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华辰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北辰区华辰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北辰区华辰学校高中部2024--2025(一)高一年级
第一次政治学习成果阶段性巩固
一、选择题(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道选择题,每道2分,共计60分)
1.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
A.氏族的产生 B.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原始社会解体
3.2023年10月,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发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项目石峁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考古成果补充了皇城台顶的道路系统,串联起墓地区与生活区,为研究揭示4000年前石峁遗址人类活动原貌提供了有力证据。该遗址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特点是( )
①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氏族议事会民主讨论管理集体事务
③建立了最早的国家,社会成员开始分化
④形成了人类社会最早的两大对立阶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我国古籍记载,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强迫被俘虏的有扈氏氏族成员做放牧的奴隶,称为“牧竖”。由此可见( )
A.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的劳动产品
B.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C.奴隶社会的产生充满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D.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
5.电影《疯狂原始人》讲述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下面对原始人咕噜一家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老爸瓜哥使用铁制工具进行狩猎 ②咕噜用石头使劲切割兽肉
③一家六口共同分享采集来的野果 ④女儿用羽毛制成的笔在树叶上写下心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在原始社会,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决定这一状况的根本因素是( )
A.按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 B.原始人生产经验很少
C.平均分配的原始习俗 D.极端低下的生产力
7.战国时期,由于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推广应用,引起了耕作制度与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以下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 ②地主占有所有土地和农民
③农民没有任何的生产资料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贫苦佃农杨白劳的女儿喜儿被恶霸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青丝变白发,最后被八路军所救的故事。黄世仁能够作威作福剥削农民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统治阶级神权思想的愚弄 D.地主阶级掌握着国家军事力量
9.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下列有关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关系
②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有一定人身自由
③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水平,农民毫无人身自由
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下面不属于对立阶级的是( )
A.奴隶主与奴隶 B.封建地主与农民
C.资本家与工人 D.氏族成员与首领
11.“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唐代诗人聂夷中在《田家》里深刻揭露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剥削。以下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状况的是( )
A.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 B.地主占有全部土地
C.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D.农民能支配部分劳动成果
12.英国圈地运动是指发生在英国的一次历时持久、影响深远的土地变革运动。18至19世纪,圈地运动因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逐渐达到高潮,这一时期被称为“议会圈地”时期,被圈占的土地达到了英格兰总面积的20%,造成大批农民流离失所。这说明圈地运动( )
①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善了农民生活
②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提供了劳动力
③暴露出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残暴与肮脏
④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年9月,美国汽车工人罢工;11月亚马逊全球罢工危机;2024年2月,德国公共交通工人罢工……这些罢工事件( )
①总根源就在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固有的弊端
③表明工人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
④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被剥削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剥削是指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主要是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来进行的。在剥削关系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
A.剥削的基础相同 B.剥削的本质相同
C.剥削的形式相同 D.剥削的程度相同
1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 )
①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②失去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
③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④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根据法国内政部数据,1月19日、1月31日、2月7日、2月11日、2月16日举行的反退休制度改革五轮示威中,街头抗议者分别达到112万、127.2万、75.7万、96.3万、44万人。从根本上说,罢工频发是因为( )
A.工人被雇佣的地位没有改变 B.工人的生活待遇没有资本家高
C.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17.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下列选项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
A.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B.奴隶社会:发明文字,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C.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D.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8.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
①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④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从梁家河到中南海,《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他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之所以要“多看几遍”,是因为它(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②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③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乌托邦》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和谐安宁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初萌芽,后来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此后300多年间,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遍及欧洲,但空想社会主义终究是空想。这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 )
①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只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而没有设计未来社会美好的蓝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当空想社会主义日暮途穷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解放全人类锻造了崭新的武器。这表现在( )
①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共产党宣言》发表——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伟大飞跃
④二战后——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关键在于马克思对已有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并且结合时代斗争的实践,揭示资本主义统治的本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是( )
①唯物史观 ②剩余价值学说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M高中高一年级同学在学校举办的政治学科节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总结。以下事件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175年前的1848年2月21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以单行本问世,由此吹响了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号角。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伟大意义在于(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④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
①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主要任务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进行了描述 ④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预测,在2024年,美国将经历比1929年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这将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
①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②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
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巨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B.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29.近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增加就业机会、适当提高工人工资、增加休息时间、加强税收调节、让工人参股等方式,将工人阶级变成“中产阶级”,并使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建立起一种扯不断的关系。这说明(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变化 B.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得以改变
C.工人阶级真正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 D.资产阶级采取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
3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于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意味着( )
①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真理光芒
②科学社会主义看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④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民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日益加深,无力还债的贫困氏族成员充当奴隶,惩罚罪犯、拐卖人口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随着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作为奴隶主阶级镇压奴隶和其他被剥削者工具的奴隶制国家应运而生。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制度,但史学界认为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10分)
材料二
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是1825年发生在英国的经济危机。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当时,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
(2)结合材料二,请你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10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在奴隶主心目中,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用极其野蛮的办法强迫奴隶当牛做马,奴隶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稍有疏忽,就会受到惩罚。然而,正是奴隶,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以他们的艰苦劳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
材料二
“多少年来,佃户和长工们稍稍表示一下反抗,就要遭到残酷的镇压,因此,如果要向地主的权力发起进攻,农民便深为犹豫,这几乎成了本能。在地主阶级统治的两千年中,一次又一次的反叛都被镇压下去了。率众起义的首领们,不是被收买,就是被砍头,他们的追随者则被活活地剁成肉块、烧死、剥皮或活埋。”
结合材料一、二,概括两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区别以及两种社会形态的共同点。(2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