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培文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延安培文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延安培文实验学校高一思想政治月考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1~2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B. 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氏族
C.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D.人们具有朴素的道德观念
2.“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只要生产力一直发展下去,阶级就始终会存在下去
②阶级是生产发展的伴生现象,生产越发达越容易激化阶级矛盾
③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
④没有生产的高度发展就没有阶级,生产力发展必然产生阶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以后,18、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说明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极大解放了生产力
②资本主义社会代表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取决于科技革命
④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工人阶级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各种规模的罢工斗争广泛开展,使资本家遭到严重的经济损失。资本家迫于工人斗争的压力,不得不在提高工人工资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从而使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所提高。这表明
①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工会的力量就能够增加工人的福利
②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生活境况因为罢工有了根本改变
③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调整劳资关系,能够暂时缓和阶级矛盾
④经济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19世纪40到50年代,马克思的著作《哲学的贫困》标志着经济危机理论的萌芽,马克思在书中阐释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周期以及周期的几个环节,包括繁荣、生产、过剩、停滞、危机、反复循环。马克思的阐释告诉我们
①生产的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并且无法克服
③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④经济危机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陷入混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告诉我们
①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世界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社会
②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③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共产党宣言》从正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的蓝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917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圣彼得堡爆发。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随着冬宫上方红旗的挥舞,人类历史发展的画卷也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十月革命
①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使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④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1842年8月,中方同英方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条款如下:中国赔付两千一百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对英商进出口货物一律秉公征税,割让香港为英国领地 可见,西方的入侵
①直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
②导致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束缚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进程
④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这说明
①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独立发展的主要阻碍
③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④近代中国应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受以前所未有的劫难,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严复等急切地想从西方资产阶级那里寻找改造中国的武器和法宝。不过,这些在欧洲和西方国家行得通的做法与想法,放到中国却“水土不服”。这是因为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还没有传入中国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且具有妥协性
④中国工人阶级还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①无产阶级当家作主同资产阶级剥削压迫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④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①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②为后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回望中国近现代史,1840年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逐渐沉沦,以五四运动为起点,开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组织力量,注入了精神活力。可见,五四运动
①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好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④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以下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认识正确的是
①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
④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说过:“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要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B.坚持独立思考,拒绝他国治国理政经验的影响
C.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没有规律可循
1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党开始领导人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受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遭到了严重挫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这其中包括
①实行“一化三改”,使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③进行伟大的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④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佃户杨白劳,早失偶,育有一女,名曰喜儿,许配同村大春。地主黄世仁,为富不仁,以田赋相逼。杨号呼无路,遂自尽。喜儿顿陷虎口,黄欲售之。喜儿无奈,遂中夜脱逃,走深山而匿,撷果自食。为延生报仇,潜入古寺,攫供品以啖,人皆以为鬼魅。
后义军至,为大春截获。大春熟视,乃喜儿也。喜儿自述坎坷,二人不胜唏嘘。此正可谓:浸漫长夜见旭日,地覆天翻人间易。自此世上无苛政,豺狼虎豹成灰烬。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指出白毛女的故事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并说明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理论创造。
毛泽东同志认为,由于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而20世纪中国的社会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还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毛泽东同志指出,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正在中国和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起来,我们称这种革命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究竟“新”在何处。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广大劳动群众处于新的枷锁之中,仍然是政治上无权,经济上更加贫困。为改变这一现状,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了。他们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他们鼓吹在劳动者和剥削者之间实行阶级合作,幻想有一个天才的人物出现来解救无产者于水深火热之中,来建立他们所设计的美好社会;他们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空想社会主义。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957年,我国“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下表为1957年与1952年对比情况)。
各种所有制经济比重 国营经济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比重由1.5%提高到56%,公私 合营经济比重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比重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 义经济比重由7%降低到1%
工业发展 工业总产值增长128.5%,钢产量增长近3倍,发电量增长164.4%
农业生产 农业总产值增长25%,粮食产量增长19%
民生改善 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8%,农民收入增长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提高 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有很大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2分)
(2)“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印证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请你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6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②思想政治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150字左右。
延安培文实验学校高一思想政治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 A 2D 3. B 4. D 5. C 6. B 7. D 8. C 9. A 10. B 11. D 12. D 13. B 14. A 15. C 16. D
17.①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4分)
②原因: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3分)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3分)农民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2分)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4分)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4分)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4分)
19.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空想社会主义得以产生和发展。(3分)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具有历史进步性。(3分)但其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有其历史局限性。(4 分)
20.(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前提。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一五”计划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每点4分,答出3点即可。鸟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答案示例:
“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面对旧中国的破败与落后,是社会主义道路引领我们实现了工业、农业、民生等多方面的飞跃发展,这些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更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人地上的强大生命力。这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