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表现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观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实践。 责任意识 :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体现在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 重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 难点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阅读教材P66“运用你的经验”,分享一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 思考:这些“中国脊梁”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中国脊梁”, 就是那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奉献自己的一切的人们。
授新课 中国脊梁 思考:中国脊梁只有英雄人物才算吗? 提示:“中国脊梁”并非只有英雄人物,干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都是中国的脊梁!只要有需要,他们不计得失地奔赴前线为建设祖国肝脑涂地,他们的身上展现的精神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图片分享: 思考:结合图片,阐述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提示:内涵: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补充:“爱国主义”渗透在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围绕“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展开,既相辅相成,又无不体现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图片分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思考: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是什么?民族精神具有什么品格? 提示:(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图片分享: 思考:中国人民具有哪些伟大精神 提示: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材料分享:面对外敌入侵,中华人民不屈的脊梁;面对天灾人祸,中华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落后,中华人民不竭奋斗.. 思考: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提示: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图片分享: 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时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提示: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灾难面前中西方的对比: 国外有一名飞行员使用米格-23进行飞行训练,发现战斗机突然失控。那时,他没有表现出飞行员应有的冷静,相反他非常慌张,他在第一时间选择了跳伞逃生。逃生时,他并不管地面的情况,导致20吨战斗机坠入人群,这只是一个非常密集的区域,当场造成90多人死亡 2006年,执行完任务的李剑英驾机返航至高度194米、离机场跑道头2900米时,突然遭遇一群信鸽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由于飞机下方村庄密集,机上载有数百升航油和航弹等,飞机一旦失控坠落将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生死关头,本可以跳伞求生的李剑英毅然选择成功率很小的迫降,不幸撞在高出地面3.5米的水渠护坡上,座舱和机头部分折断前抛,飞机解体起火爆炸,李剑英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思考:为什么两个国家面对同样的情形却做出了不同的行为? 提示:①地位: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②内涵: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③特点: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思考:你能背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示: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观看视频:这才是追星该有的样子 思考: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示: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材料分享: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思考: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示: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全国大中小学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我国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因为( ) A.爱国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 B.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爱国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 D.爱国主义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 ) A.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C.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统一 D.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近百年来,从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到抗疫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是( ) A.内涵丰富 B.博大精深 C.与时俱进 D.源远流长 4.近年来,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航空母舰等重大科技项目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国人为之自豪,受之鼓舞……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的“根” ②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是维系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的精神纽带 ④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