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十五 唯物辩证法(二)复习学案【高考考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课前自学案】一、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注意: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矛盾的普遍性 3.矛盾的特殊性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2)重要性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⑴辩证关系:⑵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9、矛盾分析法的内容(详见潍坊二轮材料p123)二、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 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可参考潍坊二轮材料p125)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2.创新的作用探究总结: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体系构建】【课内探究案】【自主判断】1.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2.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3.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5.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6.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7.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事物中包含着矛盾,所以意味着人可以有意识地“制造”矛盾。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9.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10.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走进高考,真题引领】【研学班用】1、[2014 四川卷]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合理性。(12分)2.[2014 安徽卷] 近年来,全国各地 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 书法陶冶情操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对于此项举措,少数同学认 为:随着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敲字 ,而且“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假如你是学校书法宣传大使,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服少数同学。(8分)【当堂训练】(1-6A层,7—11B层)1. [2014 海南卷]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从哲学上看,底线思维强调的是①坚持实践的观点,勇于探索 ②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未雨绸缪 ③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 ④坚持两点论,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14 广东卷] 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3.[2014 浙江卷] 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 以灭身。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有①善与恶相互对立 ②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 ④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4 安徽卷]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14 安徽卷] 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4 江苏卷] 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的存储问题。有研究表明,用于即时访问的“热数据”,最好用闪存;而那些即时性不强,人们又经常使用的“温数据”则应保存在磁盘里;用于长期存档的“冷数据”就适合用专用磁带记录。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 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9.[2014 江苏卷] 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④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Ⅱ] “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14 重庆卷] 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14分)【课后拓展案】(1—4A层,5—9B层)1.[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Ⅱ] 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14 四川卷] 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2013年6月18日,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能体现该论断所蕴含哲理的选项是( )A.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C.刮骨疗毒,壮士断腕 D.从善如登,从恶如崩3.(2013年广东文综)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4.(2013年四川文综)观察图1,下列对漫画蕴涵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①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②真理如果超出其适用条件就会变成谬误③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④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13年高考·四川文综·11题)“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 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 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13年·新课标文综Ⅰ)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从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③矛盾特殊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研学班用】(2013年高考·安徽文综)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初显示范效应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8分)8.(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31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8分)9.[2014 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12分)专题十五 唯物辩证法(二)复习学案答案【走进高考,真题引领】1、 [答案] ①承认矛盾,解决矛盾。正确认识四川文化建设的现状,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文化建设。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经济发展为工作重心,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③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立足四川实际,发展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2. [答案]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它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我们应该从书法自身的特殊性来认识学习书法的必要性,而不是简单地用“键盘”否定“毛笔”。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观点看,“毛笔”的优点是主要的,不足是次要的,所以,学习书法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当堂训练】CACBC CADAA11、[答案] ①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中俄双方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独立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以彼此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之中要维护各自的利益。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了中俄关系发展。【课后拓展案】CBCDC A7.[【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审设问可知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体现为:一是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是在一定场合下二者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然后审材料找到此原理的在材料中的具体体现,示范区是指矛盾的特殊性,通过对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概括出具有普遍的共性的经验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然后推广全国,指导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指导其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8.合理开发文化遗产应根据各地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开发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9.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致使一些人失业。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机器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