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解读一、单元课标解读【导论】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教育、出版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大批文学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要求】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通过了解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事及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素养目标】唯物史观 了解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时空观念 比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社会生活,学会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知道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史料实证 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及视频、图片等史料,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充分利用剧照、图片、绘画、文学作品等史料,了解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解释 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够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掌握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提高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家国情怀 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培养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通过学文学艺术,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单元教材分析【大单元综述】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艰难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企业家。不过,近代民族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集中于轻工业部门,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风俗习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外来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求新求变,一系列新事物不断出现。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近代教育不断改革。建学堂、废科举、立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与此同时,新闻出版业也发展起来,人们得以更加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一批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作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线索梳理】【大单元结构】【阶段特征】总特征:近代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工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教育文化: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社会生活: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逐步近代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外交: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中国开始了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三、重难点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启示1.原因: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非常艰难,在夹缝中求生存。2.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后天畸形”主要表现为:轻重比例失调,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3.启示:只有民族独立,民族工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我们现在要抓住有利的国内外环境,大力发展科技,健全工业体系,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四、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学生不容易记忆和掌握。教学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其认识到教育改革的艰难以及中国近代后期时代特征对文艺的巨大影响,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其体现出的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五、单元课时安排每课一课时,复习一课时,共三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