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4级10月月考政治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 (每个2分,共70分)1.2023年7月19日,宁夏银川市举行的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我国最早发现并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水洞沟遗址百年来历经6次大规模发掘,发现了12个旧石器遗址点,出土1万余件珍贵遗迹、遗物。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出现铁制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③出现文字,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恩格斯曾评价说:“氏族制度的伟大,但同时也是它的局限性,就在于这里没有统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由此可见( )A.氏族制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制度形式 B.统治和奴役的出现有其积极意义C.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制走向灭亡 D.人类历史就是统治和奴役的历史3.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B.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4.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列选项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A.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B.奴隶社会:土地变成私有财产,发明和应用文字,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C.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D.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坊,创造了巨大财富,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为夏朝,其都城为阳城。为了平定叛乱,夏朝建立了军队,设置了“夏台”监狱,成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由此可知(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②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③国家是维护各阶级利益的机器④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根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古代中国处在奴隶社会的时候,奴隶主们不需要花费任何钱财,就能从战争中俘虏的战俘中挑选自己的奴隶,或者在开荒时抓过路的逃农来壮大自己的奴隶群体。奴隶会被奴隶主通过国家机器镇压并强迫无节制地投入到开荒和种地的工作当中。从材料可以推断出,在奴隶社会(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③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④奴隶有一定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中国古代诗词向来有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唐代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的愤怒之情。造成农民疾苦而贵族花天酒地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封建土地所有制C.封建专制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9.在悠久的封建社会里,古代农民深受繁重赋税的剥削,有许多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他们这种痛苦生活。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0.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 )①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②失去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③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④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1.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从侧面反映(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文化获得长足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马克思说:“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表明( )A.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病疾B.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D.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充满掠夺和残杀的过程13.自2023年3月份以来,由美国硅谷银行倒闭所引发的银行危机在不断发酵。2023年5月1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关闭,由银行业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据《今日美国》报道,美国近190家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在金融发达的美国,银行掀起倒闭风潮( )①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一定程度上反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绝对过剩③不仅会重创美国经济,还会引发世界经济动荡④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共产党宣言》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③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④阶级斗争的结果必然是阶级社会的消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之一。乌托邦本意是“没有的地方”,中文翻译“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为“空想的国家”。空想社会主义终归是空想,根本原因是空想社会主义者( )A.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B.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C.反对阶级调和,主张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D.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缺乏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16.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借鉴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发展方面的一些天才设想,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美好构想和蓝图设计 ②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坚定力量③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运行的一般规律 ④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主要成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学说作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揭示了( )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④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在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上,下列同学论述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B.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C.《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D.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9.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意义和内在弊病,阐释了人类文明进入共产主义新文明的历史必然性。作为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闪烁着真理的光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其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理论基石②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③论证了社会主义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新时代,广大中国共产党人要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这是因为它( )①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经典著作②为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提供了具体方案③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④第一次从理性和正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近年来,一股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热潮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和马克思“直接对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穿越时空、永葆青春,是因为它( )A.为人类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C.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 D.作为开放性理论随着实践而丰富发展2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于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意味着( )①科学社会主义从产生至今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②科学社会主义看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④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展出了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间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人们参观该展厅,对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②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决定性因素③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这个时期历史任务的确定是由( )A.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B.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C.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选择的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25.19世纪上半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已呈现泾渭分明的两极对垒,出现激烈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已表露出建立一个普遍富裕的新社会的政治夙愿。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工人的自发斗争和有组织的抗争均未成功。这说明(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②无产阶级的政治夙愿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石③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④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难以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6.毛泽东曾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文章的“上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②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文章的“下篇”③文章的“上、下篇”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④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文章的“下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7.纪录片《重生》聚焦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以后的28年奋斗的不平凡历程,深度挖掘了我党浴火重生的深层原因,生动展现了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思想精神狂飙突进、革命救亡风起云涌的波澜壮阔历史。在这不平凡的28年里(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和斗争有了主心骨②因中国特殊国情,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骤③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领导阶级,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③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出了一条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9.“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表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③科学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具体路径 ④世界各国要主动践行科学社会主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1.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 )①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②生产力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③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④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蒸汽磨代表的生产力比手工磨代表的生产力先进B.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进步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33.近期,由于劳资纠纷升级,英国各地多行业掀起声势浩大的罢工活动。2023年3月17日,英国公共和商业服务联盟(PCS)工会发布声明称,包括伦敦、利物浦和格拉斯哥在内的英国护照办公室的千余名工作人员将在4月3日至5月5日间罢工,他们要求提高工资以应对通货膨胀。英国罢工潮背后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利益,越来越多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C.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造成了社会生产的严重过剩D.广大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在政治上受压迫34.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亚当·斯密“在下面这点上是对的: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始终令人厌恶”的根源②劳动只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性才是“自由和幸福”的③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劳动形式的变化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④在雇佣劳动形式下,劳动创造的全部财富被雇佣者无偿占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5.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二、主观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宫仓化为土。——张籍《野老歌》材料二 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在雇佣劳动条件下追求价值增值的过程,工人生产着作为敌对权力的资本。用较为形象的语言来说,工人为自己铸造着越来越长、越来越重的锁链。——《光明日报》中《马克思对资本范畴本质的揭示》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演进的知识,说明两则材料分别是对哪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描述?(2分)简要回答两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6分)3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将中国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人均收入9000多美元的世界制造业大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也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为人类社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材料二 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广泛深入持久地影响和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简要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9分)(2)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9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请写两句抒发爱国之情的古诗词。(4分)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4级10月月考政治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D B A B C B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B A B C B D B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B D A C B D A B题号 31 32 33 34 35答案 B D B A A36.(1)材料一描述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材料二描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2分)(2)①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3分)②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分)37.(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分)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分)(2)①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3分)②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之中,不断依靠人民取得新的胜利;(3分)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