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综合检测题(一)(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综合检测题(一)(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综合检测题(一)
班级     小组      姓名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充满了朝气和希望,在二十四节气当中,立春向来备受重视。不过,不知何时起,坊间有一种说法在悄悄流传:2024年这个龙年没有“立春”,所以是‘寡妇年’,不宜结婚。实际上,所谓的“无春年”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出现的原因与历法关系很大,跟吉凶祸福、人生运势、婚嫁等没什么必然联系。所谓一年中“顺”与“不顺”,有时候人们更多是一种心理作用。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是人脑对事物的主观映象
②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③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变化会影响部分
④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9月5日,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将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共4颗卫星顺利送入800千米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也是我国民营火箭公司首次开展海上发射任务并取得成功。从哲学上看,该发射任务体现了( )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既定目标、保持战略定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 )
①树立正确意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坚持立足整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金融体系
③重视量的积累,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强国目标
④坚持着眼部分,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漫画“要从一座山攀上另一座更高的山,第一步便是先下山”体现的哲理有( )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②经过下山的量变必然实现上山的飞跃
③上山寓于下山之中并为下山所制约 ④下山和上山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为了缓解过敏症状,氯雷他定近期成为不少网友的随身必备,当作“一年四季的保命神器”。许海波医师提醒:“氯雷他定毕竟是一种抗组胺药、受体拮抗剂药,常见副作用就是嗜睡,我们一般建议晚上睡觉前服用。针对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开车的患者谨慎服用,特别是饮酒期间同时服用抗组胺药加重认知和精神运动障碍!”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对氯雷他定的功能应作客观的一分为二的分析
②认识氯雷他定的利和弊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氯雷他定的利和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评价氯雷他定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年9月27日,辽宁省发布了最新旅游宣传口号——“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口号集自然景观和人文特征于一体,温暖诗意,让人印象深刻。今后,辽宁省将围绕旅游宣传口号打造一批最具网红特质的文旅新场景、新空间、新点位。这体现了(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意识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正确意识对人们社会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④意识活动受一定物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人工智能在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服务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伦理问题。基于此,我国接连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等规范文件,从制度上先行约束伦理风险,让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人类。对待人工智能,我们要( )
①坚持全面观点看问题,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利弊两个方面
②着重看其优点,因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③对其充满信心,因为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④有问题意识,因为矛盾主次方面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老旧小区改造与百姓关系最密切。要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协调各方利益,打消各方顾虑。既要走家串巷、上门入户征求意见,又要利用社区微信群等手段,确保群众全程参与;既要依法办事,又要通情达理。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必须把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②广泛征求意见说明部分的功能变化会决定整体的功能
③确保群众全程参与的要求体现了坚守最广大人民的立场
④做到法与情的统一启示我们要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加剧问题,不断推进我国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缺氧/好氧的生化工艺(A/O法),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污染物,实现水质达标后排出;工业废水因污染物成分的不同,处理技术具有较大差异,目前主要的方法有生化法、化学氧化法、萃取法、吸附法和催化氧化法等。这一切均有效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和水资源回用率。这表明( )
①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④解决实践问题的迫切愿望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如“财政+科技”政策协力拉动有效投资,“科技+金融”政策使更多初创企业破土发芽,“财政+就业”政策解决企业用人的后顾之忧 这体现出的哲学道理是( )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②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时代楷模”钱海军用三十年如一日的“马上到、马上修、马上好”,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埋头苦干、辛勤奉献,从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有口皆碑的“万能电工”,展现了一名劳动模范爱岗敬业的时代风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个人价值为创造社会价值奠定基础
②只要投身实践,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③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之前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的亮点之一,是系统总结近年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法治政府建设等取得的制度创新成果和宝贵实践经验,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认和体现。此次修订( )
①进一步规范国务院工作,对建设法治政府起促进作用
②彰显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③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
④优化国务院工作机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4年1月6日,贵州榕江的“村超”开哨,开启2024年新赛季。在这场欢乐的体育赛事之前,榕江多次策划城市IP塑造活动,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最终点燃这把火的,还是当地老百姓最喜欢的足球。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彰显人民群众的创新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卫星互联网是当今国际空间信息网络竞争的热点,是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2024年3月1日21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我国首颗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的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通信领域新篇章,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会永不停歇。这一成就充分说明(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②科学研究总是在不断推翻之前认识的基础上发展的
③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对太空的不断认识是推动科学研究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徽派建筑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技艺体现了工匠精神。今天,安徽的工匠们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动了许多文化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安徽人的工匠精神( )
①蕴含着徽文化的独特基因 ②集中体现了安徽人民的整体风貌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④生动诠释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成都举行。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上一群可爱“蓉宝”让现场变得趣味横生。“蓉宝”作为本届大会的吉祥物,以大熊猫“芝麻”为原型创作,五官和面部参考了川剧脸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耳朵、眼睛呈火焰形态融入了成都的烟火气息。该吉祥物的设计做到了( )
①坚持文化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②鼓励文化创新,运用流行元素对传统文化重新阐释
③开展文化交流,增强当代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④促进文化发展,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参与夜宿之旅,夜游梁启超纪念馆感受梁氏家风,走进李叔同故居沉浸“叔同之夜”……天津一些博物馆推出夜游服务,游客在“越夜越美丽”的氛围中,点亮城市的文化灯塔,助力夜经济蓬勃发展。这说明( )
①文化生产力彰显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②积极创新文化形式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
③新奇的体验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
④优秀的文化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海南省五指山市中法文化交流代表团携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黎族苗族文艺工作者,赴巴黎展开音乐交流活动,弘扬海南黎族苗族传统文化,拉近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法国人民认同中华文化
③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12月,全国“四季村晚”之冬季“村晚”主会场活动在浙江丽水古堰画乡举办。行进式演艺《画乡渡》采用船帮号子、情景展演、古今对话等多元形式,由“村晚”无缝衔接至“村玩”沉浸式体验,与千年古镇的文雅韵味、时尚画乡的艺术风格融为一体 在浙江丽水,这样的“村晚”已经举办了43个年头,成为乡村振兴的浙江样本、文化密码。这有利于( )
①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
②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
④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发挥人民文化主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24年2月,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梦舟”寓意着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开启探索太空的新征程;“揽月”出自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以及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的诗句,寓意着中国航天人将用双手揽住月亮,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新飞行器的命名( )
A.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航天人坚定的文化自信
B.文化寓意鲜明,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优越性
C.内容丰富,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D.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经过两周的讨论和协商,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大会期间,各方就启动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一致,发达国家作出了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1000 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的承诺。大会还在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等方面实现突破。这些成果标志着向“更可持续和环保能源”转变,是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重要积极步骤。
有人认为,“阿联酋共识”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扫清了障碍。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评价这一观点。(8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中国乡村的未来,持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准确把握省情和发展规律,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战略决策,在浙江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省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从源头上彻底消除污染;探索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乡村“土、特、产”先行发展、乡村建设先行示范、城乡融合先行突破;强化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数字赋能等关键支撑,激发产业兴旺新动能,建成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带动478万农民就业创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
20年来,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推进“千万工程”迭代升级,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结合材料,唯物辩证法知识,阐明实施“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逻辑。(9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为我们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黑龙江省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赋能振兴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要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中西文化交融、创新创业文化等特色资源。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艺术精品创作,建立健全扶持优秀剧本创作、促进剧目创作演出机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原因。(9分)
24.(共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一场场沉浸式主题展,利用虚拟现实、全息影像、3D互动等高新技术,打造智能互动体验展;扫描每件展品对应的二维码即可“云”听讲解……各地博物馆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用现代科技带动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激发观众对文物和历史的兴趣。透过一件件精美文物,人们更加珍视文脉的赓续绵延,让“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更加清晰。
方寸之间览千年。漫步博物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走进了历史的长河,会产生一种不易察觉的奇妙共振。回望过去一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等水下考古取得新成果……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时代价值。(6分)
(2)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8分)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综合检测题(一)
参 考 答 案
1.B[所谓一年中“顺”与“不顺”,有时候人们更多是一种心理作用,这说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是人脑对事物的主观映象,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尊重规律,也没有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②③不符合题意。“无春年”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出现的原因与历法关系很大,跟吉凶祸福、人生运势、婚嫁等没什么必然联系,这表明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符合题意。]
2.D[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①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主观能动性不能起决定性作用,②错误。此次海上发射任务取得成功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③④符合题意。]
3.C[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这要求坚持立足整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金融体系,②正确。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久久为功,这要求重视量的积累,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强国目标,③正确。树立正确意识、从实际出发等均不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提出的要求,①排除。坚持着眼部分观点错误,④排除。]
4.C[漫画“要从一座山攀上另一座更高的山,第一步便是先下山”,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①符合题意。量变并不必然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②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上山和下山作为矛盾的双方不能理解为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③错误。漫画“要从一座山攀上另一座更高的山,第一步便是先下山”,反映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转化,④正确。]
5.B[氯雷他定一方面可以缓解过敏症状,同时氯雷他定毕竟是一种抗组胺药、受体拮抗剂药,常见副作用就是嗜睡,说明对氯雷他定的功能应作客观的一分为二的分析,①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而不是认识氯雷他定的利和弊,②排除。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材料强调氯雷他定本身有利有弊,没有涉及到两个方面的互相转化,③排除。氯雷他定有缓解过敏症状的功能,也有副作用,评价氯雷他定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④正确。]
6.B[口号集自然景观和人文特征于一体,温暖诗意,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①正确。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意识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②错误。今后,辽宁省将围绕旅游宣传口号打造一批最具网红特质的文旅 新场景、新空间、新点位,体现了正确意识对人们社会实践具有促进作用,③正确。意识离不开物质,但材料没有体现意识活动受物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④排除。]
7.D[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利弊两个方面,①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未涉及主要矛盾,②排除。人工智能在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服务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伦理问题,这说明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对待人工智能,我们要充满信心,③正确。我国从制度上先行约束伦理风险,让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人类,这说明矛盾主次方面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待人工智能,我们要有问题意识,④正确。]
8.A[要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协调各方利益,打消各方顾虑,这表明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必须把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①符合题意。部分的功能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②表述错误。既要走家串巷、上门入户征求意见,又要利用社区微信群等手段,确保群众全程参与,这体现了坚守最广大人民的立场,③符合题意。法与情的统一体现了两点论,而不是重点论,④不选。]
9.B[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加剧问题,不断推进我国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这说明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正确。规律具有普遍性,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成功处理是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才能取得的,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实验仅是实践的一种形式,说“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来源”,这是以部分代替整体,②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说“愿望”是基础,犯了唯心主义错误,④排除。]
10.A[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步调一致,形成合力,表明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发展,①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真理的条件性,②排除。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而不是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④排除。]
11.D[钱海军用三十年如一日的“马上到、马上修、马上好”,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埋头苦干、辛勤奉献,从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有口皆碑的“万能电工”,这表明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说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条件,③④正确。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①排除。投身实践,有利于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但不是只要投身实践,就一定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②排除。]
12.B[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系统总结近年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法治政府建设等取得的制度创新成果和宝贵实践经验,进一步规范国务院工作,对建设法治政府起促进作用,①入选。对国务院组织法进行修订是完善制度的体现,未体现道路自信,②不选。这部法律的修订没有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③不选。对国务院组织法进行修订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能够优化国务院工作机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④入选。]
13.D[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有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有误。贵州“村超”开哨前,曾经多次策划城市IP塑造活动,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最终还是当地老百姓最喜欢的足球开启了2024年新赛季。这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彰显人民群众的创新力量,③④符合题意。]
14.B[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通信领域新篇章,体现了实践推动人类对太空认识的无限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①正确。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被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②错误。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会永不停歇,说明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正确。科学研究可以推动认识的发展,且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错误。]
15.B[今天,安徽的工匠们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动了许多文化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这表明安徽人的工匠精神蕴含着徽文化的独特基因,生动诠释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①④正确。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不是工匠精神,②排除。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③排除。]
16.B[“蓉宝”作为本届大会的吉祥物,以大熊猫“芝麻”为原型创作,五官和面部参考了川剧脸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耳朵、眼睛呈火焰形态融入了成都的烟火气息,说明吉祥物设计坚持文化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也说明做到了促进文化发展,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①④正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是运用流行元素对传统文化重新阐释,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流行文化,②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没有涉及开展文化交流,③排除。]
17.C[天津一些博物馆推出夜游服务,游客在“越夜越美丽”的氛围中,点亮城市的文化灯塔,助力夜经济蓬勃发展。这说明文化生产力彰显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优秀的文化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①④正确。积极创新文化形式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而不是基础,②排除。新奇的体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但不起支配作用,③排除。]
18.D[题干强调中法文化交流,不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①不符合题意。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错误。海南省五指山市中法文化交流代表团赴巴黎展开音乐交流活动,弘扬海南黎族苗族传统文化,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19.B[行进式演艺《画乡渡》采用船帮号子、情景展演、古今对话等多元形式,由“村晚”无缝衔接至“村玩”沉浸式体验,与千年古镇的文雅韵味、时尚画乡的艺术风格融为一体,这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是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发挥人民文化主体的作用的表现,①④入选。
材料体现的是举办村晚,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涉及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②不选。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基础,③不选。]
20.A[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寓意着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出自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以及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的诗句,寓意着中国航天人将用双手揽住月亮,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这说明新飞行器的命名将现代科技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航天人坚定的文化自信,A符合题意。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华文化优越性”说法错误,B排除。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C排除。新飞行器的命名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仅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D排除。]
21.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阿联酋共识”的达成有利于减少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的破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球气候环境。(3分)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全球气候问题既有人为因素,也是自然规律运动的结果,人类不可能从根本上扫清气候问题的客观障碍。(3分)③我们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积极落实“阿联酋共识”,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环境。(2分)
22.①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特征要求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思维方法。统筹城乡发展(或“多措并举建设新农村”),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3分)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也要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需要持之以恒推进,又要迭代升级,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造就万千美丽乡村。(3分)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产业先行发展、乡村建设先行示范等为其他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学习运用经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3分)
23.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新质生产力” 这一概念在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提出,是一个不断完善、加快形成过程。(5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基于实践提出和阐释的“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4分)
24.(1)①为传承中华文化提供物质载体,更好彰显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分)②促进中华文化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实现文化功能;(2分)③激发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其他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2分)
(2)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2分)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一件藏品都见证着一段历史,展现独特的制作技艺和特殊的内涵。(2分)②矛盾具有普遍性,每一件文物都闪烁着中华历史文化的光芒,展示着中华艺术魅力和共同的精神内涵。(2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和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他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