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年秋季高一第一次联考生 物 学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②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③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⑤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⑥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A.②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①⑥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病毒的组成成分有蛋白质、RNA和脂质等B.组成该病毒的类脂层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D.该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的3.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有这样几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片江水中的鱼属于一个种群B.河豚和其他的动、植物构成了一个群落C.泥土和江水这些非生物也参与了生命系统的组成,春江属于生态系统D.一株竹子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4.科学家发现一种嗜热好氧杆菌,长有许多触角(又叫集光绿色体),内含大量叶绿素,能在菌苔(细菌群落)上同其他细菌争夺阳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B.该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果胶C.该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核糖体和染色体D.该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5.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变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B.若图②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图像,则直接转动转换器即可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也是逆时针D.当图④的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视野中将只能看到32个细胞6.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眼虫、衣藻和绿色开花植物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与哺乳动物细胞的结构类似的生物是变形虫和草履虫C.大肠杆菌、蓝细菌和酵母菌都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D.从进化的角度看,眼虫可能是与动植物的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7.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红细胞等而引起的疾病,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疟原虫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使疟原虫较快出现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体外,从而使其因损失大量细胞质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内,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B.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C.疟原虫是一种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疟原虫的能量供应会受到影响8.关于真核生物中叶绿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一种解释: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生物蓝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摄入胞内,在共生关系中,蓝细菌为宿主细胞完成光合作用,而宿主细胞为其提供营养条件,即“内共生起源学说”(下图所示)。以下哪项证据不支持这一学说( )A.叶绿体中的DNA呈裸露环状,与蓝细菌DNA相似B.叶绿体内的蛋白质,少数几种由叶绿体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C.叶绿体核糖体的组成(大、小亚基)与蓝细菌的相同而与真核细胞的不同D.叶绿体的外膜成分与真核细胞膜最相似、内膜成分与蓝细菌细胞膜最相似9.下图是活细胞中三种元素含量或三种化合物的扇形图,下表是几种细胞中六种大量元素的百分比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元素 O C H N P S玉米细胞(干重)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人细胞(干重)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人活细胞 65.00 18.00 10.00 3.00 1.40 0.30A.若扇形图代表化合物的含量,则甲既可以作为良好的溶剂也可以组成细胞结构B.若扇形图代表元素的含量,则糖类物质一般只含甲、乙、丙三种元素C.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O,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较多D.铁、锌都属于微量元素,它们的生理功能可被其他元素替代10.水分子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极性分子,带电分子(或离子)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B.由于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高比热容,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C.自由水和结合水是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它们都能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处于动态变化中,有利于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11.无机盐是动物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酸碱平衡的维持离不开无机盐离子的参与B.无机盐是构成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镁参与血红蛋白的组成C.食物中缺碘可能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因此应适量食用加碘食物D.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引发肌肉酸痛无力12.南极雌帝企鹅产蛋后,由雄帝企鹅负责孵蛋,孵蛋期间不进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帝企鹅的多糖合成过程中有水的产生B.帝企鹅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来供能D.帝企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可由肝脏中的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来补充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13.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下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样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葡萄糖含量(mg/mL) 0 0.1 0.2 0.3 0.4 0.5A.苹果组织样液可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去除沉淀后蓝色溶液的吸光值与葡萄糖含量呈正相关C.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mg/mLD.该实验中需将试管进行水浴加热14.蓖麻种子富含脂肪。某研究小组将蓖麻种子置于黑暗及其他各项条件均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以及部分物质的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脂可以转化成糖类B.第6~10天蓖麻种子的干重减少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有关C.前6天蓖麻种子的干重增加,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D.相较于水稻等淀粉类种子,蓖麻种子适宜播种浅一些15.下列图中对动植物体内糖类、脂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B.C. D.16.为探究植物应对不良环境的生存策略,科研人员以水茄幼苗为材料,分别在缺N、P、K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差异,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老叶叶绿素/mg·g-1 嫩叶叶绿素/mg·g-1 总根长/cm 根总体积/cm3 根系活力相对值对照组 0.16 0.26 35 4.5 651缺N组 0.07 0.16 47 2.9 242缺P组 0.15 0.37 38 3.5 560缺K组 0.12 0.22 34 3.2 940A.缺N组叶片中叶绿素减少,可能是由于叶绿素合成需要N元素的参与B.缺P和缺K组叶片中叶绿素均会减少,根系活力不一定减弱C.在缺N和缺K条件下,水茄根系应对不良环境的生存策略不同D.补充有机肥可改善植物生长状况,原因是有机肥中的N、P、K可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17.白洋淀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芦苇荡、荷花淀、白鹭、丹顶鹤等,其景色犹如人间仙境,吸引着大批的游客。该地区部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结合生物学知识来回答以下问题:(1)芦苇、白鹭、丹顶鹤等动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的,其生长发育是以______为基础的,这些情况说明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则下列事实或证据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摄食和运动B.荷花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当敌害来临时,丹顶鹤惊飞,需要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D.芦苇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2)与图中细菌相比,白鹭和丹顶鹤特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3)由于生活垃圾与工业废水的排放,白洋淀水华现象频繁发生,水体严重发臭,试从水体富营养化的角度,阐述水体严重发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对水华现象进行治理,科学家取水样对白洋淀菌群种类进行鉴定,在培养基上观察到有一个大肠杆菌菌落,则该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18.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示意图,其中C是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____________(填色素)。(2)酵母菌区分于A的主要结构特点是酵母菌______。虽然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形态上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3)C属于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可引起支原体肺炎。青霉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裂解,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故临床上常用青霉素治疗肺炎,但青霉素无法治疗支原体引起的肺炎,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床上常用其他类抗生素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试分析这些药物治疗的可能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发生矿难后,政府都以最快速度进行救援,打通生命通道,向被困人员输送水和营养液。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被运送的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如果人体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______。(3)下表是C、H、O、N、P、S占人体细胞干重和鲜重的百分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元素 O C H N P S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 65.00 18.00 10.00 3.00 1.40 0.30以上元素中鲜重百分比明显比干重百分比含量多的是O元素和______元素,细胞干重碳含量多主要与有机化合物有关,细胞中有机化合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4)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______。但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的含量相差甚远,如在岩石圈中,C的含量仅为0.087%,而在人体细胞鲜重中,C的含量达到18%,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____________。20.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的质量。图甲表示小麦种子形成、成熟过程中测定(开花后数天)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图乙表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糖类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种子在成熟过程中,______水含量所占比逐渐上升,抗逆性增强;而在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的形式存在。(2)据图甲分析得知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它主要是由____________转化生成。(3)根据上图乙检测结果分析,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______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4)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会升高,并设计实验验证了该结论,请完善其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取等量萌发前、萌发中和萌发后的大豆种子磨成匀浆,分别置于A、B、C三支试管中,用______鉴定,观察并比较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及深浅。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年秋季高一第一次联考生物学参考答案一二、选择题(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D B C A C C D B D C B B AD ABD A AC1.D 【解析】①正确;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③错误;细胞学说没有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④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⑤错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⑥正确。2.B 【解析】由图可知,构成该病毒的成分有蛋白质、RNA和脂质,A正确;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故该病毒中的类脂层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C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需寄生于宿主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D正确。3.C 【解析】种群指的是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而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包括不同种类的鱼,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群落是指该地区所有的生物,而河豚和其他的动、植物没有包括微生物,所以不属于一个群落,B错误;江水和泥土等非生物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春江属于生态系统,C正确;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错误。4.A 【解析】该菌内含有大量叶绿素,可以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A正确;该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B错误;嗜热好氧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拟核内DNA呈裸露环状,无染色体,C错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D错误。5.C 【解析】图①为物镜,若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放大倍数变大,则视野变暗,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A错误;若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c细胞位于视野左侧,则应向左侧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上高倍镜能看清c细胞的特点,B错误;显微镜下成倒像,图③中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是逆时针,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还是逆时针,C正确;分析题意可知,图④视野中被相连的128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当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长和宽分别比原来放大4倍,细胞面积比原来放大了4×4=16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细胞数目的1/16,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128/16=8个,D错误。6.C 【解析】眼虫、衣藻和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类似,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变形虫、草履虫和哺乳动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生物,三者细胞结构相似,B正确;大肠杆菌、蓝细菌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C错误;眼虫有叶绿体,与植物细胞结构相似;没有细胞壁,与动物细胞结构相似,故从进化的角度看,眼虫可能是与动植物的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D正确。7.D 【解析】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活细胞中,属于消费者,A错误;根据题干可知,在青蒿素的作用下,阻断宿主红细胞为疟原虫提供营养,但无法判断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是否明显下降,B错误;疟原虫具有线粒体,故判断是营寄生生活的一种真核生物,C错误;青蒿素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故推断疟原虫的能量供应会受到影响,D正确。8.B 【解析】叶绿体内的蛋白质,少数几种由叶绿体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而被吞噬的蓝细菌与原始真核细胞为共生关系,因此蓝细菌蛋白质是由自身DNA指导合成的,该说法不支持该假说,B错误;叶绿体核糖体的组成与蓝细菌的相同,该说法支持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即叶绿体来自蓝细菌,C正确;叶绿体的外膜成分与真核细胞膜最相似,叶绿体内膜则同蓝细菌的膜相似,该说法支持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D正确。9.D 【解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所以若扇形图代表化合物的含量,则甲代表水,既可以作为良好的溶剂也可以组成细胞结构,A正确;若扇形图代表元素的含量,则甲、乙、丙分别代表O、C、H三种元素,糖类物质一般只含O、C、H,B正确;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O,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较多,C正确;铁、锌都属于微量元素,但它们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且不可被其他元素替代,D错误。10.C 【解析】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A正确;由于水分子的极性,一个水分子的氧端靠近另一水分子的氢端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就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B正确;结合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结合,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成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无法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C错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同,细胞的代谢强度不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比例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这与细胞的代谢强度和所处环境有关,有利于生物体适应不同的环境,D正确。11.B 【解析】HCO3-:和HPO42-等无机盐离子能维持酸碱平衡,A正确;无机盐是构成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铁参与血红素的组成,镁参与叶绿素的组成,B错误;食物中缺碘可能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因此应适量食用加碘食物,C正确;维持人体内Na+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正确。12.B 【解析】糖原等多糖的合成经历了脱水缩合过程,故有水的产生,A正确;动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B错误;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不进食,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C正确;帝企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脏中的糖原会分解产生葡萄糖来补充,D正确。13.AD 【解析】苹果组织样液色浅且富含还原糖,可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A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去除沉淀后蓝色溶液的吸光值与葡萄糖含量呈负相关,B错误;由表格内容可知,葡萄糖含量越高,吸光值越小,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小于0.4mg/mL,即葡萄糖含量在0.3mg/mL~0.4mg/mL,C错误;该实验中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是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因此需将试管进行水浴加热,D正确。14.ABD 【解析】由图可知,蓖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油脂含量下降,糖类含量上升,说明油脂可以转化成糖类,A正确;干重减少主要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致,B正确;油脂不断地转变成糖类,糖类物质中氧含量大于脂肪,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C错误;油料作物种子富含脂肪,同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中C、H比例高,氧化分解时耗氧量高,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因此播种时宜浅播,D正确。15.A 【解析】脱氧核糖、核糖、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均具有的单糖,糖原和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A正确;果糖、葡萄糖属于单糖,蔗糖是非还原糖,B错误;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C错误;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几丁质等,淀粉和纤维素是多糖,固醇属于脂质,D错误。16.AC 【解析】由数据可知,缺N组叶片中叶绿素减少,可能是由于叶绿素合成需要N元素的参与,A正确;由表可知,缺K组老叶和嫩叶中叶绿素含量均减少,缺P组老叶中叶绿素减少而嫩叶中叶绿素含量增加,缺P组根系活力值下降,而缺K组根系活力值上升,B错误;在缺N和缺K条件下,水茄根系应对不良环境的生存策略不同,缺N条件下,水茄根系通过增加总根长来应对不良环境,缺K条件下,水茄根系通过增加根系活力值来应对不良环境,C正确;有机肥中的N、P、K需要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盐后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D错误。三、非选择题17.(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与分化 ABC(3分,漏选得1分)(2)组织、器官、系统(3)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藻类大量繁殖(1分),水体缺氧与阳光(1分),鱼虾和沉水植物等大量死亡(1分),水体发臭(共3分)(4)种群18.(16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B 叶绿素和藻蓝素(2)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都有核糖体(答出两点即可)(3)原核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对它不起作用(3分) 阻止支原体DNA复制/阻止蛋白质合成等(3分,言之有理即可)19.(12分,每空2分)(1)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2)K、Ca、P、Mg(3)H 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4)统一性 差异性20.(18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结合水 自由水(2)淀粉 蔗糖和还原糖(3)增加 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蔗糖发生水解(4)双缩脲试剂 试管中产生紫色物质(1分),且颜色深度C>B>A(1分)(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