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B. C. D.2.古籍《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将松木削成薄纸片状,加工后用做“引火条”,和火柴功能相似。削成薄纸片状能引燃木柴的原因是( )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增大了氧气的浓度C.升高了松木的温度 D.增大了松木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4.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点燃时刻惊艳世界。雾化系统将液态甲醇燃料快速雾化,使火焰姿态飘逸稳定,大火状态焰高达3~4米。雾化的作用是( ) A.提高甲醇温度 B.提供足够多氧气C.使温度达到甲醇着火点 D.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5.我国北方冬季常使用煤炉取暖,而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来加热煤球使其燃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B.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空气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C.煤不充分燃烧有利于节约燃料D.燃烧时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二氧化碳在燃烧6.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B.在火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是混合物D.一氧化碳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7.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1)点燃蜡烛的作用 。(2)吹散面粉的目的是 。(3)蜡烛熄灭的原因 。8.《天工开物》记载:”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攫拾取者(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巨竹凿去中节”使竹子整体贯通,此竹筒相当于实验室中的 (填仪器名称)。(2)“毒气灼人”,煤矿中的“毒气”俗名叫瓦斯,它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是 。(3)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B.矿井内严禁烟火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9.下列图标张贴在加油站合理的是( ) A. B. C. D.10.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将固体燃料粉碎 B.将液体燃料喷成雾状C.提供足量的氧气 D.提高燃烧的温度11.煤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有毒。下列做法中,你认为能减少一氧化碳对人体损害的方法是( ) A.在室内放置一盆澄清的石灰水B.一氧化碳浓度高时匍匐在地面C.打开门窗与室外交换新鲜空气D.用火点燃室内的一氧化碳气体12.合理调控化学反应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木材架空燃烧B.防止燃气燃烧出现黄色火焰——调小燃气灶风门C.提高H2O2溶液制氧气的速率——加入MnO2D.防止加油站发生爆炸——张贴“严禁烟火”图标13.如图所示装置,向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爆炸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实验所用面粉换成其他具有可燃性的粉尘也可能产生上述现象B.吹入空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面粉与空气混合,发生急剧地燃烧C.蜡烛熄灭,可能的原因是爆炸产生的气流将热量带走,使蜡烛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D.实验说明,只要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发生爆炸14.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时要先拨打求救电话再关闭阀门B.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防止煤气中毒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15.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安全大于一切,在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进行 操作。(2)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图中报警器应该安装在 (填“甲”或“乙”)图位置。(3)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填“调大”或“调小”)。16.数字化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1装置对可燃性粉尘爆炸进行探究,爆炸的剧烈程度可用产生的最大压力来衡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B.该实验中施加给打气筒的压力不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C.根据图2可知,可燃性粉尘颗粒直径越大,爆炸威力越小D.根据图3可知,容器中可燃性粉尘的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17.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爆炸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粉厂要禁止烟火,以防发生爆炸事故B.吹入空气使蜡烛剧烈燃烧导致爆炸C.发生爆炸后容器内温度升高、氧气不充分蜡烛熄灭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18.某古籍记载的一次火灾:“柴篷失慎,登时(立即)烟焰冲宵……延烧邻近某篷,两处齐燃,势甚威猛,虽取水甚近,各龙(救火队)竭力灌浇,终不得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柴蓬失慎”燃起的原因是提供了氧气这种可燃物B.“延烧邻蓬”是因为“柴蓬”为其燃烧提供了足够的温度C.“势甚威猛”的原因是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D.“终不得熄”是因为水降低了“蓬”的着火点19.彩绘雁鱼铜灯全系铜铸。雁颈与雁体相通,可纳烟尘,灯罩可以左右开合,能调节灯光的亮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彩绘雁鱼铜灯的燃料通常为油脂,说明油脂是可燃物B.开合灯罩灯光亮度不同是因为进入空气的量不同C.点灯时可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雁体内的黑烟越多,说明燃烧越不充分20.不同的燃料有着不同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工人师傅进行金属切割或金属焊接时使用的氧炔焰——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不充分燃烧,会冒黑烟,黑烟指的是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说明反应物相同,但是 不同,产物也不同。(2)相同条件下,n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下表。燃料(气态) CO H2 CH4热量(KJ) 282.6 285.8 890.3①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 ;②CO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 。(3)使用氢能要注意安全。如图是教材中的实验,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察到开始时氢气安静地燃烧,片刻后发生爆炸。氢气爆炸的原因有:遇到明火、 、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进行 。21.如图是柴火灶的内部结构图。请完成下列问题:(1)从燃烧条件上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 ;(2)从燃烧的反应角度分析,小明认为木柴添加越多,燃烧就会更旺(通风口的最大进气量是定值),你认为小明的观点 (填“正确”或“错误”)。下列情形:①木柴充分燃烧②木柴不充分燃烧中, (填代号)能使灶内温度最高;(3)下列关于柴火灶中烟囱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排走烟气,有利于木柴燃烧B.若排烟口出现浓黑烟,则证明燃烧不充分C.烟囱建高可以消除污染(4)冬季取暖炉的使用原理与柴火灶一致。为防止发生煤气中毒,关键是 。(共23张PPT)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第2课时)课堂导入五代南唐董源画作古代字画之所以保存至今仍不变色,正是因为所用墨汁主要含碳。可见,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王羲之真迹《丧乱帖》王冕真迹《墨梅图》比较稳定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01探究新知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碳与氧气的反应C + O2(充足) CO2点燃C + O2(不足) CO点燃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2.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燃烧速率放出热量含碳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产物燃烧快燃烧慢放热多放热少CO2CO、炭黑颗粒等3. 一氧化碳的性质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物理性质颜色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无色无臭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思考】用什么方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3. 一氧化碳的性质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化学性质(1)毒性中毒机理 防中毒措施CO极易与人体血液里的 结合,使其丧失输氧功能,导致人体 ,甚至窒息死亡。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 ,防止CO中毒。血红蛋白缺氧室内通风交流讨论:①煤气厂在家用煤气(含有CO)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②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便于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开窗通风燃烧时现象 化学表达式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_____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的气体。3. 一氧化碳的性质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化学性质CO + O2 CO2点燃(2)可燃性蓝变浑浊点燃前要验纯!技术设计导烟管一种充分燃烧型灯具,通常制成人形、动物形或器物形。导烟管清水灯盖灯罩汉代的釭灯烟雾通过溶入人体内的清水让外部空气不断进入灯罩内部灯罩挡风和调风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烟尘污染使燃油充分燃烧汉代彩绘雁鱼青铜釭灯化学爆炸02探究新知二、化学爆炸爆炸的原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急速的燃烧1. 爆炸的定义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二、化学爆炸2. 易爆物面粉发生爆炸,硬纸板被高高掀起蜡烛的作用:加盖的作用:鼓气的作用:引燃面粉形成有限的空间吹散面粉,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爆炸原理:面粉剧烈燃烧,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二、化学爆炸3. 粉尘爆炸实验分析现象:为什么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交流讨论:当心易燃物当心爆炸物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禁止吸烟二、化学爆炸4. 几种消防安全标志定向爆破开山采矿二、化学爆炸5. 利用爆炸为人类服务二、化学爆炸知识总结课堂练习1. 在日常生活中,当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现黄色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目的是( )A.增大空气的进气量 B.提高火焰温度C.增大燃气的进气量 D.减少空气的进气量A课堂练习2. 为了安全,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场所,都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下列图标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 B. C. D.C课堂练习3. 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向容器内鼓气吹散面粉,容器内瞬间发生爆炸,塑料盖被冲飞,蜡烛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去掉塑料盖,点燃面粉也能发生爆炸C.不鼓入空气,点燃面粉也能发生爆炸D.面粉厂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D课堂练习4. 关于燃料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风扇B.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主要原因是提高了煤的温度C.煤不完全燃烧有利于节约燃料D.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B. C. D.【答案】C【解析】A、该图表示禁止带火种标志,不符合题意;B、该图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不符合题意;C、该图表示禁止吸烟标志,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C。2.古籍《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将松木削成薄纸片状,加工后用做“引火条”,和火柴功能相似。削成薄纸片状能引燃木柴的原因是( )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增大了氧气的浓度C.升高了松木的温度 D.增大了松木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解析】将松木削成薄纸片状,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利于其充分燃烧,从而使温度达到木柴的着火点,引燃木柴;故选D。3.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答案】D【解析】A、做粉尘爆炸实验鼓入空气是为了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燃着的蜡烛只是给面粉燃烧提供热量,并不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爆炸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故与空间大小有关,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为了防止面粉爆炸发生意外事故,所以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点燃时刻惊艳世界。雾化系统将液态甲醇燃料快速雾化,使火焰姿态飘逸稳定,大火状态焰高达3~4米。雾化的作用是( ) A.提高甲醇温度 B.提供足够多氧气C.使温度达到甲醇着火点 D.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答案】D【解析】雾化后的液滴体积小,表面积大,易于与氧气接触,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故选:D。5.我国北方冬季常使用煤炉取暖,而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来加热煤球使其燃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B.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空气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C.煤不充分燃烧有利于节约燃料D.燃烧时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二氧化碳在燃烧【答案】B【解析】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不符合题意;B、把煤做成蜂窝状,能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符合题意;C、煤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有毒气体,不利于节约燃料,不符合题意;D、燃烧时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燃烧,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B.在火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是混合物D.一氧化碳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答案】A【解析】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但是难以分离,导致人体缺氧,选项正确;B. 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在火炉上放一盆水,不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选项错误;C. 一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它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选项错误;D.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选项错误。故选A。7.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1)点燃蜡烛的作用 。(2)吹散面粉的目的是 。(3)蜡烛熄灭的原因 。【答案】(1)引燃面粉(2)增大面粉与氧气或者空气的接触面积(3)氧气不足【解析】(1)点燃的蜡烛能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从而引燃面粉,引发爆炸;(2)物质燃烧时,可燃物与氧气或者空气接触面积越大,则物质燃烧越剧烈,实验中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氧气或者空气的接触面积;(3)燃烧需要氧气,面粉爆炸消耗了氧气,使蜡烛燃烧所需的氧气不足。8.《天工开物》记载:”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攫拾取者(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巨竹凿去中节”使竹子整体贯通,此竹筒相当于实验室中的 (填仪器名称)。(2)“毒气灼人”,煤矿中的“毒气”俗名叫瓦斯,它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是 。(3)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B.矿井内严禁烟火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答案】(1) 导管(2) 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3)BCD【解析】(1)煤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巨竹凿去中节”使竹子整体贯通,“竹筒”的功能与化学实验室的玻璃导管相似,故填:不可再生;导管;(2)一氧化碳引起中毒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缺氧;故填: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3)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做法不正确;B、煤矿矿井内有瓦斯等可燃物,点燃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矿井内严禁烟火,故选项做法正确;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降低瓦斯浓度,可预防爆炸的发生,故选项做法正确;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可以预防爆炸的发生,故选项做法正确;故选BCD。9.下列图标张贴在加油站合理的是( ) A. B. C. D.【答案】B【解析】A、图示表示当心腐蚀标志,加油站不需要张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图示表示禁止烟火标志,加油站需要张贴,故选项符合题意;C、图示表示有毒品标志,加油站不需要张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图示表示当心爆炸标志,加油站不需要张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将固体燃料粉碎 B.将液体燃料喷成雾状C.提供足量的氧气 D.提高燃烧的温度【答案】D【解析】A、将固体燃料粉碎,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该选项方法正确;B、将液体燃料喷成雾状,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该选项方法正确;C、提供足量的氧气,可使其燃烧更充分,该选项方法正确;D、提供燃烧温度,并不能使燃烧更充分,该选项方法不正确。故选D。11.煤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有毒。下列做法中,你认为能减少一氧化碳对人体损害的方法是( ) A.在室内放置一盆澄清的石灰水B.一氧化碳浓度高时匍匐在地面C.打开门窗与室外交换新鲜空气D.用火点燃室内的一氧化碳气体【答案】C【解析】A、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在室内放置一盆澄清的石灰水不能减少一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的密度和空气相差不大,匍匐在地面不能减少一氧化碳对人体损害,不符合题意;C、打开门窗与室外交换新鲜空气,可以减少一氧化碳的含量,减少一氧化碳对人体损害,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不能用火点燃室内的一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合理调控化学反应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木材架空燃烧B.防止燃气燃烧出现黄色火焰——调小燃气灶风门C.提高H2O2溶液制氧气的速率——加入MnO2D.防止加油站发生爆炸——张贴“严禁烟火”图标【答案】B【解析】A、将木材架空燃烧,能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即节约资源,又减少污染,该选项做法合理;B、为了防止燃气燃烧出现黄色火焰,可调大燃气灶风门,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该选项做法不合理;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反应,该选项做法合理;D、加油站附近可燃物较多,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应张贴“严禁烟火”图标,该选项做法合理。故选B。13.如图所示装置,向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爆炸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实验所用面粉换成其他具有可燃性的粉尘也可能产生上述现象B.吹入空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面粉与空气混合,发生急剧地燃烧C.蜡烛熄灭,可能的原因是爆炸产生的气流将热量带走,使蜡烛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D.实验说明,只要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发生爆炸【答案】D【解析】A、吹入空气后,可燃性物质与氧气充分接触,且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即将面粉换成其他具有可燃性的粉尘也可能产生上述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B、吹入空气,可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该选项说法正确;C、爆炸产生的气流将热量带走,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从而蜡烛熄灭,该选项说法正确;D、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就会燃烧,但不一定会爆炸,爆炸还需达到爆炸极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4.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时要先拨打求救电话再关闭阀门B.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防止煤气中毒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答案】AB【解析】A、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厨房煤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能拨打电话,防止发生爆炸,符合题意;B、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符合题意;C、燃放烟花爆竹时,应远离人群和可燃物,防止发生火灾等,不符合题意;D、电器失火后,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防止发生危险,不符合题意。故选AB。15.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安全大于一切,在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进行 操作。(2)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图中报警器应该安装在 (填“甲”或“乙”)图位置。(3)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填“调大”或“调小”)。【答案】(1)气体纯度检验(2)甲(3)调大【解析】(1)在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检验气体的纯度,因为气体不纯会引起爆炸,故填:气体纯度检验;(2)由于天然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报警器应该安装在高处,故填:甲;(3)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气没有完全燃烧,所以需要通过更多的氧气,因此需要将进风口加大,故填:调大。16.数字化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1装置对可燃性粉尘爆炸进行探究,爆炸的剧烈程度可用产生的最大压力来衡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B.该实验中施加给打气筒的压力不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C.根据图2可知,可燃性粉尘颗粒直径越大,爆炸威力越小D.根据图3可知,容器中可燃性粉尘的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答案】C【解析】A、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才会发生爆炸,A错误;B、压力越大,可燃性粉尘与空气的接触越充分,爆炸的可能性越大、威力越大,B错误;C、根据题图2可知,可燃性粉尘颗粒直径越大,爆炸威力越小,C正确;D、根据题图3可知,开始时容器中可燃性粉尘的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当可燃性粉尘的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可燃性粉尘浓度越大,爆炸威力反而越小,D错误。故选C。17.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爆炸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粉厂要禁止烟火,以防发生爆炸事故B.吹入空气使蜡烛剧烈燃烧导致爆炸C.发生爆炸后容器内温度升高、氧气不充分蜡烛熄灭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答案】B【解析】A、面粉是可燃物,面粉厂空气中混有大量的可燃性悬浮颗粒,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面粉厂要禁止烟火,以防发生爆炸事故。正确。B、吹入空气的作用是将面粉分散到空气中,以使面粉和氧气充分接触,及使面粉运动到燃着的蜡烛附近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错误。C、发生的爆炸是面粉在有限空间内燃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发生爆炸后容器内温度升高,消耗氧气,导致氧气不充分蜡烛熄灭。正确。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以免玻璃破碎迸溅造成较大危险,正确。故选B。18.某古籍记载的一次火灾:“柴篷失慎,登时(立即)烟焰冲宵……延烧邻近某篷,两处齐燃,势甚威猛,虽取水甚近,各龙(救火队)竭力灌浇,终不得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柴蓬失慎”燃起的原因是提供了氧气这种可燃物B.“延烧邻蓬”是因为“柴蓬”为其燃烧提供了足够的温度C.“势甚威猛”的原因是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D.“终不得熄”是因为水降低了“蓬”的着火点【答案】B【解析】A、“柴蓬失慎”燃起的原因是失火引起柴蓬着火,氧气不是可燃物,A错误;B、“延烧邻蓬”是因为部分“柴蓬”燃烧放热,为其它柴蓬燃烧提供了足够的温度,B正确;C、“势甚威猛”的原因是更多的柴蓬共同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而不是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C错误;D、“终不得熄”是因为水量太少,无法将温度降低至柴蓬的着火点以下,柴蓬的着火点是固有属性,无法改变,D错误。故选B。19.彩绘雁鱼铜灯全系铜铸。雁颈与雁体相通,可纳烟尘,灯罩可以左右开合,能调节灯光的亮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彩绘雁鱼铜灯的燃料通常为油脂,说明油脂是可燃物B.开合灯罩灯光亮度不同是因为进入空气的量不同C.点灯时可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雁体内的黑烟越多,说明燃烧越不充分【答案】C【解析】A、长信宫灯的燃料通常为油脂,说明油脂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开合灯罩控制进入空气的量,从而调节灯光亮度,因为进入的空气多,燃料充分燃烧,亮度大,反之,灯亮度小,故B不符合题意;C、点灯时,可提高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提高,故C符合题意;D、烟道内的黑烟越多,说明燃烧越不充分,黑烟是因为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不同的燃料有着不同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工人师傅进行金属切割或金属焊接时使用的氧炔焰——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不充分燃烧,会冒黑烟,黑烟指的是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说明反应物相同,但是 不同,产物也不同。(2)相同条件下,n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下表。燃料(气态) CO H2 CH4热量(KJ) 282.6 285.8 890.3①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 ;②CO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 。(3)使用氢能要注意安全。如图是教材中的实验,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察到开始时氢气安静地燃烧,片刻后发生爆炸。氢气爆炸的原因有:遇到明火、 、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进行 。【答案】 碳 反应物的量 CH4 CO有毒 有限空间 达到氢气的爆炸极限 验纯【解析】(1)①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不充分燃烧,会冒黑烟,黑烟指的是碳;通过以上信息可以说明反应物相同,但是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也不同;故填:碳;2:5;反应物的量。(2)①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甲烷;故填:CH4;②CO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CO有毒;故填:CO有毒;(3)氢气爆炸的原因有:遇到明火、有限空间、达到氢气的爆炸极限。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进行验纯;故填:有限空间;达到氢气的爆炸极限;验纯。21.如图是柴火灶的内部结构图。请完成下列问题:(1)从燃烧条件上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 ;(2)从燃烧的反应角度分析,小明认为木柴添加越多,燃烧就会更旺(通风口的最大进气量是定值),你认为小明的观点 (填“正确”或“错误”)。下列情形:①木柴充分燃烧②木柴不充分燃烧中, (填代号)能使灶内温度最高;(3)下列关于柴火灶中烟囱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排走烟气,有利于木柴燃烧B.若排烟口出现浓黑烟,则证明燃烧不充分C.烟囱建高可以消除污染(4)冬季取暖炉的使用原理与柴火灶一致。为防止发生煤气中毒,关键是 。【答案】(1)提供木柴燃烧所需要的氧气(2) 错误 ①(3)AB(4)烟囱的室外排气性良好【解析】(1)从燃烧条件上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提供木柴燃烧所需要的氧气;(2)从燃烧的反应角度分析,小明认为木柴添加越多,燃烧就会更旺(通风口的最大进气量是定值),小明的观点错误,因为燃烧的剧烈程度还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木柴充分燃烧能使灶内温度最高,故选①;(3) A、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有利于木柴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B、若排烟口出现浓黑烟,则证明燃烧不充分,有炭黑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C、烟囱建高,只是将污染物排向高空,不可以消除污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B;(4)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发生煤气中毒,关键是烟囱的室外排气性要良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 粉尘爆炸实验.mp4 02 伪装者之面粉爆炸.mp4 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 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 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同步课件).pptx 燃烧条件.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