地平线 B.甲地昼夜变化幅度小C.甲地自转线速度快 D.太阳位于甲地正北方亚运会是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从杭州亚运会开幕到闭幕期间,杭州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为( )A.昼短夜长,昼先变短后变长 B.昼长夜短,昼先变长后变短C.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D.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5.杭州亚运会开幕当天刚好是节气秋分,请问下列自然现象可能是在“秋分”期间发生的是( )①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入田家②凉风习习,丹桂飘香③早晚温差大,一天冷一天④晴空万里,大雁南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杭州亚运会闭幕后的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逐渐变快 D.逐渐变慢家住海口市(20°N,110°E)的张华随父母去看房,选中面积为120m2的一个方正户型。小张对楼间距和楼层都比较满意。下图为“平面户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张华想在次卧室沐浴落日的余晖,应该选择在(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8.某日北京时间6:30,张华打开客厅窗户时刚好看到日出,则当天日落时刻北京时间约为( )A.17:02 B.17:31 C.18:31 D.18:51兔年春节刚刚过去,广东省茂名市(约21.5°N)的小明家也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户南北均有阳台;两栋楼的楼高均是51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如图所示,有一地面停车场(车位布置如图)。完成下面小题。9.小明的爷爷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小明家最矮买二栋的( )A.7楼 B.6楼 C.8楼 D.5楼10.小明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A.甲车位 B.乙车位 C.丙车位 D.丁车位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城市2023年4月21日手机日出日落时间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该日,甲乙两城市昼长相差约( )A.12分钟 B.18分钟 C.24分钟 D.30分钟12.甲城市位于乙城市(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13.次日( )A.甲城市正午日影变长 B.乙城市日出时间提前C.甲城市日出东南方向 D.乙城市昼夜差值变小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的特定节令,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4.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 )A.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角度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变化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D.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变化15.下列地球公转速度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夏至与大暑 B.白露与寒露 C.小雪与大雪 D.清明与惊蛰下图为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下列有关黄赤交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角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 B.黄道平面为地球自转轨道面C.导致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 D.目前度数为23°26'南半球某地公司职员于4月5日9:00(当地地方时)赶到公司,准备参加约4个小时的工作会议。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图,完成下列小题。18.若此时仅剩4个停车位,为尽量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最理想的车位是( )A.①车位 B.②车位 C.③车位 D.④车位19.经测量可得,当地正午12点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50°,推断该地最接近( )A雅加达(6°12′S,106°50′E) B.圣保罗(23°33′S,46°38′W)C.堪培拉(35°17′S,149°08′E) D.巴西利亚(15°47′S,47°56′W)“云中铁路”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连接阿根廷萨尔塔(使用西三区区时)和智利安托法加斯塔(使用西四区区时),目前运营旅游观光专列。观光专列全程运行时间约10.5小时,行车速度基本均匀。某年12月22日,小明同学乘观光专列从安托法加斯塔出发,出发时火车站挂钟显示6:30,到达萨尔塔后拍摄城市风光(萨尔塔该日昼长13小时40分)。下图示意“云中铁路”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小明同学从安托法加斯塔出发时,太阳位于列车行进方向的(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21.到达萨尔塔后,小明同学赶在日落前进行城市风光摄影的时间还剩约(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4小时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2022年11月7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霜降 B.立冬 C.小雪 D.白露23.立夏至立秋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自南向北移动 B.先向北后向南移动C.自北向南移动 D.先向南后向北移动24.下图中最能示意立春这天阳泉一中(约38°N)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是( )A. B.C. D.下图示意南极地区概况,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地为某月21日,则北京时间为( )A.21日22时 B.21日2时 C.22日14时 D.22日2时26.关于图中我国两科学考察站a(长城站)、b(中山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b可能大于a B.a考察站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大C.二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b考察站地球自转角速度更大某校地理小组开展实践活动,对南京(32°N,119°E)、武汉(31°N,114°E)、广州(23°N,113°E)三地的日月升落、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进行研究。2023年9月29日中秋节当晚,地理小组记录南京的月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17:57。完成下面小题。27.中秋节武汉的月出地方时最接近( )A.17:57 B.18:15 C.17:35 D.18:0028.能正确示意南京、广州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范围的是( )A.B.C.D.我国某中学在开展日出观测的跨学科主题研究中,探究影响日出时刻的因素。表为部分观测报告。完成下面小题。班级 高三(x)班 姓名 xxx日期 x月x日 地点 x省x中学日出时刻 北京时间6:14(地方时6:18)影响日出时刻的主要因素 地理位置、大气、海拔、地球公转速度、地平线开阔度等29.该中学所在的省区简称可能为( )A.晋 B.浙 C.鄂 D.川30.地球公转速度由最慢到最快期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地的日出时刻( )A.一直推迟 B.先推迟后提前 C.一直提前 D.先提前后推迟31.该校针对《两小儿辩日》中“日初出大如车盖”展开研究,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日地距离近 B.太阳辐射弱 C.大气厚度大 D.太阳高度小晴朗的天气里,太阳即将升起或者刚刚落到地平线下的几分钟内,蓝色天空穹顶与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被称为“曙暮光”,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0°至6°之间,叫作“民用曙暮光”。一些摄影爱好者由于偏爱拍摄“曙暮光”,喜欢购买我国北方地区价格偏低的有窗户向西的商品房。下图为“民用曙暮光”现象发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北半球某地春分日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时间为( )A.6:24前后 B.5:36前后 C.18:24前后 D.17:36前后33.夏至日傍晚时分,石家庄市(38°03′N,114°26′E)的一位中学生拍摄“民用曙暮光”时,需将摄像头指向( )A.正北 B.正南 C.西北 D.西南34.推测我国北方地区有窗户向西的商品房价格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夏季白昼时间长,下午太阳位于偏西天空,阳光毒辣,酷热难当B.北方夏季因昼长夜短,气温最高时太阳位于东南天空C.北方冬季因昼短夜长,气温最高时太阳位于西南天空D.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下午太阳位于偏西天空,阳光毒辣,酷热难当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5.该校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南省 C.福建省 D.云南省36.10月23日之后,正午太阳光照再次照进高三(2)班教室的时间约为( )A.当年11月23日 B.当年12月22日C.次年2月21日 D.次年3月21日37.与高三(2)班相比,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楼上高三(8)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 )A.同时出现,持续时间一样 B.同时出现,持续时间更长C.更早出现,持续时间一样 D.更早出现,持续时间更长二、材料分析题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2月初,苏杨老师到弗雷泽岛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活动,她被该岛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移动的沙丘、清澈的海湾和白色海滩,构成了这个岛屿独一无二的景观。后来查阅资料发现:弗雷泽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形成年代久远,约1500毫米年降雨量使沙地上生长着雨林植物。下图示意弗雷泽岛地理位置。(1)指出苏杨老师在交流期间感受到昼夜变化状况和自己正午影子朝向及变化。(2)说明弗雷泽岛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弗雷泽岛沙丘之间淡水湖的形成原因。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a、小k和大j大学毕业后被三亚市(18°16′N,109°30′E)某大公司录用,三人商议买房之前合租住房。图甲是合租房的平面户型图。图乙是某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圈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B为经线AC段的中点。(1)三个人中小a身体较弱,需要选择入住比较舒适的卧室,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帮助小a从图甲中选出最合适的卧室。(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乙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轮船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轮船所处图中位置是________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新的一天占全球比例(用分式表示)_________。(3)晨昏线由B点向C移动时段,判断图甲中正午能见到阳光的屋子,并说明阳光进入屋内面积的变化。4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地球部分经纬线图,图中PM、PQ为晨昏线,相交于P点,该点正向低纬度移动,阴影部分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1)指出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并说明该日北京市的日出、日落方位。(2)计算此时的北京时间和图中M点的地方时,并判断从图示日期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3)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示该日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以及甲地的昼长,可知太阳直射20°N,且乙地昼长比甲地更长,乙地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更高,所以该日甲、乙两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甲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乙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乙地昼长比甲地长,日出时间更早。故A选项正确。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根据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甲地的昼长,可知该日太阳直射20°N,全球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征为自20°N地区向南北两极递减。故B选项正确。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甲地北京时间6时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且甲地位于赤道地区,此时太阳位于甲地正北方向,根据材料中太阳方位角的定义,太阳以正北方向为起点,以太阳入射方向为终点,此时太阳入射方向和起点方向重合,所以太阳方位角为0°。故D选项正确。4.答案:D解析:杭州亚运会开幕到闭幕时间为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此期间地球公转轨道运行至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杭州位于北半球,此期间杭州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5.答案:D解析: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入田家应为春季的景观,ABC错误;“凉风习习,丹桂飘香”和“早晚温差大,一天冷一天”以及“晴空万里,大雁南飞”均为秋季景观,D正确。故选D。6.答案:C解析:地球公转速度为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因此杭州亚运会闭幕后的一个月内,即10月8日至11月8日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ABD错误,C正确。故选C。7.答案:B解析:8.答案:D解析:9.答案:C解析:该地位于北半球,前楼影子最长的时间即是该地太阳高度最低时.冬至日该地太阳高度最低约为45°,由于南楼阻挡,北楼太阳照不到的高度约21米,楼层高3米,约7层,所冬至日正午可以被太阳照到的楼层最低是8楼.故选:C。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图,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中,甲、丙夏天车被晒时间长,乙、丁不易被晒到,但考虑到周家住在二楼,最好选择丁车位,方便停车取车.故选:D.11.答案:C解析:由于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所以甲地的昼长为19:35-6:30=13小时5分;乙地的昼长为18:58-5:29=13小时29分,所以该日甲乙两城市昼长相差约13小时29分-13小时5分=24分钟,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4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甲的昼长为19:35-6:30=13小时5分钟,乙的昼长为18:58-5:29=13小时29分钟,所以甲位于乙的南侧;此时晨线呈西北—东南走向,甲城市日出时间比乙晚,说明甲在乙的西侧所以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答案:B解析:A、4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甲城市正午日影变短,不符合题意。B.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长变长,则乙城市日出时间提前,故符合题意。C、北半球的夏半年,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北方向,所以甲日出东北方向,不符合题意。D、4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甲的昼长为19:35-6:30=13小时5分钟,乙的昼长为18:58-5:29=13小时29分钟,所以甲位于乙的南侧,乙纬度高,昼夜差别变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14.答案:C解析: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反映)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它把太阳周年视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分别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空间位置,所以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C正确;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角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变化及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变化均无法通过二十四节气推测,A、B、D错误。15.答案:A解析: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此时公转速度最快;每年的7月初,则位于远日点附近,此时公转速度最慢,因此不同日期的地球公转速度以近日点和远日点为中心对称,具体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夏至与大暑的公转速度相近,A正确;白露与寒露、小雪与大雪处在地球从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因此白露与寒露、小雪与大雪的公转速度不可能接近,B、C错误;清明与惊蛰处在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因此二者的公转速度也不可能接近,D错误。16.答案:A解析: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中①是黄赤交角,A正确;②为黄道平面和地轴的夹角,B错误;③为赤道平面和地轴的夹角,C错误;④与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夹角互补,D错误。故选A。17.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目前黄赤交角度数为23°26',D正确;黄赤交角并不会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A错误;黄道平面是地球公转轨道面,B错误;黄赤交角与地球自转周期无关,C错误。故选D。18.答案:C解析:本道题主要考查太阳方位,该地位于南半球,此时为4月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因此南半球日影逆时针方向转动,大约每小时15°,因此接下来①和②车位都会被太阳照射到,④车位已经在照射之中,因此为了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到,最理想的车位为③,因此排除A、B、D,选择C。19.答案:C解析:本道题主要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当地正午12点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50°,此时为4月5日,太阳直射纬度约为3.5°N附近。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得当地地理纬度位于35°S附近,因此选择C。排除A、B、D,选择C。20.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当地位于南半球;12月22日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日出东南,挂钟显示西四区区时(60°W的地方时)为6点30分,安托法加斯塔经度约为70°W,地方时约为5点50分,此时太阳方位为东南方向,图中显示,出发时列车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前进,因此太阳位于列车行进方向右前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答案:C解析:安托法加斯塔使用西4区区时,出发时安托法加斯区时为6:30,运行10.5小时后,西四区的区时为17时,即到达时西四区中央经线60°W地方时为17时,萨塔尔经度约为65°W,此时地方时约为16时40分;②午时12时为1天昼长中点,萨尔塔该日昼长13小时40分,经计算可得,当地日落时刻地方时为12时+6小时50分=18时50分,最佳取值,还剩约2小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答案:B解析:全年划分为24个节气,连续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5天。读图可知,冬至在12月22日前后,由此可推断,霜降在10月24日左右,立冬在11月8日左右,因此11月7日最接近立冬这一节气,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立夏至立秋之间,经过夏至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因此,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答案:C解析:全年划分为24个节气,连续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5天。春分为3月21日前后,由此推断立春为2月3日前后,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均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AB错误;太阳直射点每四天纬度移动大约1°,立春前后太阳直射点大约在11°S,据此可算出该日阳泉一中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1°左右,C正确,D错误。故选C。25.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说明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90°W为21日12:00时,90°E地方时为22日0时,北京时间(120°E)为22日2时,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答案:B解析: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说明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a纬度低于b,正午太阳高度a可能大于b,A错误;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a考察站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大,B正确;a未进入南极圈,b位于南极圈以内,a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有极昼、极夜现象,C错误;地球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均相等,a、b考察站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D错误。故选B。27.答案:A解析:中秋节日落时月出,所以南京(32°N,119°E)的月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17:57,此时当地时间约为17:53。由于南京和武汉纬度差异不大(可认为约同一纬度地区),同一天其昼夜长短相同,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所以武汉日落时月出的地方时也约为17:53,A选项时间最为接近,排除BCD,故选A。28.答案:D解析:广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夏至日存在直射现象,即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90°,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可能达到90°,排除AB;南京纬度较广州更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越大(图中表现为南京所示的方框对应的横轴宽度更宽),C错误,D正确。故选D。29.答案:B解析:结合表中信息可知,北京时间6:14时当地地方时为6:18,因此该地位于121°E。晋代表山西、鄂代表湖北、川代表四川,121°E没有经过这三个省区,ACD错误;浙代表浙江,121°E纵贯浙江省,B正确。故选B。30.答案:B解析:结合上题可知,该地位于浙江省。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处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地球公转速度由最慢到最快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地的昼长先变短,后变长,日出时刻先推迟后提前,B正确,ACD错误。故选B。31.答案:D解析:日初出即为太阳刚升起时,此时太阳高度小,太阳光线入射角度小,受大气层的折射和散射作用影响,给人一种此时太阳较大的错觉,D正确;日地距离是公转作用的结果,日出日落与自转有关,A错误;太阳辐射弱和大气厚度大均不会导致太阳看起来更大,BC错误。故选D。3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0°至6°之间,被称为“民用曙暮光”,由于地球自转角速每小时15°,每自转1°需要4分钟,所以太阳即将升在地平线下6°时是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时间,由于春分日地方6时日出,所以此时距离日出还需要24分钟,则北半球某地春分日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时间为6:00-24分钟=5:36前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3.答案:C解析: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所以夏至日傍晚时分石家庄市拍摄“民用曙暮光”时,需将摄像头指向西北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4.答案:A解析:A、我国北方属于北温带,夏季气温高,白昼时间长,下午太阳位于偏西方天空,阳光毒辣,酷热难当,故A正确。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这时我国北方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故B错误。C、我国北方冬季昼短夜长,气温最高时为14时前后,太阳位于西南天空,向西的窗户利于屋内采光取暖,价格应该高,故C错误。D、北方冬季气温低,不会酷热难当,故D错误。故选:A。35.答案:A解析:结合图示可知,该地9月23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该校正午太阳高度为48°,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可知,该地位于42°N,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林、河南、福建和云南四省被42°N穿过的是吉林省,A正确,BCD错误。故选A。36.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可知,10月23日正午阳光恰好被南侧高楼遮挡,之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每天正午阳光都会被南楼遮挡,冬至之后,正午太阳高度渐大,但仍被南楼遮挡,直到下一次太阳直射点和10月23日相同时,正午太阳高度和10月23日相同,正午阳光再次恰好被南楼遮挡,之后正午阳光可以照进教室内。根据对称原则可知,太阳直射同一纬度对应的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或夏至对称(如下图所示),10月23日到冬至约两个月,即下一个日期为冬至后约两个月,即次年2月21日前后,C正确,ABD错误。故选C。37.答案:B解析:结合上题分析,该地10月23日到次年2月21日期间,正午太阳光会被南楼遮挡,即其他日期内(2月21日到10月23日)正午太阳光都可以照进教室。夏至在2月21日到10月23日的日期范围内,两个教室都有正午太阳光照,因此为同时出现,CD错误,在10月23日时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高三(2)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但高三(8)班在楼上,仍未被遮挡,有正午太阳光照,因此高三(8)班正午太阳光照持续时间更长。38.答案:(1)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变短;昼长始终大于夜长;正午影子始终朝向正南;正午影子先变短,后又变长。(2)该地临近海洋,盛行东南信风带来大量水汽,受山地抬升作用,多降水;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显著。(3)年降水量多,基岩透水性差,雨水不易下渗,在沙丘之间的低地里积水成湖。解析:(1)在考察期间,苏杨在12月初到达弗雷泽岛,1月初结束考查,在此期间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因为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昼长先变长再变短,夜长先变短再变长,昼长大于夜长。由于苏杨位于南半球,正午影子朝向为正南,影长先变短再变长。(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弗雷泽岛临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澳大利亚暖流为弗雷泽岛增温增湿,增加弗雷泽岛降水。(3)在弗雷泽岛上形成淡水湖,一方面是因为降水量大,一方面是因为水分没有流失,图中可以看出没有地表径流将陆地淡水流入海洋,则代表陆地上淡水不易流失,一方面可以从地形角度出发,沙丘有些位置海拔相对较低,雨水和地下水汇集,形成湖泊;一方面下渗少,降水在地表汇集成湖。39.答案:(1)最适合小a居住的为主卧室。该地位于18°16′N,冬季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且太阳高度小,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所以开窗朝南的主卧室冬季室内有阳光照射,采光好,夏至日前后又避免阳光暴晒而较凉爽;主卧室冬暖夏凉采光好最合适小a居住。开窗朝北的次卧室,夏至日前后容易被暴晒,较为炎热,冬季几乎没有阳光照射,次卧室冬冷夏热采光差,不适合小a居住。(2)F 由11.75°N向南北两侧递减 1/2(3)太阳直射点在11.75°N~18°16′N时段,主卧和客厅正午能见到太阳,阳光进入屋内面积逐渐减小;太阳直射点在18°16′N~23°26′N时段,两个次卧和厨房正午能见到太阳,阳光进入屋内面积增大。解析:(1)读图甲可知,三个卧室中,只有主卧室是朝南的,故最适合小a居住的为主卧室。三亚市位于18°16′N,冬季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且太阳高度小,开窗朝南的主卧室冬季室内有阳光照射,采光好;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前后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主卧室可以避免阳光暴晒而较凉爽;故主卧室冬暖夏凉,采光条件好,最合适身体较弱的小a居住。开窗朝北的次卧室,冬季几乎没有阳光照射;夏至日前后又被太阳暴晒,较为炎热,故次卧室冬冷夏热,采光条件较差,不适合小a居住。(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乙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轮船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轮船所处图中位置是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即F处。读图,根据0°经线与45°E经线的位置,可以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点为北极点,C为北极圈,B点位于AC中间,大致的纬度是78.25°N,此时出现极昼,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11.75°N,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11.75°N向南北两侧递减。读图可知,这一天180°为12:00时,则0°为0:00时,新一天从0:00时经线向东到180°,占全球的1/2。(3)晨昏线由B向C移动时段,太阳直射点从11.75°N向23.5°N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从11.75°N向北移到18°16′N时,主卧和客厅正午能见到太阳,阳光进入室内面积逐渐减小;次卧室看不到太阳光;当太阳直射点从18°16′N向北移到23°26′N时,两个次卧和厨房正午能见到太阳,阳光进入屋内面积增大;主卧室和客厅看不到太阳光。40.答案:(1)(20°N,30°W);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2)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时,M点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运动方向: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3)20°N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由20°N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1)从题干MP和MQ为部分晨昏线判断。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地方时为0/24时的经线,另一条是理论上的180°经线。因为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P点是晨昏线纬度最高点,时间是0时或12时,图中阴影的经度范围为30°,若P经线是12时,则另一条日界线的时间是14时,两条日界线都没有0时,不符合日界线要求,所以P点所在经线为0:00的经线,说明极点到晨昏线纬度最高点P之间是极昼,故推测此时70°N以北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在20°N。此时180°经线为2时,则12时经线为30°W,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0°N,30°W)。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2)因为阴影部分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M点为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此时180°经线为2时,北京时间(120°E)为2时-4小时=前一日22时。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晨昏线与纬线交点向低纬运动,所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到达北回归线之后,再向南移动,秋分日达到赤道。(3)此时,太阳直射在20°N,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20°N向南北两侧递减,20°N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