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二年级 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90分)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 (每题1.5分,共90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抗体及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B.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因此疫苗属于抗原C.从预防传染病和免疫的角度看,注射疫苗分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免疫D.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力越强越好 2. 识别四张图(图1“溶菌酶的作用”;图2“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图3“皮肤的保护作用”;图4“吞噬细胞的作用”),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2和图3属于第一道防线B.图1和图4属于第二道防线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D.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又称为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又称非特异性免疫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B.过敏是免疫过强的一种表现C.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引发某些疾病 D.自身的物质也会引起免疫反应,而疫苗不会引起4.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HIV)是艾滋病的传染源B.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C.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D.握手拥抱、同桌用餐、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5.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中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依地质年代由近到远的排列应是( )A.乙、丙、甲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6.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形成有机大分子是可能的C.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D.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中不可能存在低等生物的化石7.茉莉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下图是茉莉的一种繁殖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C.繁殖出的植株性状差异很大D.这种繁殖方法常用于培育新品种8.右图表示几种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C. 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D. 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9.咸鸭蛋古称咸杬子,是中国的特色菜肴,以新鲜鸭蛋为主要原料,经过腌制而成的再制蛋,营养丰富。下列关于鸭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环境适宜,每个鸭蛋都可以孵化出小鸭 B.鸭蛋内的卵白相当于细胞质C.鸭蛋中的蛋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D.有的鸭蛋有胚盘,有的没有 10.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的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⑤卵有卵壳保护 ⑥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⑦卵的数量巨大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⑦ D.①③⑤⑥⑦11.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不仅损害人们健康,还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①糖尿病 ②红眼病 ③蛔虫病 ④脚气病 ⑤高血压 ⑥肺结核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12.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中,以下四种取样方法,最合理的是:( )A.在大花生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花生中取30粒较小的。B.在大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C.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抽取1粒。D.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抽取30粒。13.下图表示昆虫的两种发育过程模式图,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D→A→B→CB.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C.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则蜕皮后形成的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春蚕到死丝方尽”此时蚕没有死,是“作茧自缚”,茧里面是C时期14.我国通过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有效地控制或终止了某些传染病的传播。下列关于计划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 )A.接种的药物对人体来说是抗原 B.接种的药物参与建立特异性免疫C.预防接种的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 D.接种的药物能直接杀死病原体15.下列几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和种皮的绿色 B.番茄的红果和圆果C.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D.家兔的长毛和卷毛 16.下图是转基因超级鼠获得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B.获得转基因超级鼠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C.鼠的个体大小是由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D.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是基因控制性状17.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疾病B.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人必患遗传病C.近亲结婚的后代必患遗传病D.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遗传病18.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99%的宫颈癌是由HPV(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简称)引起的。我国已在多省份试点推行适龄女性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项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HPV疫苗能够提高人体对宫颈癌的免疫力B.宫颈癌和贫血都属于传染病C.接种HPV疫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D.接种HPV疫苗后,人体能产生抵抗HPV的抗原 19.下列有关用药的一些认识,正确的是( )A.非处方药并非绝对安全,选用时要谨慎 B.补药吃得越多越好C.过期的药物要尽量使用,避免浪费 D.进口药的疗效一定比国产药好20.如图表示马蛔虫的几种细胞。结合图示不正确的是( )A.①②为生殖细胞,是亲子代之间基因传递的“桥梁”B.①②是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C.③是体细胞,含有两对染色体,其中每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个基因21.下列昆虫中,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①家蚕 ②菜粉蝶 ③蝗虫 ④蜜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甲乙丙丁戊)22.右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戊最有可能是水生植物B.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C.丁的结构比丙复杂D.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23.如图是经整理后的人体内的染色体排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个DNA分子B.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46条C.甲中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父方或者母方D.甲为男性,乙为女性(乙) (甲)24.马的体细胞有32对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精子内染色体数目是( )A.16条 B.32条 C.16对 D.不能确定25. 豌豆的种皮黄色(D)对种皮绿色(d)是显性。现有基因型是(DD)的豌豆和(dd)的豌豆杂交,他们子代所表现的性状是( )A绿色 B黄色 C一半黄色,一半绿色 D不确定26.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下列叙述中,免疫类型与之不同的是( )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27.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薯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B.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D.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必须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28.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节发病为多见,人群普遍易感。下列关于呼吸道功能与甲流描述正确的是( )A.正确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阻挡不了空气中的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B.只要保持呼吸道功能正常,人体就可以完全避免甲型流感病毒侵入了C.鼻腔中、气管内分泌的粘液对阻止甲型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内没有作用D.预防甲流我们要讲究卫生,勤消毒,常通风,增强体质,锻炼身体 29.下图是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概念图,其中表示DNA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0.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人的精子、肌肉细胞、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A.23条、46条、23条 B.46条、46条、23条C.23条、23条、23条 D.23条、46条、46条 3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因此流行性感冒容易大规模流行。分析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流行性感冒传播过程中的( )A.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D.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2.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些动物如毒箭蛙,有绿色森林中格外绚丽夺目,很容易被发现,但仍存活至今,这种现象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C.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细菌抗药性形成原因是用药后细菌产生了适应环境的变异 33.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B.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C.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则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23个DNA分子和23个基因D.男性的肌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精子中都含有Y染色体34.某地区由于工业污染,在a~d年间该地区的树干表面渐渐由浅色转变为黑褐色。在此期间,该地区桦尺蛾体色和数量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点时,在该地区没有深色桦尺蛾生活B.环境变化使桦尺蛾产生了体色的变异C.树干成黑褐色后,深色桦尺蛾更易存活D.随着时间推移,浅色桦尺蛾必定灭绝35.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① 克隆羊 ②细菌细胞分裂 ③海龟交配产卵孵化④豌豆杂交育种 ⑤马铃薯发芽长出新植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⑤36.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结核杆菌等病菌中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不再敏感的“超级细菌”。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菌和不耐药菌B.滥用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的变异C.滥用抗生素使细菌群体中耐药菌的比例增加D.“超级细菌”是抗生素对细菌定向选择的结果37.如图是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雌雄蛙抱对在体内完成受精 B.蝌蚪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C.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 D.青蛙的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38.如图为米勒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B.反应瓶内的水蒸气、氧气、氨气、甲烷等模拟原始大气C.实验后在烧瓶中产生了包括蛋白质、核酸在内的有机物D.米勒实验结果说明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39.下列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玉米中出现白化苗B.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C.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D.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题图是与遗传基础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蛋白质,③是DNA,它们共同构成①染色体B.细胞中的①都是成对存在的C.②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③的片段就是基因41.关于性状、基因和环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性状只由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 B.性状控制着基因C.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其表现受环境的影响 D.性状由环境控制,与基因无关42.学习了生物的进化后,知道了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生命起源经历了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再演化成原始生命的过程B.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C.哺乳动物是由鸟类进化来的D.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43.人的性别决定于( )A. 胎儿形成时期 B. 受精卵形成时期 C. 生殖系统发育时期 D. 精子形成时期44.指纹解锁是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一个实例。研究显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其指纹也只是相似而非完全相同。指纹在遗传学上叫( )A.性质 B.基因 C.形状 D.性状45.太空椒的培育是利用太空条件改变了普通甜椒种子的( )A.生长环境 B.形状 C.结构 D.遗传物质 46.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中所用的装置:两个相同且不透明的小塑料桶,里面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围棋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1号桶中黑、白两种棋子的数量相等B.2号桶中的棋子代表卵细胞C.黑色棋子代表精子,白色棋子代表卵细胞D.黑色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47.开展精准扶贫以来,王大伯在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养家蚕和牛蛙走上致富的道路。对二者生殖和发育描述正确的是( )①发育过程都在水中进行;②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③发育过程都有蛹期;④幼体和成体都有很大差异;⑤都属于变态发育;⑥进行的都是有性生殖。A.①③⑤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 48.如果用A表示正常肤色的基因,用a表示白化病的基因,父母的基因均为Aa,他们生出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是( )A.25% B.50% C.75% D.100%49.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是( )A.酸的 B.又酸又甜 C.甜的 D.苦涩 50.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D.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51. 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 )A. 爬行动物 种子植物 B. 鸟类 被子植物C. 哺乳动物 裸子植物 D. 哺乳动物 被子植物52. 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非地球的氨基酸,这现象证明( )A. 地球外的星际空间含有有机物 B. 地球外的星球一定存在生命C. 原始生命一定来自外星球 D. 原始地球的有机物都来自外星球阅读资料,完成53-60题 :自2020年至今,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一直在持续,疫苗成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2021年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适龄健康人群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建立全民免疫屏障(图一)。图二为某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大致过程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3.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_A.新冠病人 B.新冠病毒 C.飞沫 D.果子狸54.新冠病人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中属于___________。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原体55.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_传播。A.血液 B.空气或飞沫 C.生物媒介 D.饮食56.为防控新冠肺炎,学校落实“晨检”制度,每天测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57.学校加强对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清洁和消毒,这个措施属于___________。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58.甲、乙、丙3位同学根据图二,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下列 _______同学的说法正确。A. 甲同学:接种新冠疫苗也可以预防甲型流感B. 乙同学: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C. 丙同学:核酸检测是为了检测出易感人群D. 丁同学:接种疫苗在预防措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59.疫苗是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预防接种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的物质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特异性免疫60. 广州市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 指定市第八人民医院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第II卷(综合题 共10分)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61.如图为某家族的白化病遗传图解(基因用A、a表示,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回答:(1)人的正常肤色与白化病,在遗传学上称为 。(2)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该遗传病属于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3)7号的基因型是 ,9号的基因型是 。(4)图中的4和5是否是直系血亲 (填“是”或“否”)。62.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微生物的分裂和出芽生殖……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往往会结合生物生殖发育的特征来为人类造福,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图 和图丁都属于无性生殖。图丁生物成活的关键是[⑨]与[⑩]的 紧密结合。若将黑枣树作为⑩,将柿树的枝条作为⑨,将来这个枝条上所结的柿子 (填“具有”或“不具有”)黑枣的味道。(3)图乙中结构[ ](填标号)将来受精后可以发育为胚胎。(4)被子植物开花结果后,果实中的种子由图甲中[ ③ ] 发育而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