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释放的组胺可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的蛋白质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组织液增多,从而出现组织水肿。(3)组织液中的物质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也可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再通过林巴循环进入血浆。毛细淋巴管阻塞,由组织液通过淋巴进入血浆的液体减少,组织液含量相对增加,引起组织水肿。(4)由题意可知,25%山梨醇高渗水溶液不易渗入组织液中且不被代谢,静脉注射后,血浆渗透压升高,促使水分由组织液向血浆转移,再由尿液排出,从而达到初步消肿的目的。20.(1)触觉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膜(触觉神经元的轴突膜)(1分)大脑皮层(1分)(2)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1分)内流(2分)抑制性(2分)(3)减少(1分)外流(2分)兴奋性(2分)【解析】(1)突触1的突触前膜是触觉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膜(触觉神经元的轴突膜)。在神经系统中,产生痛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当兴奋传递至抑制性神经元的突触小体时,引起神经递质GABA释放,此时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根据题意可知,GABA能与痛觉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C通道开放,C1内流,使得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从而不产生痛觉。据此推测,此时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3)据图可知,CI转运蛋白会将CI运出痛觉神经元,机体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痛觉神经元上的C1转运蛋白(单向转运C1)表达量减少,引起C1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1浓度升高,此时轻触引起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后,C】经C1通道外流,从而痛觉神经元表现为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相当于产生了动作电位,产生强烈痛觉。据此推测,此时GABA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21.(1)电击(2分)气味甲(2分)(2)B组A组C组(2分)5-羟色胺(5-HT)水平越高,Tm越长(合理即可,3分)随时间的延长,如果反复使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最终会消退(合理即可,3分)(3)降低(2分)【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气味甲与施加电击两种处理的时间间隔对果蝇建立气味与电击关联的影响”,则图1实验中电击为非条件刺激,气味甲作为条件刺激。(2)以PI=0.5时的对应时间间隔为果蝇将气味与电击建立关联的Tm,A、B、C组的Tm大小关系为B组A组C组,说明5羟色胺(5-HT)水平越高,Tm越长。从图2可知,A、B、C三组的PI最终都为0,说明随时间的延长,如果反复使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最终会消退。(3)分析题意可知,动物的Tm过短,CS与US之间不易建立关联难以形成条件反射,降低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