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机械运动精选练习一、选择题1.某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直线运动。若从绿灯亮起开始计时,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行驶,遇到下一个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v) 与时间 (t) 关系的是( )A. B.C. D.2.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均匀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408mB.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244mC.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20m/s3.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4m/s B.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3s时乙在甲的前方4.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曹源和陈艾森在男子双人十米跳水中动作一致,获得高分。如图是两人跳水时的画面。在跳水的过程中,如果曹源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跳台 B.陈艾森 C.观众 D.水面5.古诗古韵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下列古诗中对诗人所选参照物判断正确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相对出”→太阳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鸦C.“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远树来”→树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云不动”→诗人6.2023年3月12日,在首尔进行的短道速滑世锦赛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勇夺冠军。图是比赛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看台为参照物,比赛中的运动员是静止的B.加速运动时,运动员的惯性逐渐变大C.在弯道上滑行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前行,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7.甲乙两个物体在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为描述两物体运动状态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静止B.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静止C.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8.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B.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C.两物体在t=5s时一定相遇D.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A. B.C. D.10.2011年11月3日凌晨,如题图所示是“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对接的场景。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天宫一号”飞行器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12.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公路两旁的房屋 B.他骑的自行车C.公路两旁的树 D.对面驶来的汽车二、填空题13.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则小狗的运动速度为 m/s;在前3s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 运动(选填“东”或“西”);第5s到第8s,小狗的速度 兔子的速度。(选填“大于”或“小于”)14.小汪暑假外出旅游。她乘坐复兴号列车前往杭州。行驶过程中,复兴号列车以68m/s的速度驶入长1020m的平直隧道,复兴号在进入隧道时鸣笛一段时间,在隧道另一端口的护路工人听到鸣笛的时间为4s(空气中声速340m/s)。从运动的火车上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是 m/s,复兴号在停止鸣笛时,离隧道对面的距离是 米15.(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 的,以轻舟为参照物,船篷是 的;(2)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16.端午节举行龙舟大赛,开始阶段甲队落后于乙队,甲队奋起直追。从甲队船头与乙队船尾齐平到甲队船尾恰好超过乙队船头,共历时40秒。已知两船长度均为10米,此过程中甲、乙两队船速保持不变,乙队船速为7米/秒,则甲队船速为 。17.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汽车速度为 km/h,合 m/s。三、解答题18.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声音在15℃时传播速度340m/s)。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求:(1)这架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多少?(2)杭州到北京的距离约为1360km,这架超音速飞机以2马赫数从杭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19.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需要紧急刹车,这需要司机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做匀速运动。在制动过程中汽车做减速运动。有一辆汽车正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求:(1)该车10分钟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该车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司机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米,则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 (3)若司机反应时间不变,某次刹车制动过程用了2.3秒,汽车在两个过程中共前进了30米,求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D B D C D B D D题号 11 12答案 C B1.A【详解】若从绿灯亮起开始记时,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所以在v-t图象中汽车的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值不断增加的;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行驶,所以在此过程中汽车的速度是不变的,在v-t图象中是一段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遇到下一个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汽车在减速运动,所以在v-t图象中汽车的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值不断减小的;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详解】A.由图知道,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超声波)到被测汽车所用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故A错误;B.由图b可知,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所用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故B错误;C.图b中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故C错误;D.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这段距离用时汽车的速度故D正确。故选D。3.D【详解】AB.根据乙的图象可知,0s到2s为一条倾斜直线,说明乙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2s到4s,乙的图象为水平直线,说明此时乙静止,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所以0到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故AB错误;C.甲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甲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而2s以后乙一直静止,所以,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且从图中可知,3s时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所以甲在乙的后方,故D正确。故选D。4.B【详解】在跳水的过程中,如果曹源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陈艾森,因为他们动作一致,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相对静止的;以跳台、观众、水面为参照物,曹源的位置都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详解】A.“相对出”以帆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故A错误;B.“月落”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故B错误;C.“远树来”以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故C错误;D.“云不动”以诗人为参照物,云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6.C【详解】A.以看台为参照物,比赛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看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比赛中的运动员是是运动的,故A错误;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员加速运动时,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B错误;C.在弯道上滑行时,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正确;D.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同时地给运动员向前的力使运动员前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选C。7.D【详解】图中甲速度随时间在均匀变大,做变速运动,乙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8.B【详解】A.由图像知道,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故A不符合题意;B.甲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曲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时间不成正比,表示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C.s-t图像中两线相交表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题中没有说明运动方向,则t=5s时不一定能相遇,故C不符合题意;D.s-t图像仅描述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运动图像是曲线,表示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详解】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乙通过的路程比甲长,由速度公式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A.图中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甲乙都做加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同一时刻,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同一时刻,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D【详解】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天宫一号”飞行器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月球”“地球”“太阳”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C【详解】A.由图像知甲乙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像知乙的速度则,故A不符合题意;B.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因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故B不符合题意;CD.因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B【详解】A.小明相对于公路两旁的房屋的位置不断变化,以公路两旁的房屋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小明相对于自己所骑的自行车的位置没有变化,以他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小明相对于公路两旁的树木的位置不断变化,以公路两旁的树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小明相对于对面驶来的汽车,位置不断变化,以对面驶来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 1 西 大于【详解】[1][2]由图可知,前3s内,小狗和兔子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狗的运动速度兔子的运动速度由题知,小狗和小兔同时开始向东运动,所以小兔在前、小狗在后,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西运动。[3]由图可知,第5s到第8s,小兔和小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相同,都是3s,而兔子通过的路程是小狗通过的路程是相同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大于小狗通过的路程,所以根据可知,小狗的速度小于兔子的速度。14. 255 748【详解】[1]由知道,从运动的火车上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是[2]复兴号在停止鸣笛时,火车运动的距离此时离隧道对面的距离是15. 运动 静止 歼15战机 航空母舰【详解】(1)[1][2]轻舟在行驶时,舟和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轻舟与船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轻舟为参照物,船篷是静止的。(2)[3][4]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时,歼15战机和飞行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歼15战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飞行员和航空母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航空母舰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16.【详解】由知,乙船走得路程为:由题意可知甲船走的路程比乙船多2个船的长度,即甲比乙多走20m,则有:由知,甲船得速度为17. 90 25【详解】[1][2]由速度表知道,汽车此时的速度18.(1)2448km/h;(2)【详解】解:(1)这架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是(2)从杭州到北京的时间答:(1)这架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是2448km/h;(2)杭州到北京的距离约为1360km,这架超音速飞机以2马赫数从杭州飞到北京需要时间0.56h。19.(1);(2)0.7s;(3)10m/s【详解】(1)汽车的速度此车10分钟行驶的路程(2)司机的反应时间(3)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所用的总时间汽车的平均速度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