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第2节。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2.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膀胱内的尿液 B.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C.肺泡腔内的气体 D.小肠腔内的消化液3.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B.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C.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4.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产热、出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 B.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C.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D.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5.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B.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C.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D.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6.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大量失水,从而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显著下降7.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B.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C.清水组实验结果异常,可能滴加的是NaOH溶液D.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8.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引起肺水肿B.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低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血浆中物质的含量存在差异D.若化验结果显示血浆中各成分含量正常,则该人一定不会患病9.从神经系统组成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C.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D.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1对10.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11.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由神经元组成的B.所有生物都可以对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动C.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12.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3.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14.运动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图中的②是树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C.长的突起外周通常有髓鞘,称为神经纤维D.刺激该神经元轴突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15.下列关于神经元、树突、神经、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膜构成一条神经B.树突是细胞体向外伸出的细而长的突起C.神经元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的功能D.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远少于神经元的数量16.一个小孩在摘野果时,手不小心被刺扎了后,迅速把手缩回。但他很想吃这个野果,第二次伸手忍痛摘下野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孩手不小心被刺扎后缩回不是非条件反射B.缩手反射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指挥下完成的C.小孩忍痛摘下野果是条件反射D.小孩手不小心被刺扎后缩回的动作与脊髓无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9分)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内的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等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则①表示________。(3)②表示________。18.(10分)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________]内填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是________,其中所含的液体④称为________;结构A是________,其生存的内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2)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3)若该图表示的是人肢体部分示意图,图中I与Ⅱ相比,氧气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3分)如图表示小肠绒毛的结构,甲、乙、丙表示不同的细胞外液。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甲、乙、丙及细胞内液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丙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图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有两种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丙中水分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0.(11分)如图所示,实验小组成员将青蛙先除去脑,保留脊髓,再将青蛙的脊神经从左侧的B处和右侧的C处切断,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将青蛙标本剪除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电刺激青蛙左后肢的趾部,会观察到________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___中。(3)剪断青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B处)后,立即刺激下端传出神经,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该过程____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小组发现若刺激正常的活体青蛙,其后肢不一定收缩,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分)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下图是对声音刺激形成唾液分泌性食物条件反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1)单独给狗喂食,会使其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________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过先给铃声再给食物的训练,狗的大脑皮层中甲、乙两处会建立暂时性联系。此时,铃声刺激已经由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刺激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刺激,条件反射已经建立起来。(4)如果长时间只给铃声刺激而不喂食,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新的学习过程。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 手掌上磨出的水疱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水,A错误;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正确;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正确;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D正确。2.B 小肠腔、肺泡腔、膀胱与外界相通,消化液、肺泡腔内的气体、尿液不属于内环境;大脑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属于人体内环境,B符合题意。3.B 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并不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因为其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A错误;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由于机体中的水盐平衡调节机制,因此即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有所升高,机体依然能利用自身的调节机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能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机制,能维持自身体温的相对稳定,C错误;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体液中CO2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从而将更多的CO2通过呼吸运动排出,CO2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4.D 运动员剧烈运动过程中产热增加,由于体温调节的作用,散热也会加快,大量产热不会使体温急剧升高,A错误;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大量产热不会使血浆的PH下降,B错误;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升高,C错误;大量出汗增加散热,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D正确。5.C 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因为机体接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信号后会分泌抗利尿激素,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A正确;人是恒温动物,正常人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调节使体温总是接近37℃,B正确;血浆PH的维持与血浆的缓冲物质有关系,缓冲物质成对存在,往往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与HCO—3、HPO2—4等离子有关,C错误;正常人体每一天的排水量差不多,排水的主要方式有出汗和排尿,故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D正确。6.C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血浆的PH可以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大量消耗葡萄糖,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可以补充血糖,所以血糖浓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大量失钠,由于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因此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C正确;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错误。7.B 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可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正确;通过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缓冲能力更强,B错误;清水组实验结果是PH呈上升趋势,可能滴加的是Na0H溶液,而不是HCl溶液,C正确;加入HCl量过多后,血浆组的PH也会下降,因此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8.C 血浆蛋白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肺水肿,A错误;病理性溶血使红细胞破裂后,导致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中,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B错误;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血浆中物质的含量存在差异,C正确;若化验结果显示血浆中各成分含量正常,也可能会患病,D错误。9.D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等,A错误;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B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存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错误;人的脑神经共12对,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D正确。10.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B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反的,C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内脏器官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例如,当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D错误。11.D 反射弧的五部分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因此反射弧不全是由神经元组成,还有肌肉、腺体细胞等,A错误,D正确;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有可能有反射,而不是所有生物都具有反射活动,B错误;完成反射活动必须经过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且需要足够强度的刺激。但若在反射弧完整的前提下,刺激的不是感受器,而是传出神经,也会引发效应器出现相应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C错误。12.C 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C正确。13.D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A正确;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B正确;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般是永久的,C正确;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可以由脊髓来控制完成,D错误。14.B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图中的②是轴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B错误;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C正确;神经元受到适宜的刺激时,神经元轴突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D正确。15.A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构成一条神经,A正确;树突是细胞体向外伸出的短而粗的突起,B错误;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是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的辅助作用的细胞,C错误;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远多于神经元的数量,D错误。16.C 小孩不小心被扎后缩手不是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A错误;缩手动作是非条件反射,不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B错误;小孩忍着痛第二次摘野果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小孩手不小心被刺扎后缩回的动作与脊髓有关,D错误。17.(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1)肺 小肠 肾脏(2)氨基酸、葡萄糖(2分)食物的消化、吸收(2分)(3)(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2分)18.(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组织细胞 细胞内液 毛细血管(壁) 血浆和组织液(2分)(2)①③ ②组织液(3)I 血液流动的方向是I→Ⅱ,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将氧气传递给周围的组织细胞(合理即可,2分)19.(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1)细胞内液(1分)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蛋白质和无机盐(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 组织液、淋巴液、消化液(甲、乙、消化液)(3)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1)反射 排除脑对脊髓的影响(2分)(2)右后肢 皮肤(3)能 不能 缺少神经中枢等参与,不能形成完整的反射弧(2分)(4)正常活体青蛙的大脑皮层参与了该反射过程(合理即可,2分)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1)非条件(2)不属于 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过完整反射弧(2分)(3)无关 条件(4)消退 需要 属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