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了解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1.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概况;了解袁世凯窃取辛革命胜利果实的史实;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与意义。2.通过史料认识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外政策变化及袁世凯窃取胜利成果的原因。3.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与影响,理解这部法律的划时代意义,认识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领布是我国民主法制进程的重要一步。学习目标壹共和之创建-中华民国的建立壹:共和之兴-中华民国的建立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1911年12月29日,十七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南京召开,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时间:国号:定都:临时大总统:纪年:机构:意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孙中山性质: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①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②成立l临时参议院,由各省代表任参议员中华民国五色旗汉满蒙回藏清政府黄龙旗2.概况壹:共和之创建-中华民国的建立皇权至上国家和民族至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思考1911年1912年民国元年(公元纪年)1913年1917年1915年民国2年民国4年民国6年公元2023年是民国多少年?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2023-1912-1=(民国112年)3.新的纪年方法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民国纪年法民国元年(1912)+民国X年 – 1 =公元Y年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壹:共和之创建-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概念区分1912—1949年中国的国家名称,分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历史时期。南京临时政府特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北洋政府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1912年4月1927年1949年壹:共和之创建-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教材P51知识拓展,完成表格内容 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社会生活方面教育方面影响 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这些政策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4.改革措施:壹:共和之兴-中华民国的建立5.外交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告各友邦书》壹:共和之兴-中华民国的建立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局限性:-----它又承认和保护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暴露了其软弱性与妥协性。进步性——试图摆脱清王朝的屈辱地位,积极发展对外和平友好交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贰共和之艰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清政府帝国主义支持进攻军事威胁革命党人旧官僚施压任用袁世凯在如此形势之下,革命党人如何应对?军事力量强大控制清朝实权1.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贰:共和之艰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是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在辛亥革命前的十几年中,他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那拉氏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施压军事打击假意共和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封济锁革命党人立宪派和旧官僚帝国主义列强袁世凯革命阵营清政府依赖支持妥协退位打击实力强大拥护2.窃取果实的原因贰:共和之艰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主观①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②袁世凯耍弄政治权谋客观③帝国主义国家横加干涉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清帝退位诏书1912.2.12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2.13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1912.2.15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3.10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4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窃取果实的经过贰:共和之艰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3.清帝退位:清帝退位诏书清帝溥仪退位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宣统帝爱新觉罗 溥仪贰:共和之艰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思考:孙中山采取过哪些方式试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②新任总统应到南京就职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贰:共和之艰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约束袁世凯与国民约定民主原则贰共和之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2.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政体共和之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现场 国家性质人民权利政治体制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共和之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内容:① 性质: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重要文件。②积极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③局限性:3.影响:行政权(总统、国务员)立法权(参议院)司法权(法院)制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民国政府中央权力运行示意图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核心精神:三权分立、主权在民,防止专制独裁共和之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和之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不是早就被称为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1913年列宁《亚洲的觉醒》“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宋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评价: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功绩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②解放了人民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局限①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华民国的创建中华民国的建立背景:概况: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政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时间:内容:评价: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