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内涵,认同其重要性,培养全球意识。 道德修养 :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和重大意义,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付出行动。 法治观念 :关注国际社会与世界的需求,了解国际法,为人类和谐共处付出努力。 健全人格 :自觉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相互依存的理念。 责任意识 :增强国际责任意识,树立共同利益观和共同担当的价值观。 教学 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教学 难点 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教学过程导入 运用你的经验: 独行快,众行远。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积力之听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思考:上面列格言、警句,结合当前国际动荡局势,谈谈如何破解 提示:面对全球性问题,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弱小的,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携手合作,共同担当。 授新课 材料分享:材料五则 2023年10月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低于3.8%的历史(2000~2019年)平均水平,且2024年的预测值较7月预计时下调了0.1个百分点。 贫困和饥饿威胁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存。过去5年里,世界赤贫人口从10亿增至12亿,有8亿余人营养不足,贫穷国家有50%的儿童食不果腹。 日本核污染水中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如果这些物质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海洋,它们会伴随着大海流入大江大河,最终影响世界各地的人类居住环境。 联合国报告表明,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在过去30年中,23%的耕地严重退化,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面临沙漠化威胁。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森林面积减少9400公顷,相当于总面积的2.4%。目前,每年有4500亿吨废水、污水流入江河湖海。自然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分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鱼类资源枯竭。 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病毒、艾滋病、疟疾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全球肆虐,成为21世纪各国所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自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加沙至少15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6150名儿童。超过36000人受伤,其中75%的伤者为妇女和儿童。另有至少6800人失踪。 思考:面对许多全球性问题,各国应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提示:①全球性问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②影响: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视频分享:《问题与对策》 思考:面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习近平提出怎样的理念 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许多全球性问题,各国应怎样应对 1.自我封闭,独自应对 2.事不关己,相互推诿、逃避责任 3.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 思考:你赞同哪种方式: 提示: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 应对全球性问题之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笔记整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⑴)含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2)提出 中国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3)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来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美好未来指明了方向,引领人类进步潮流。(拓展)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新闻链接:《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26日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生动实践,旨在增进国际社会了解和理解,凝聚广泛共识。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7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这证明中方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将有力推动全人类的和平发展、繁荣进步。” 思考: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与认同,世界各国应该如何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提示:①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②各国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五个坚持) 政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安全: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经济: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文化: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生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材料分享:自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加沙至少15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6150名儿童。超过36000人受伤,其中75%的伤者为妇女和儿童。另有至少6800人失踪。 以色列空军无差别轰炸加沙,造成多家医院遭袭,其中包括收容大量伤员的希法医院,对平民、儿童和难民进行了无情攻击,影响人类社会生死存亡的命运。 思考1: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同情及思考 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应该如何做 需要各国人民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 思考2: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少年该怎么做 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 在对外交流中,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和主张,态度坚定而温和。 努力学好外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了解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了解外国人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 对生态环境、多样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形成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积极态度。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人类共同的挑战,世界各国要(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相互推诿,逃避责任 C.积极行动,共同承担 D.自我封闭,独自应对 2.当前世界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国际政治形势动荡、社会矛盾和种族、民族、宗教冲突频发。叙利亚冲突、国际恐怖主义、英国脱欧、美国连续退出国际组织、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以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横行……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表明和谐世界建设任重道远,需各国同心协力 B.说明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会增多不会减少 C.启示我们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世界 D.要求各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3.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增加,需要的是能够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单枪匹马的英雄。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让周边国家和人民更多地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中国将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为了( ) A.让经济利益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B.让生态环境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C.让改革开放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D.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