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学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加速受损线粒体、衰老线粒体及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完整性,保证机体不同部位受到运动刺激后对能量的需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中的二氧化碳要通过内环境才能排出体外B.线粒体的数量变化体现了机体稳态的调节C.运动时,机体是在内环境中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不是在线粒体中D.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人体的各种细胞外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图中a、b、c分别表示人体的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为淋巴液,b为组织液,c为血浆B.b与c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b中蛋白质含量较多C.b中可以检测到甲状腺激素,c中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D.细胞2包括多种血细胞以及部分淋巴细胞3.下列与神经系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B.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加快D.脊髓可以起到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的作用4.某生物体内存在A.B.c三个神经元构成的1、2两个突触结构,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膜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a轴突末梢的膜既可以作为突触前膜又可以作为突触后膜B.乙曲线没有显示出电位变化是因为神经递质在1处的扩散出现了问题C.同时刺激a和b,神经元c的膜电位从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D.丙表明a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阻止细胞间信息的传递5.下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B.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C.胃黏膜壁细胞属于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的部分D.胃泌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胃黏膜壁细胞传递信息6.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某动物的提取液注射到健康小鼠体内,下列关于该小鼠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小鼠出现糖尿病,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岛素B.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C.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肾上腺素D.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的情况,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岛素7.为探究相关激素对血糖含量的影响,科研人员选择空腹的健康小鼠为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首次注射 症状 二次注射 症状① X 低血糖症状 胰高血糖素 恢复正常② Y 恢复正常③ 葡萄糖溶液 恢复正常④ 等量生理盐水 ?⑤ 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无症状A.X是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胰岛素溶液B.Y可能是等量生理盐水配制的肾上腺素C.第④组小鼠经二次注射后可能仍然表现为低血糖症状D.二次注射后,第①②③组小鼠恢复正常的时间相同8.下图为某高等动物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效应功能关系示意图,A~D代表相关激素。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若处于寒冷环境中,则激素C和D的分泌量将会增加,两者关系为协同B.图中虚线所示箭头表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馈调节C.若阻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则激素B的含量会降低,尿量减少D.肾小管管壁细胞存在图中三种激素的受体9.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出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随病情发展,许多患者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称为桥本氏甲减。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桥本氏甲减患者会表现出畏冷,易疲劳等症状B.甲减患者激素①②分泌增多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增多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增多D.幼年时激素③分泌不足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10.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侵入人体的途径包括与艾滋病患者拥抱、握手和共同进餐等B.HIV侵入人体后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C.HIV破坏人体的细胞毒性T细胞,因此艾滋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11.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的P物质有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不会发生免疫反应B.过敏原与浆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刺激其分泌IgE抗体C.P物质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会导致组织液减少D.找出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12.研究发现,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1000mL清水与1000mL生理盐水后,其排尿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A中0~1h排尿速率上升的原因是血浆渗透压上升B.曲线A所示排尿速率变化情况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有关C.曲线B表示正常人饮用1000mL清水后的排尿速率D.与饮用生理盐水相比,饮用清水时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更多13.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表示细胞,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图为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B.甲可表示巨噬细胞C.乙是特异性抗体分子D.丙是免疫活性物质14.癌症患者通常伴有发热症状,这可能是患者体内产生的致热源引起体温调定点上升而导致的。下丘脑中的冷敏神经元(局部温度降低则放电频率增加)和热敏神经元(局部温度升高则放电频率增加)放电频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即为体温调定点。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使下丘脑产生热觉B.调定点发生变化不意味着机体体温调节紊乱C.发热病人感到冷时可能伴有皮肤血管收缩的表现D.体温维持在38℃时,机体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15.2024年5月26日,主题为“龙舟集美行,两岸一家亲”的2024年第十七届海峡两岸龙舟赛总决赛在厦门集美龙舟池举行。下列关于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生理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激烈运动过程中,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B. 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热量的主要来源是肝、脑等器官的活动C. 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乳酸、尿素、血红蛋白等内环境指标会发生剧烈改变D. 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失水,机体中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16.机体存在血浆K+浓度调节机制,K+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摄入K+,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肾脏排钾功能障碍时,血浆K+浓度异常升高,导致自身胰岛素分泌量最大时依然无法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此时胞内摄入K+的量小于胞外K+的增加量,引起高钾血症。已知胞内K+浓度总是高于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钾血症患者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增大B.胰岛B细胞受损可导致血浆K+浓度升高C.高钾血症患者的心肌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改变D.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需同时注射葡萄糖17.如图的三个装置中,有关神经结构处于相同的培养环境中,且AB段距离相等,BC段距离均相等,若刺激A点,观察三个电流表,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偏转的次数依次为2、2、1,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有效刺激强度的增加,指针偏转的幅度也会适当增加B.均能发生偏转C.从刺激到发生第一次偏转的时间相等D.偏转两次的组从第一次偏转到下次偏转的时间间隔不同18.缺氧条件下,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脊液增加形成脑水肿;同时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堆积,继而水分聚集形成脑细胞肿胀。由以上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脑水肿时,水的扩散路径为:脑细胞→脑脊液→血浆B.脑细胞生活在脑脊液中,脑脊液和组织液的物质组成相近C.脑脊液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激素和DNA聚合酶等物质D.缺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度由高到低是:神经细胞>脑脊液>血浆19.免疫系统对抗病毒感染时,许多信号分子参与其中。下列有关信号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通过MHC识别并结合病毒上的多种抗原B.细胞毒性T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2参与细胞免疫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相应的病毒颗粒D.干扰素均由白细胞产生,在对抗病毒感染中发挥作用20.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破坏神经系统功能。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狂犬疫苗时做了以下实验: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1 用新鲜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 兔发病2 用干燥了几天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 发病程度减轻3 用干燥了14天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 兔不发病4 实验3完成后再注射新鲜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 兔不发病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对比组别1和2,推测干燥可能使狂犬病毒感染能力下降B.组别3中的兔不发病,可能是因为干燥14天后狂犬病毒已完全失活C.组别4中的兔不发病可能和记忆细胞密切相关D.为避免偶然性,组别1、2、3和4需采用同一只兔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8分)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______________。(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___,从而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3)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会影响多细胞生物的内环境,此时,机体会通过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4)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有人到高原后会出现头疼、乏力、心跳加快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出现说明_______________,即如果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稳态可能会失调。(5)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22.(16分)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针刺是一种外治法,以外源性刺激作用于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引发系列生理学调节效应,远程调节机体功能。2021年科学家揭示了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细菌脂多糖可引起炎症反应,请据图回答问题:(1)研究发现,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位于四肢节段的Prokr2感觉神经元,结合示意图,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将后肢的感觉信息通过______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2)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请结合图示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_________。(3)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从反射弧结构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在特定穴位刺激提供了解释。(4)请以健康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23.(10分)下图表示人体对抗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Ⅰ~Ⅶ表示不同的细胞,Th为辅助性T细胞,a~g代表不同的物质,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图中涉及到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__(填名称)。(2)人体感染病毒后,激活图中Ⅴ细胞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一些病毒和Ⅴ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是________,同时在d的作用下,Ⅴ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________(填名称),并分泌g,g和病毒结合可以抑制________。(3)免疫系统有三大基本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____。24.(14分)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会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NE)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普萘洛尔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回答下列问题:(1)Ach合成后主要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与_____________融合后释放Ach。(2)注射___________(填“阿托品”或“普萘洛尔”)可使家兔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中毒症状,此时_____(填“能”或“不能”)注射NE作为解药,理由是____________。(3)分别对两组实验组的健康家兔注射等量且适量的阿托品和普萘洛尔各4次,测得的平均心率如下图所示。注:阿托品和普萘洛尔都能溶解于灭菌生理盐水中。①对照组注射的是______________。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由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被药物抑制对心脏的影响更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25.(12分)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植物的生长素才被发现。某小组利用同一种植物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几天后,预测幼苗仍直立生长的是装置________,相比于其他装置,该装置的幼苗仍直立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2)该小组将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的一侧,避光条件下测量去顶胚芽鞘的弯曲角度,结果如图1所示。该小组进一步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IAA),结果如图2所示。①在避光条件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内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②由图1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琼脂块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数越多对去顶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当图2中琼脂块内生长素浓度为0.30mg L-1时,生长素对去顶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③该实验中用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处理去顶胚芽鞘,胚芽鞘能生长,证明了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线粒体中的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中,并通过内环境排出体外,A正确; B、运动可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完整性,保证机体不同部位受到运动刺激后对能量的需求,说明线粒体的数量变化能体现机体稳态的调节,B正确; C、乳酸是机体细胞在缺氧时通过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而不是在内环境中, C错误; D、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C。2.答案:A解析:A、分析题图,b为血浆,c为组织液,a为淋巴,A错误; B、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B正确; C、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b血浆中可以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C正确; D、细胞2生活在血浆中,包括多种血细胞以及部分淋巴细胞,D正确。故选:A。3.答案:D解析:A、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有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B、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因此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B错误; C、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慢,C错误; D、脊髓不仅起到了脑与躯干、内脏间的联系通路的作用,脊髓中还有一些低级中枢,D正确。故选:D。4.答案:A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神经元a轴突末梢的膜既可以作为突触前膜又可以作为突触后膜,A正确;B.乙曲线没有显示出电位变化是因为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B错误;C.同时刺激a和b,神经元c的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C错误;D.丙表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阻止细胞间信息的传递,D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A、由分析可知,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A错误;B.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B错误;C.由图可知,刺激→①→②→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胃酸,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黏膜壁细胞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因此胃黏膜壁细胞属于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的部分,C正确;D.胃泌素通过体液传送,不能定向运输至胃黏膜壁细胞,D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若小鼠排卵增多,说明注射的提取液中含有促性腺激素,该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错误;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B正确;肾上腺素能促进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C正确;若小鼠出现尿量减少症状,说明注射的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该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D正确。7.答案:D解析: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首次注射后,①②③④组均表现出低血糖症状,推测X是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胰岛素溶液,A正确;B.二次注射Y后,第②组恢复正常,推测Y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肾上腺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B正确;C.第④组小鼠第二次注射的是生理盐水,其低血糖在短时间内仍然难以恢复,C正确;D.二次注射后,第③组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小鼠最快恢复正常,第①②组注射的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作用时间相对较长,小鼠恢复正常的时间较长,D错误。故选D。8.答案:C解析:A、若处于寒冷环境中,则激素C和D的分泌量将会增加,两者关系为协同,都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A正确; B、图中虚线所示箭头表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馈调节,B正确; C、若阻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则激素B的含量会降低,对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促进作用减弱导致家兔尿量增加,C错误; D、肾小管管壁细胞存在图中示意的激素B和激素C的受体,D正确。故选:C。9.答案:C解析:A、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桥本氏甲减患者体内,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机体代谢减缓,产热减少,出现畏冷,易疲劳等症状,A正确;B.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甲减患者中③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则激素①②分泌增多,B正确;C.血液中激素③甲状腺激素水平增多可通过反馈调节使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错误;D.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幼年时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D正确。故选C。10.答案:B解析: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A错误;HIV侵入人体后,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使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能力,患者常常死于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B正确;HIV破坏人体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能力,因此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C错误;HIV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因此也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错误。11.答案:D解析:A、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产生IgE抗体,发生了免疫反应,A错误;B.浆细胞不能识别过敏原,B错误;C.P物质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会导致组织液增加,C错误;D.避免再次接触外源性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D正确。故选D。12.答案:B解析:A、曲线A表示一次性饮用清水的曲线,0~1h排尿速率上升是因为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A错误;B.曲线A在1小时内排尿速率迅速增大,是因为大量饮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的,B正确;C.曲线A应该表示正常人饮用1000mL清水后的排尿速率,C错误;D.饮用清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弱,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D错误。故选B。13.答案:C解析:A、由题图可知,甲表示巨噬细胞,乙表示受体,丙表示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了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丙,所以为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A正确;B.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所以甲可表示巨噬细胞,B正确;C.乙是受体,C错误;D.丙是免疫活性物质细胞因子,D正确。故选C。14.答案:A解析:A、感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A错误;B、调定点发生变化,但体温仍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机体的体温调节仍是正常的,B正确;C、发热病人感到冷时,可通过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等活动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C正确;D、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实质是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若体温维持在某一固定值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D正确故选A。15.答案:D解析:A、丙酮酸转化成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B.激烈运动中,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活动提供热量,B错误;C.血红蛋白为红细胞的胞内蛋白,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丢失水分的同时丢失了无机盐,机体中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同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减少尿量排放,D正确;故选D。16.答案:A解析:神经调节、血糖调节高钾血症患者胞外K+的增加量大于胞内K+的摄入量,膜内外K+的浓度差减小,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减小;静息电位改变,患者心肌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也改变,A错误,C正确。胰岛素能促进细胞摄入K+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摄入K+减少,导致血浆K+浓度升高,B正确。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胰岛素在降低血钾的同时也降低了血糖,因此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时,还需要同时补充葡萄糖,D正确。17.答案:A解析: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但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兴奋在突触处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由图分析,刺激A点:图甲A、B、C点在一条神经纤维上,刺激A点后,B点先兴奋,C点后兴奋,所以电流表会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图乙A、B在一根神经纤维上,C在另一根上,由突触结构分析可知,右侧不是突触前膜,而是突触后膜因为右侧是细胞体的膜,是接受信号的;左侧不是突触后膜,而是突触前膜,因为左侧是轴突末端形成的突触小体的膜,会释放神经递质,所以为突触的前膜;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后膜所以刺激A点,兴奋可传到B点和C点,B点先兴奋,C点后兴奋,所以电流表会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图丙A、B在一根神经纤维上,C在另一根上,由突触结构分析可知,左侧的膜为突触后膜,右侧的膜为突触前膜(可看图乙中的详解),所以刺激A点,兴奋可传到B点,但不能传到C点,所以电流表会发生1次偏转。18.答案:B解析:A、形成脑水肿时,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脊液增加,因此水的扩散路径为:血浆→脑脊液,A错误;B.脑细胞生活在脑脊液中,脑脊液属于神经细胞之间的液体,因此,脑脊液和组织液的物质组成相近,B正确;C.脑脊液作为细胞外液,其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激素等,但DNA聚合酶不会在其中存在,C错误;D.氧气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因此顺着氧气运输方向,氧气浓度逐渐降低,因此缺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度由高到低是:血浆>脑脊液>神经细胞,D错误。故选B。19.答案:C解析:A、巨噬细胞将抗原降解成肽后,与巨噬细胞内新合成的MHC结合成抗原MHC复合体,然后转移到质膜上,A错误;B、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以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也能参与细胞免疫,B错误;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相应的病毒颗粒,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后被其他细胞处理,C正确;D、干扰素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D错误。故选C。20.答案:D解析:A、分析表格中巴斯德实验过程,兔脊髓提取物的作用是提供抗原,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兔发病程度减轻,说明狂犬病毒的毒性降低,A正确;B、组别3中,用干燥了14天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兔不发病可能是因为干燥14天后狂犬病毒已完全失活,B正确;C、用干燥了14天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丙,兔不发病,说明机体二次免疫成功,迅速产生大量抗体与病毒结合,使得机体不发病,C正确;D、为避免偶然性,组别1、2、3和4需采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D错误。21.答案:(1)组织水肿(2)增多;降低(3)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4)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5)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从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3)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会影响多细胞生物的内环境,此时,机体会通过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4)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有人到高原后会出现头疼、乏力、心跳加快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出现说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即如果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稳态可能会失调。(5)在人体中,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为: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2.答案:(1)脊髓或延髓;单向(2)血钙过高使Na+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抗炎功能降低(3)腹部不存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感受器(4)①.选取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为A、B两组;A组小鼠破坏Prokr2神经元,B组小鼠不做处理;对两组小鼠用细菌脂多糖诱发炎症;分别用低强度电针刺激两组小鼠足三里位置,观察两组小鼠的抗炎症反应②.B组小鼠的抗炎症反应明显强于A组解析:(1)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由图可知,Prokr2感觉神经元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将后肢的感觉信息通过脊髓或延髓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2)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血钙含量偏高使Na+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迷走神经支配肾上腺细胞分泌抗炎症因子的功能降低,导致针灸抗炎疗效甚微。(3)Prokr2感觉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四肢节段,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该部位可能不存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Prokr2神经元,因此没有引起相同的全身抗炎反应。(4)本实验验证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自变量为是否具有Prokr2神经元(可以一组破坏Prokr2神经元,一组不破坏),因变量为是否出现抗炎症反应,其他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因此实验思路为:选取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为A、B两组;A组小鼠破坏Prokr2神经元,B组小鼠不做处理;对两组小鼠用细菌脂多糖诱发炎症;分别用低强度电针刺激两组小鼠足三里位置,观察两组小鼠的抗炎症反应。验证性实验结果是唯一的,因为B组含有Prokr2神经元,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因此实验现象为B组小鼠的抗炎症反应明显强于A组。23.答案:(1)细胞因子和抗体(2)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V细胞结合;浆细胞;病毒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3)免疫防御解析:(1)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据图可知,图中涉及到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细胞因子和抗体。(2)分析图可知,细胞V是B细胞,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一些病毒和V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V细胞结合,同时在d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g抗体,抗体与病毒结合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针对外来抗原性异物,如各种病原体)、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和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免疫防御。24.答案:(1)突触前膜(2)①.阿托品;②.不能;③.NE可使心率加快,会加重中毒症状(3)①.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②.副交感神经;③.注射阿托品后的心率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注射普萘洛尔后的解析:(1)Ach是神经递质,合成后主要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后释放Ach。(2)乙酰胆碱(Ach),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而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可使家兔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中毒症状,此时注射NE作为解药,因为NE可使心率加快,会加重中毒症状。(3)阿托品和普萘洛尔都能溶解于灭菌生理盐水中,所以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副交感神经会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由图可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被药物抑制对心脏的影响更大,因为注射阿托品后的心率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注射普萘洛尔后的。25.答案:(1)Ⅰ(2)①极性运输②促进生长越明显;促进生长③胚芽鞘尖端产生促进胚芽鞘生长的物质解析:(1)装置Ⅰ为对照组,根、茎都无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直立生长、Ⅲ为实验组,因此一段时间后弯曲生长。(2)①避光条件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内的运输方式只有极性运输。②由图1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促进生长越明显,琼脂块内生长素浓度为0.30mg L-1时,生长素促进去顶胚芽鞘的生长。③实验中用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处理去顶胚芽鞘,胚芽鞘能生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