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 山河新貌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 山河新貌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山河新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山河新貌》这一单元在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材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祖国山河的壮美景色以及相关的艺术表达。从内容上看,它涵盖了自然风光如山川、河流、森林等的图片展示,还有一些以山河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示例。
在编排上,遵循从直观感知到深入理解的原则。通过精美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山河的形态、色彩等特征,绘画作品则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材中的文字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解释一些基本的艺术概念和创作思路,有助于一年级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美术与山河主题相结合的认知体系。
从教育意义角度而言,本单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后续的美术学习奠定情感和认知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山河的基本形态和色彩特点,了解一些简单的自然景观知识。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简单的色彩搭配,来描绘山河的部分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和讨论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模仿和创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体验快乐,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感知山河景色的美,理解山河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指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美术元素进行山河主题的绘画创作。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将自己对山河的感受转化为绘画语言进行表达。
培养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避免模仿的单一性。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大量有关山河景色的高清图片、绘画作品,包括油画、国画等不同形式。
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如祖国山河的纪录片片段、绘画教学视频等。
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画纸等。
制作教学课件,展示教材内容、拓展资料等。
准备一些小奖品,如贴纸、小徽章等,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学生准备
自己喜爱的绘画工具。
提前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有简单的印象。
六、教学内容概况
本单元围绕“山河新貌”展开,从学生熟悉的身边自然景色入手,逐渐拓展到祖国各地的壮美山河。教材中先展示一些本地的山川河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然后引入一些著名的山河景观,如黄山、黄河等。通过对不同艺术作品中山河描绘的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如写实、抽象、写意等。并且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创作练习,鼓励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心中的山河模样。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一段祖国山河的配乐视频,视频中展示了高山峻岭、江河奔腾、森林茂密等壮丽景色。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适时轻声描述画面中的景色。
设计意图:利用音乐和视频的感染力,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山河的美妙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谁能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初步了解学生对山河景色的认知程度。
(二)新授环节
山河之美观察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系列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山河图片,包括近景的山峰、河流的局部,以及全景的山脉和大河。
提问:“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片,说一说山河都有哪些颜色呢?不同的季节山河的颜色会有变化吗?”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色彩角度认识山河,同时引导他们发现自然景色随季节变化的特点,为后续绘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奠定基础。
接着教师再问:“看看图片中山河的形状像什么呢?谁能来形容一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河的形状。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从形状方面感知山河的特征,为绘画创作中的构图和线条运用做准备。
教材作品赏析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一幅国画作品,比如一幅描绘山水的水墨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线条、墨色变化等。
提问:“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里的线条是粗的还是细的?墨色有什么不同呢?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让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分析国画作品中的线条和墨色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绘画元素在表现山河主题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详细讲解国画中线条的表现力(如勾勒山峰轮廓的线条刚劲有力,表现水流的线条流畅柔和)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如用浓墨表现山体的阴暗面,淡墨表现远处的山峦)所营造出的意境和美感。
(三)创作启发环节
创意联想游戏
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然后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图形可以变成山河中的哪些元素。例如,三角形可以变成山峰,圆形可以变成太阳或者水中的石头等。
设计意图:通过创意联想游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打破学生对山河形象的固有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来源。
故事构建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山河的印象构建一个小故事。比如“小猴子去山上摘果子的故事”或者“小鱼在河里冒险的故事”等。在学生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场景和画面。
设计意图:将山河与故事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创作内容,让学生在创作时有更明确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想象力。
(四)实践创作环节
教师布置创作任务:“同学们,现在用你们手中的画笔,画出你心中的山河新貌吧。可以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获得的灵感转化为实际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对于线条运用不熟练的学生,教师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线条,如曲线表示河流、折线表示山峰等;对于色彩搭配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色彩搭配的建议,如蓝色和绿色搭配表现青山绿水。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解决学生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创作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展示评价环节
作品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区。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评价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作品中最满意的地方和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
同学互评:鼓励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并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以及原因。例如,“我喜欢这幅画,因为颜色很鲜艳,山上的小花画得很漂亮。”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评价:教师从作品的创意、构图、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特别表扬,对于存在较多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设计意图:以专业的视角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美术技能和创作水平,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课堂总结环节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再次强调山河景色的美丽以及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山河的意义。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课程主题的理解。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山河景色,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来创作关于山河的作品。
设计意图: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持续的艺术兴趣和创作热情,拓宽学生的艺术创作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