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十四: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发展) 教学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十四: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发展) 教学案有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十四 唯物辩证法(一)复习学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面批: 二次批改时间:
【高考考点】
第七课联系观 第八课发展观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和与质变状态
【课前自学案】
一、重点问题: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含义?
联系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普遍性原理?
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
二、体系构建
三、误区辨析:(判断对错并改正)
1.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2.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3.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4.整体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7.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8.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9.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课内探究案】
一、高考引领:研学班用C层
1、(2012年山东卷)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阐释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7分)
二、热点链接:中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 研辅共用 C层
2015年3月28日,中国一带一路规划正式公布。展望未来,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要充分考虑到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的不同政治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照顾各国的舒适度。二是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三是要加强战略自觉和统筹规划。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为中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合理建议。(12分)
变式: 思考范围改为: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或辩证唯物主义,答案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堂训练】研辅共用(1-3;为A层,4、5、6 B层)
1.(2013·全国)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 ③ B.① ④ C.②③ D.②④
2.(2013·江苏)“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13·安徽卷)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 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4.(2013·浙江卷·30题)现代只能通讯工具方便使天各一方的人们相互交流,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于是,有人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这告诉我们
A.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分析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C.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2014·山东)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6、(2014·重庆高考)右图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
A.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
B.否认了矛盾具有普遍性
C.肯定了事物之间能相互转化
D.肯定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课后拓展案】(7-10为B层研辅共用,11为C层)
7. 2015年2月16日,中央气象台在官方微博上称因为卢布贬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有所降低。这条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微博,引起网友的疑问和猜测。对此,中央气象台官微回复称,“准确说是资金减少导致气象观测数据缺失,继而影响到了数值预报。”中央气象台的回复表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②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人们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创造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准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句名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整体的性能对部分的状态起决定作用
C.领袖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9.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协同发展,就是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这就要求三地
①立足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发展中的问题 
②抓住关键,用自己的发展推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③循序渐进,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培育合作机制 
④规划先行,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引导各自发展战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2014年9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座谈会上强调: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突出“新”字,从哲学上要求我们:
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在变化发展的实际中寻找新思路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2014广西)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强调: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国务院机构职能,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国务院机构改革在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0分)
变式:(2014江苏)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6分)
专题十四 唯物辩证法(一)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案】
高考引领:
(1)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2)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热点链接:
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实现质的飞跃。(4分)
②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坚持联系的观点(2分)。要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
③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 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统筹规划战略目标,优化组合,综合各个方面,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合理观点: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2分)
变式1: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为中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矛盾具有特殊性。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不同的政治环境,制定合理目标。(4分)
变式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为中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目标不宜定得过高,充分考虑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不同的政治环境,制定合理目标。(4分)
当堂训练:DBDA BA
【课后拓展案】CDDA
13、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功能有决定作用。(3分)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4分)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而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整体改革。(3分)
变式(2014江苏)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6分)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附加题: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深水期,推进法治中国,迎来了最佳的历史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形成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依法治国需要在每一个具体目标的落实,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6分)
(1)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所以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深水期,推进法治中国,迎来了最佳的历史契机。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克服前进中的困难。(3分)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依法治国,要在每一个具体目标的落实,要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注重量的积累,同时我们要抓住战略机遇期,推进法治中国。(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