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天气系统一、单选题某年7月24日凌晨2时,受台风“麦德姆”的影响,江西省北部德安县出现突发性特大暴雨,其中丰林镇24小时最大降水量使站点降雨量高达541.4毫米。德安县境内特殊造型的“尖底瓶”地形对降水起到较大的影响。该日,地面有弱冷空气从西北方进入德安县境内,对该日天气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下图示意该时刻丰林镇降水及风向。完成下面小题。1.丰林镇出现暴雨时,台风中心位于其( )A.偏南部 B.偏西部 C.偏北部 D.偏东部2.“尖底瓶”地形对增强本次暴雨的作用正确的是( )A.“瓶口”敞开,增强天气系统势力B.“瓶颈”狭窄,利于气流形成涡旋,辐合上升C.“瓶身”宽阔,利于汇集水汽D.“瓶底”尖锐,利于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3.图中弱冷空气对该地天气的影响是( )A.大幅降温 B.增加降水 C.加大风速 D.减少降水风向标由风杄和风尾组成,风杆上的横道叫做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是(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5.受①②之间天气系统影响,将可能出现的天气( )A.晴暖天气 B.台风 C.连绵阴雨 D.寒潮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单位:hpa)。当天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7.“当天北京局部为零星小雪”是因为北京当天( )A.受较强的反气旋控制 B.基本处于大风天气C.暖气团水汽含量较少 D.冷气团势力较弱小8.下列对图示时刻天气描述正确的是( )①湘赣两省天气晴好②河套平原微风不燥③黄海北部风急浪高④我国大部雨雪飘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动物雨频繁地在全球各地出现,从加利福尼亚到英国再到印度,不断出现有关动物雨的报道:一些小动物,例如鱼、青蛙和蛇偶尔会出人意料地从空中落下,有时是在离水域数公里远的地方,有时降落下来的动物还是活的。下图示意形成动物雨的天气系统垂直运动及动物雨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导致动物雨形成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台风 B.暖锋 C.冷锋 D.龙卷风10.此天气系统的特征为( )A.强对流天气,历时时间长 B.多发时间段为12—20时C.出现的频率高,可预报性强 D.多形成于海洋,影响范围大季风爆发是指西南季风在印度半岛的建立过程。受季风爆发的影响,中国南海地区的天气由干燥、少云转为多云、多雨,而表层水温保持相对稳定。2000年5月10~13日和6月8~12日,南海地区经历了2次明显的季风爆发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第一次季风爆发时,中国南海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 B.海水蒸发减弱 C.海面辐射增强 D.海面风力减弱12.与第一次季风爆发相比,第二次季风爆发时中国南海地区获得的短波辐射量明显增加。推测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大气辐射增强 B.海洋热量净增 C.季风风力较弱 D.空气对流较弱“海浩”也叫蒸发雾,通常发生在冬季的水面上,主要由暖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凝结而成。2024年1月14日,美国伊利诺伊州密歇根湖湖面雾气蒸腾,出现了“海浩”景观(见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3.推测导致密歇根湖“海浩”景观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温带气旋14.“海浩”发生时,密歇根湖与低层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表现为( )①水分交换以蒸发为主②大气向湖泊输送热量③水分交换以降雪为主④湖泊向大气输送热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昆明准静止锋是影响贵州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其位置的来回摆动、强度的不断变化对贵州的天气影响极大。昆明准静止锋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主要存在于冬半年,其中冬季有41.6%为准静止锋天气影响。图左示意2007—2020年冬季昆明准静止锋日数逐旬分布,其中2011年准静止锋日数最多。图右示意冬季昆明准静止锋不同锋向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完成下面小题。15.2011年准静止锋日数最多,主要原因为( )A.冷空气活动频繁 B.冷空气势力较弱 C.暖空气势力较强 D.暖空气势力较弱16.冷空气越强,准静止锋的锋线走向越接近( )A.东西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可能形成“干线”的是( )A.甲处附近 B.乙处附近 C.丙处附近 D.丁处附近18.干线附近产生降水原因是( )A.冷、暖气团相遇 B.水汽降温至露点C.北部气团湿度大 D.湿气团主动爬升每年冬春时节,不同性质的气团在乌蒙山脉东侧呈对峙状态,形成云贵高原特有的天气系统(图左)。但在异常年份,却会形成如图右所示的天气系统。完成下面小题。19.在图左情况下,贵阳附近( )A.空气干冷,人们皮肤容易干裂 B.空气冷湿,果树容易遭受冻害C.空气暖湿,草长莺飞春暖花开 D.空气暖干,注意预防山火20.图右天气系统出现的原因是( )A.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此时势力较强B.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势力相当C.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D.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此时势力较强21.当出现图右状况时( )A.临沧要做好防旱工作 B.临沧要做好防洪水工作C.曲靖要做好防寒工作 D.曲靖要做好防高温工作露点温度表示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下图为“某日8时我国及周边区域的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该日凌晨有降雨的测站最可能位于( )A.北京 B.广州 C.南京 D.乌鲁木齐23.正常年份情况下,该日最可能在( )A.1月下旬 B.7月下旬 C.10月下旬 D.12月下旬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25.当江淮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雨带位置示意为图(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2021年(某季节)某日亚洲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该季节沙尘暴天气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MN两地中,最易出现沙尘暴的区域及季节分别是( )A.M地、冬季 B.N地、秋季 C.M地、春季 D.N地、夏季27.未来几日,N地( )A.气温持续上升 B.气压持续下降 C.始终保持天晴 D.可能产生降水读2022年7月27日8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8.此时,甲地吹(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29.此时,关于图中各地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受冷锋系统影响,一定是阴雨天气B.乙地盛行上升气流,以阴雨天气为主C.丁地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流被迫抬升D.戊地受暖锋系统影响,空气质量较差每年三四月份,我国华南一些地区的室内墙壁和地面会出现“冒水”现象,俗称“回南天”。“回南天”一般是由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空气的湿度和温度短时间内明显上升所致。下表为我国华南地区某城市2022年3月10-15日天气数据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日期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5日天气状况 小雨 小雨 小雨 晴天 阴天 阴天平均气温(℃) 9.2 9 8.9 12.7 11.2 11.1平均相对湿度(%) 69 65 62 76 71 6830.最有可能出现“回南天”现象的时间是( )A.10日 B.13日 C.14日 D.15日3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日至13日,该城市有暖锋过境B.14日该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大于13日C.13日夜晚该城市大气逆辐射最强D.该时段该城市相对湿度与平均气温呈负相关霜冻线也叫0℃地表温度线,是区分是否出现霜冻天气的重要标志线。下图示意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状况,图中霜冻线为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根据图示材料,可推测此时( )A.图中锋面为暖锋 B.甲地气压高,天气晴朗C.乙地日均温低于0℃ D.丙地受霜冻影响33.该日所处月份最有可能是( )A.3月 B.7月 C.10月 D.12月34.图示时刻,丁地风向为(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二、材料分析题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左图、右图分别为某年10月两个时刻的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图中甲地16日下午经历了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17日凌晨有大雾,持续至上午08时消散。(1)描述16日08时辽东半岛的天气特征。(2)推测17日凌晨甲地大雾的形成原因。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2022年11月15日9时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风向、风速(箭头越长风速越大)。(1)绘制AB沿线气压垂直剖面示意图。(2)判断英国西部沿海地区的锋面系统,并说明理由。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4月4日,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团的共同影响,江西省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8:00南昌市受锋面影响出现雷暴天气。下图为4日8:00江西省及其周边地区风向及风力示意图。 (1)用锋面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锋面,并解释该锋面形成的原因。(2)雷暴是指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强烈的气流抬升会带来短时间的强降水。分析锋面在此次雷暴天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台风是热带气旋,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旋转。其中,气旋的东侧是(湿热)东南风,西侧是(干冷)西北风,南部为(湿热)西南风,北部是(干冷)东北风,根据图文材料,我们可知当时的主风向为东北风,故丰林镇应当位于台风中心的北侧,而台风中心位于丰林镇的偏南方。选项A正确。2.答案:D解析:“瓶口”向东北方敞开,与主风向(气流方向)一致,利于水汽的汇集,A错误;“瓶颈”狭窄,可以形成(或增强)狭管效应,增强天气系统的势力(气流瞬息万变),B错误;“瓶身”宽阔,近乎圆形,空间较大,利于气流形成涡旋(气旋),C错误;“瓶底”尖锐,三面高山环绕,水汽被迫抬升,形成强烈的地形雨,D正确。3.答案:B解析:弱冷空气与台风外围的东北风交汇,暖空气抬升,利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弱冷空气使该区域气温略有下降。A、C、D错误,故选B。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上的横道叫做风尾。风杆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结合右图可知,此时是气流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为北半球气旋,BCD错误,A正确,故选A。5.答案:C解析:在①②之间形成暖锋天气系统,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C正确;晴暖天气是单一暖气团控制,A错误;台风是气旋天气系统,B错误;寒潮是冷锋天气系统,D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图中北部地区有气压值大于1030hpa的高压中心,名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此高压多形成于冬季,所以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2月,A正确;5月为春末,7月为夏季,10月为秋季,BCD错误;故选A。7.答案:C解析: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天气,A错误;图示时期,北京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B错误;图示时期,北京受冷锋控制,局部为零星小雪,推测是因为暖气团水汽含量较少,所以降雪少,C正确;北京受冷锋控制,锋面冷气团一侧,等压线密集,表明冷气团势力较强,D错误;故选C。8.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湘赣两省附近有一个大于1015hpa的高压中心,天气晴好,①正确;河套平原附近等压线密集,表明风,力较大,②错误,AB错误;黄海北部等压线密集,风力大,风急浪高,③正确,C正确;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压或高压脊控制,天气晴好,④错误,D错误;故选C。9.答案:D解析:龙卷风是一种由空气强烈对流形成的低压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很低,产生很大的吸力,可把水中的鱼及其他动物吸到天空中,之后这些动物随雨落到地面,产生动物雨。故D选项正确。10.答案:B解析:龙卷风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一般来说,龙卷风的发源地地面温度较高。故B选项正确。11.答案:B解析:第一次季风爆发时中国海南地区多云多雨,所以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减弱,A错误。由于太阳辐射减弱,所以导致海水蒸发量减少,B正确。由于表层水温相对稳定,所以海面辐射相对稳定,C错误。由于季风爆发会导致中国南海多云多雨,所以海面风力应当增强,D错误。故B正确。12.答案:D解析:南海地区获得的短波辐射增加会导致海洋热量增加,引起地面辐射增强,进而导致大气辐射增强,所以大气辐射增强与海洋热量净增是出现短波辐射量明显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所以AB错误。同样都是季风爆发期,并不能说明第二次季风减弱,C错误。空气对流较弱会导致阴雨天减少,使地面获得的太阳短波辐射增强,是中国南海地区获得的短波辐射量明显增加的原因,D正确。故D正确。13.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海浩”主要由暖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凝结而成,因此要求空气温度低。冷锋会带来降温天气,使得该地气温显著低于海水温度,海水蒸发后遇冷后凝结,出现“海浩”现象,B正确;暖锋过境气温升高,A错误;准静止锋和温带气旋都不一定会导致气温降低,CD错误。故选B。14.答案:A解析:“海浩”也叫蒸发雾,“海浩”发生时,密歇根湖通过蒸发向低层大气输送水分,并没有出现降雪,①正确,③错误;水汽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因此大气向湖泊输送热量,②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答案:A解析:结合冬季准静止锋逐旬分布图可以发现,1月准静止锋发生日数最多,1月气温最低,冷空气活动频繁,最容易受冷空气影响,同理冷空气活动频繁也是影响2011年准静止锋日数最多的原因。A正确;1月份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强,B错误;1月份暖空气不强,C错误;1月份主要是与冷空气有关,暖空气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16.答案:C解析:昆明准静止锋由极地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碍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一般是西北-东南走向。冷空气比暖空气重,冷空气从西北部过来,势力强,会导致锋面南侧,更向南倾斜。昆明准静止锋会由西北-东南走向,逐渐演变成南北走向,C正确;故选C。17.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干线两侧温度相近,湿度差异较大,结合图示信息,丁处东西两侧温度相近,西侧露点低,即水汽含量小,东侧露点高,即东侧湿度大,东西两侧湿度差异大,符合干线的特点,D正确;而甲、乙、丙三处附近温度差异较大,不符合干线特点,ABC错误。故选 D。1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干线是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且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A错误;据图示信息,干线南侧露点高,为气团,北侧露点低,为干气团,C错误:根据图中风向和风力来看,北侧干气团主动移向气团,湿气团被迫抬升,水气在抬升的过程中,气温降低,降至露点,形成降水B正确,D错误。故选B。19.答案:B解析:读题可知,图左所示天气系统为冬半年在云贵高原形成的昆明准静止锋,此时,从西南来的暖气团与从北方来的冷气团在云贵高原的乌蒙山脉东部相遇形成准静止锋。贵阳位于准静止锋冷气团一侧的冷锋后暖锋前,易降水,故空气冷湿,因此果树容易遭受冻害,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择B。20.答案:A解析:读题可知,图右所示的准静止锋的位置在哀牢山附近,比正常年份偏向暖气团一侧。只有当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增强,才能将锋面移到更靠西南的位置,A正确;若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准静止锋锋面应该在乌蒙山脉附近徘徊,B错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水域水温异常升高为厄尔尼诺现象,此时中国冬季出现的是暖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应较弱,C错误;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势力应较弱才对,D错误。故选A。21.答案:C解析:读题可知,当出现图右状况时,临沧位于暖气团控制范围内,往年也是受暖气团控制,且这种年份暖气团较弱,不用特别防旱,排除A;锋面雨区都在冷气团一侧,临沧降水概率小,不需要防洪,排除B;曲靖位于冷气团控制范围内,而正常年份受暖气团控制,所以曲靖较往年气温低,当地农民应做好防寒工作,C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22.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表明,露点温度表示使空气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在北京,南京,广州,乌鲁木齐四个测站中,只有南京的气温低于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空气容易成云致雨,该日凌晨有降雨的测站最可能位于南京,其它三个城市的气温均高于当地的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没有达到饱和,不可能出现降雨,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答案:C解析:据图中北京8时气温和南京8时气温以及哈尔滨8时气温可知,北京和哈尔滨这两座北方城市早上8时气温远远高于0℃,一月0℃等温线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故可推测,该日不可能是深冬,故A、D错误;7月,我国的气温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读图中几座城市温度可以排除B;故正常年份下,该日最可能在10月下旬,C正确,ABD错误,故选C。24.答案:D解析:锋面雨带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移动规律为:5月份在南部沿海登陆,对应②图;6月份北移到江淮地区,对应③图;7、8月份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对应①图;9月份退回长江以南,对应④图。D正确,ABC错误。故选D。25.答案:A解析:江淮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应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季节,时间为7、8月份。此时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雨带位置对应图中的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26.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等压线分布特征等信息,可知,M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地位于高压脊,受高压脊影响,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地面干燥,易于扬沙;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地为亚洲局部地区,该地表多沙质沉积物,易于扬沙;春季回温,地下的冻土解冻,土壤松散,易于扬沙,风力较大,将地表的松散物质吹起,形成沙尘暴天气;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27.答案:D解析:据图所知,现在N地位于冷锋过境前,该地被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C错误:未来几日N地将经历从冷锋过境时、过境后,从气压、气温、云雨、风等气象要素入手考虑,冷锋过境时,该地受锋面系统影响,气温降低,出现阴云,风力加大,并可能有雨雪天气或者沙尘天气,D正确;冷锋过境之后,该地被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朗,AB错误。故选D。28.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画风向:①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图示甲地西侧气压高于东侧。②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图示为北半球,风向向右偏;③定偏转角度:此地为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30°-45°)。故此时甲地为西北风,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29.答案:C解析: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所以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排除A;乙地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排除B;冷锋前侧为暖气团,丁地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流被迫抬升,C符合题意;戊地受暖锋系统影响,多连续性降水,空气质量较好,排除D。故选C。3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回南天”是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空气湿度和温度短时间内明显上升导致的。读表可知,13日较12日气温迅速回升,空气湿度增大,最可能出现“回南天”现象,B项正确;10-12日为小雨天气,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都较低,A项错误;14日和15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均下降,C、D项错误。3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根据表格信息,10-13日天气由雨转晴,气温升高,符合暖锋过境的天气特征,A项正确;该城市13日是晴天,14日是阴天,受云层的影响,14日该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小于13日,B项错误;13日该城市是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C项错误;10-15日,该城市的相对湿度与平均气温并不呈负相关,D项错误。32.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中锋面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来自高纬地区,为冷锋;甲地气压为1040hpa,气压较高,其被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B正确;乙地位于霜冻线以内,其最低气温可能为0°C或0C以下,但是其日均温不一定低于0°C,C错误;丙地位于霜冻线以外,不会冰冻影响,D错误。故选B。33.答案:C解析:结合图片分析可知,此时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高压中心,出现冷锋系统,霜冻线(0°C地表等温线)大致经过我国青藏、西北、以及华北和东北地区的西北部,说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在降温,且温度较低,故此时不可能是7月份,B错误;另一方面,此时海上有较强台风出现,说明此时我国低纬度地区海水温度仍比较高,而3月、12月的海水温度较低,我国近海不易出现较强台风因此综合判断可知此时为10月,C正确,AD错误。故选C。34.答案:B解析:由于丁地位于台风的西北侧,台风为低压系统,风经过丁地吹向台风中心结合当地转偏向力方向判断可知,丁地吹偏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35.答案:(1)云层增厚,可能有降水;以偏北风为主,风力较大。(2)冷锋过境时有降水,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含量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夜间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产生逆温层),水汽凝结成雾。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由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变化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渤海上为低压或气旋。读图可知,辽东半岛位于气旋的西部,受来自渤海的偏北风的影响,风力较大,由于辽东半岛以偏北风为主,云层增厚,所以可能产生大范围降水。(2)甲地产生大雾的原因应从水汽条件、冷却条件、层结条件和风力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水汽条件来看,17日甲地刚刚经历过冷锋过境带来的降水天气,降水过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含量大,相对湿度高。从冷却条件来看,17日02时为夜间,夜间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降低速度和幅度较大,从而使水汽凝结成雾。从层结条件来看,天气晴朗,夜间近地面迅速降温,从而形成逆温现象,水汽凝结成雾,并且大气稳定,不利于雾的消散。从风力条件来看,图中显示,17日02时甲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不利于雾的消散,所以17日凌晨甲地大雾。36.答案:(1)(2)暖锋。图中AB附近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是低压中心;英国西部风向出现明显的切变(风向变化明显),说明该地有锋面;且该地位于低压中心东侧(该锋面是由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运动/锋面向东北方向运动),为暖锋。解析:(1)读图可知,AB沿线地区表现为逆时针向内辐合的涡旋,故其为北半球气旋,即低压中心,所以AB沿线地区气压垂直剖面为低压区,低压区的等压面表现为下凹。由此得出示意图如下:(2)由英国西部沿海地区位于北半球锋面气旋的东部,可判断其受暖锋系统影响。理由是:由图中AB沿线气流运动形势为逆时针向内辐合的涡旋可知,此处为北半球气旋系统,即低压中心;气旋东西两侧有明显的切变,即风向发生明显改变,因此两侧出现锋面,故该系统为北半球气旋系统;英国西部沿海地区位于该系统的东侧,东侧风向发生明显改变处(即锋线所在地),其两侧气流运动为从南部吹来的暖空气主动向北运动,遇到北部的冷气团,相遇后形成锋面,故此锋面为暖锋。37.答案:(1)(注意:南昌市位于锋线上或靠近锋线的锋后,锋面是冷锋,向南运动)北方干冷空气南下,风力大,势力强;与西南暖湿气团相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形成冷锋。(2)锋面过境时,大气层不稳定;冷暖气团交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进一步抬升空气,促进强对流的形成,引发雷暴天气。解析:(1)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2)雷暴形成的条件有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大气和上升运动,雷暴是发生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松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很复杂,但总的说来,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云的中、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强烈上升流中还有一范围小的正电区。因此,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这就是平常所见的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闪道中的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