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课题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探究疫病流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所处的特定时空坏境,抓住其特 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历史上的疫病流行状况,提高学生 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阐释中医药成就及西医的传播 状况,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古今中外对疫病防治的努力,培养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危害。 2.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教学难点: 理解疫病对历史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o 鳳凰新期 新冠肺炎 COVID-19 全球疫情实时动态 每天变化的不是数字,是生命○ 全球疫情(中国以外) (6531693累计死亡)611755778 累计确诊 截止2022.10.513:30|数据说明①教师陈述:在我们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片:这是新冠肺炎全球 疫情实时动态图。我们每天都会关注数字的变化,但每天变化的仅仅只是数字吗 并不! 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2020年,一 场新冠肺炎疫情悄无声息降临,短短几个月便席卷全球。截止目前,疫情 已经肆虐近三年,全球已有6亿多人确诊,650多万人死亡,而这一数据仍在上升。在疫情 的摧毁下,人类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考验。疫情何时终结,病毒何时远去,我们不得而 知 … . 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说:“瘟疫在历史上出现的年代早于人类,未来也 会和人类天长地久地共存!”由此看来,人类的历史也是疾病的历史。今天,让我们把历 史的车轮倒转,一起去看看历史上的疫病。下面就进入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历史上 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把本节课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来学习,一是:“疫” ——疫来如山倒,主要学习历史上的疫病与影响;二是:“毅”——战役志且坚,在这一 板块,我们共同来探讨历史上的战役举措及所取得的医学成就;三是:“义”——大义担 责任,由古系今,联系疫情肆虐的当下,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 (一)“疫”——疫来如山倒(历史上的疫病与影响) 1、历史上的疫病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这样一个问题来自主学习:“历史上的疫病有哪些 ”给同 学们一分钟时间来自主梳理教材80—81页,完成老师给出的时间轴填写。 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俄国、波兰斑疹伤寒20世纪早期全球西班牙流感1918-1919地中海沿岸鼠疫6世纪尼罗河沿岸天花古埃及欧洲鼠疫14世纪)过渡:同学们梳理的都非常精准无误,下面老师再给大家看一幅地图。 (多媒体展示) 教师提问:这是一幅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蔓延的动态形势图,根据刚刚的自主学习和 现在的这幅地图,我们一起来归纳概括一下古代疫病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古代疫病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从空间上看:范围广,多源发生; ②从时间上看:疫病流行历史悠久、传播速度快,具有突发性、持续性。 ③从影响上看:疫病危害大、死亡率高。 (设计意图: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 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培养学生掌 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 过渡:通过对疫情特点的总结,我们能够感受到疫病的异常可怕,它究竟给人类社会 带来了怎样具体的危害 下面我们通过材料具体来看。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患疟疾突然死亡,不满33岁。之 后他的部将为争夺统治权不断内战,亚历山大帝国迅速衰落下去,最后土崩瓦解。 ——《全球通史》材料二: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鼠疫则 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 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 教师提问:据材料一二可以得出疫病对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影响了政治格局,导致王朝更替。 材料三:城市中的无技能劳动者也因死亡而变得短缺,因此他们索要比瘟疫前高得多 的工资。有些人来自其他城镇,但许多来自周边农村,任由田地庄稼荒芜。这是遍布欧洲, 从都柏林到诺夫哥罗德的城乡移民潮的一部分。当然这伤害了地主,他们的田地和庄稼无 人打理。 ——约瑟夫 ·伯恩《黑死病》 教师提问:据材料三可以得出疫病对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导致生产停滞,劳动力紧缺。 材料四:“这场瘟疫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教会失去了精神上的权威,失 去了人们的支持。许多人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和变化,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许中转向了 对现世的关注。 ……一些具有推动意义的新思想得以酝酿和传播,促使中世纪向近现代社会 发展。” —李荷《灾难中的转变:黑死病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教师提问:据材料四可以得出疫病对思想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冲击了旧的思想秩序,促进了新思想的萌芽。 材料五:西班牙大流感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超过了一战四年的死亡人数……战 时的海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可能促进了这种传染病的蔓延,所到之处带来了快速死亡。此流 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没有额外的兵力再作战。 ——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五可以得出疫病对军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削弱军队实力,影响战争局势。 材料六:人口学家对染病的广大地区的全面估计,欧洲人口8000万中死亡2400—2500 万,即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幸存的普通民众也在绝望中转向了狂饮暴食和恣 意纵欲。毁坏劳动成果,谋财害命、欺骗、通奸、盗窃,已成通常之事。 ——张绪山《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教师提问:据材料六可以得出疫病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秩序混乱。 (设计意图: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自主探究疫病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利于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史料的能力,在梳理的过程中认识疫病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过渡:根据对以上材料的解读,可以看出疫病的危害极其深重,难道它对历史丝毫没 有推动作用吗 难道它只是阻碍历史前进的“恶”吗 黑格尔曾说:“恶”也会成为推动 历史前进的力量。在人们漫长的战役历史中,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许多伟大 的成就,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战役与医学成就。 (二)“毅”——战役志且坚(战役与医学成就) 1、古代防疫措施 教师提问:老师给同学们两则材料,请大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第81页,自主学习, 归纳概括古人采取的抗疫措施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医生发明了精致的防毒服装,包括长袍手套和靴子,还有鸟嘴状面具,面 具里有用芬芳的草药浸过的海绵。许多优秀的医生写了名叫《鼠疫养生指导》的书,引导 读者增强健康观念,包括制定有关政策管理城市和乡镇的卫生,净化水、食物和空气的重 要性。控制鼠疫的措施包括强制汇报疾病、隔离病人、焚烧鼠疫死亡者被褥、疾病流行期 间关闭学校和市场、软禁掘墓者和颁布禁止医生离开传染区的法令。 ——玛格纳:《医学史》 材料二:城里各处污秽的地方都派人扫除过了,禁止病人进城的命令已经发布了,保 护健康的种种措施也执行了;此外,虔诚的人们有时成群结队、有时零零落落地向天主一 再作过祈祷了。 ——薄伽丘:《十日谈》学生回答:根据学习可以得出古人的抗疫举措主要是以防控为主,主要措施有:采取 防治方法、隔离传染源、建立报告制度、设立救治机构、改善公共卫生条件等举措。 教师提问:同学们总结出的古人的防疫举措是否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学生回答:是的。 教师提问:因为很多举措在今天的防疫过程中仍在使用。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 联系教材第81页思考点思考:古人有哪些防治疫病的措施值得今天借鉴 学生回答:(1)古代拥有一定的公共卫生观念,比如采取了清理污水、隔离患者以及 掩埋尸体等措施,在今天还有借鉴意义;(2)古人会利用中医药探索治疗疫病的方法,比 如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3)古人还会建 立专门的机构,隔离病人予以救治,比如宋代的安济坊、福田院,都是当时民间最重要而 隔离场所,符合现代科学。 过渡:这样看来,古人的防疫智慧真的是泽被后世。那是不是只有这些呢 当然不, 他们还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中医药学典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 请同学们结合时 间轴,自主梳理教材82-83页,完成以下表格填空。 2、古代的中医药学成就 (多媒体展示) 年代人物医学著作与成就战国扁鹊“望、闻、问、切”汉代不详《黄帝内经》中国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不详《神农本草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华佗最先使用“麻沸散”,“五禽戏”西晋王叔和《脉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总结晋以来医疗发展方面先进成就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政府《新修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宋代最著名的药物学著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药学巨典”教师提问:根据对古代中医药学成就的梳理,我们可以感觉到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页。同样,近代以来,西医也获得了 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找寻答案:近代西方医学的成就有哪些 3、近代西方医学成就 学生回答:①17世纪,英国威廉 · 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②18世纪英国医生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发病率大大降低;③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巴 斯德创立的巴氏消毒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 霉素。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归纳概括西方近代医学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 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问题讨论:我们学习了中西方的医学成就,如果有天你生病了,你会选择去看中医还 是西医呢 告诉老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我听到有同学说,我会选择去看中医,因为中医比较安全保守,副作用小; 有同学说我会选择去看西医,因为西医见效快,效果显著。其实,中西医各有所长,通过 同学们的回答,我能感觉到现下的我们,对西医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但遥想当初,西医 最早在中国出现的时候,其实并不为国人接受,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有何曲折呢 我们通过材料去看。 (设计意图:结合同学们生活的实际问题,联系历史。做到由今及古,由古系今,让 学生感受到历史跟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西洋医学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无异天外来客。起初对西医的怀疑、恐惧是社会 民众的普遍心理反映……事实上,民间对西医的疑惧和偏见很长时间没有完全消除。一直到 19世纪下半期......社会上针对教会医院尚有种种讹言。 ——郝先中《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会认同》 材料二:……最令德贞(1862年获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外科学硕士,次年受伦敦会派遣来 华行医传教)得意的莫过于治好了荣禄(晚清重要政治人物)的病。1877年春,荣禄的腰部生了 瘿 瘤 , 自 述 “ 痛 苦 情 形 不 堪 言 状 ” , 经 数 十 名 中 医 诊 治 皆 无 济 干 事 。 德 贞 用 麻 醉 进 行 两 次手术割除 。 不久 “ 患处日见起色 , 疮口之见收缩 , 七十日而平复 , 大愈 。 ” 荣禄大赞其 “ 术 技 精 深 绝 妙 , 竟 克 臻 此 , 夫 乃 叹 人 之 少 见 者 。 ” - - 郝 先 中 《 晚 清 中 国 对 西 洋 医 学 的 社 会 认 同 》 , 2 0 0 5 材料三 : “ 中外医理各有所长……中西合壁 , 必能打破中西界限……实于医学大有裨益 。 - - 郑 观 应 1 8 8 0 年 致 盛 宣 怀 的 一 封 提 议 创 设 上 海 医 学 院 的 信 教 师 提 问 : 由 以 上 三 则 材 料 可 以 概 括 出 国 人 对 西 医 的 态 度 经 历 了 何 种 转 变 学 生 回 答 : 晚 清 中 国 人 对 西 医 态 度 的 转 变 : 由 最 初 怀 疑 、 否 定 , 认 为 是 邪 术 到 后 来 的 认为有益于生理健康 ; 经历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 教 师 总 结 : 下 面 我 们 就 一 起 来 梳 理 一 下 近 代 以 来 西 医 在 中 国 的 传 播 经 历 了 一 个 怎 样 的 历程 。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 ( 多 媒 体 展 示 ) 西式医院、西式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西医传入 技术、设备、西 中西医结合、古今结 但影响有限 医人才的培养 合 ——屠呦呦团队 明末清初鸦片战 争后新中国 成立后教 师 提 问 : 通 过 对 西 医 在 中 国 传 播 历 程 的 梳 理 ,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西 医 在 中 国 的 传 播 逐 渐 呈 现 出 多 元 化 特 点 , 尤 其 是 在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我 们 确 立 了 中 西 医 结 合 的 指 导 方 针 , 在 这 一 方 针 的 指 导 下 , 我 国 的 医 学 事 业 取 得 了 重 大 突 破 。 是 什 么 突 破 呢 请 同学们教材中找一找 。 ( 多 媒 体 展 示 ) 屠 呦 呦 在 诺 贝 尔 颁 奖 礼 上 的 图 片 。 教 师 提 问 : 请 同 学 们 来 看 这 幅 图 , 相 信 图 上 的 主 人 公 没 有 人 不 认 识 , 大 家 一 起 来 说 这是谁 学生回答:屠呦呦。 教师陈述:没错,屠呦呦!她带领着她的医学团队,攻克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医学难题。 而她这一成就的取得,正是受到了古代中医药学典籍的启发,成功地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 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奖。那是不是中医药结合的伟大成就只此一例呢 当然不,下面我们就把目光拉回当下。 (多媒体展示) 【联系现实】 ——全球新冠疫情下的中医药新观察 教师陈述: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我国以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为指导,成功制成中成药连 花清瘟胶囊,用于临床治疗新冠肺炎疗效显著。事实再一次证明,在疫情面前,任何一个 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惟有不问西中,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应对全球危 机的正道。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中西医结合之下一系列成就的取得,让同学们认识到在全球化 快速推进的当下,我们应博采众长,顺势而为,摒弃成见,才能焕发生机。) 教师陈述:2022年4月20日至22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 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这一主题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 们所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肩有大任,行有大德”,我 们不仅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还身体力行,肩负重任。 (多媒体展示) (三)“义” ——大义担责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师陈述:大家请看这幅图,9月24日晚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发文, 贴出一组对比鲜明的照片——上方为美军C-17运输机,正在境外向地面输送坦克;方为中 国空军运-20运输机,正为乌兹别克斯坦运送防疫物资,物资上写着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设计意图:结合当下时事热点,通过对比鲜明的图片,引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在全球 危机面前,中国的担当与胸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总结升华】 同学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以“生命至上”的理念,用信义之举守护公共健 康的人间正道,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筑起免疫长城。这就是中国的大义,这便是大国的 担当!三:【板书设计】 历史上的疫 病与医学成就 (一)“疫”——疫来如山倒 历史上的疫病与影响 (二)“毅”——战役志且坚 战役与医学成就 (三)“义”——大义担责任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教学反思】 1、新教材一课时的内容之多、之新是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在教授时如何 取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突破重难点,把知识讲好讲透,是绕不开的重要问题。2、本课的资料极其丰富,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良好。但在深度上,感觉还是欠缺了 一点。在实践中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表达观点的课堂探究大大压缩,在史料选择方面可更 加精简。 3、本课尝试探索语言表达以及形式内容上的新颖之处,在课堂实践中证明了是一种可 行路径,联系当下热点,升华情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给“冰冷”的知识点增添了一点“温 度”。但由于铺垫情境需要时间和更多的资料,在课堂中材料过多,学生概括总结难度较大, 需要教师引导,而多次引导的结果是学生产生思维惰性,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