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道德修养:认清犯罪的危害,知道犯罪的严重后果,树立法不可违意识。 法治观念: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 重点 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罚的含义及种类;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教学 难点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教学过程导入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4月26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16.8万人,起诉34.7万人,同比分别上升37.1%、8.9%;对严重犯罪保持“严”的震慑,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方面,依法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6万人;严厉打击利用电信网络手段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2100余人。 充分发挥惩治与预防作用,共起诉未成年人犯罪1.2万人,对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三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依法核准追诉;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附条件不起诉5000余人。 思考:未成年人犯罪会不会受到惩罚? 提示:刑事责任年龄 ①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③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授新课 案件一:除烧烤店打人事件外,另查明,2012年以来,被告人陈继志等人还长期纠集在一起,在唐山市等地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非法拘禁、故意伤害、开设赌场、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形成了以陈继志为纠集者,王晓磊等7名被告人为成员的恶势力组织,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破坏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法院判决,被告人陈继志在烧烤店打人一案中犯寻衅滋事罪,另还犯有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等多种罪,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九条有关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对其余27名被告人依法追究相应刑事责任。 案件二:9月7日凌晨,在山西大同市某烧烤店内,违法嫌疑人梁某东酒后滋事,并殴打了烧烤店内正在就餐的于某。龙泉派出所接警后经连夜调查取证,民警将梁某东传唤至县局办案中心。经询问,梁某东对其酒后寻衅滋事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龙泉派出所依法对梁某东作出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决定。 思考:这两个案件违反的法律分别是什么 从违法的角度看,这分别是什么行为 提示:分别违反了《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分别属于犯罪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法律链接: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思考:该法律明确了什么? 提示: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知识拓展: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异同点 : 不同点 : 社会危害性 :一般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大。 违反的法律 :一般违法行为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刑法。 应受处罚 :一般违法行为应受民事或行政制裁;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相同点 : 违法性 :都触犯了法律,具有违法性。 社会危害性 :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受法律惩处 :都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关系:一般违法可能演化成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笔记整理: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材料分享:除烧烤店打人事件外,另查明,2012年以来,被告人陈继志等人还长期纠集在一起,在唐山市等地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非法拘禁、故意伤害、开设赌场、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形成了以陈继志为纠集者,王晓磊等7名被告人为成员的恶势力组织,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破坏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法院判决,被告人陈继志在烧烤店打人一案中犯寻衅滋事罪,另还犯有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等多种罪,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九条有关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对其余被告人依法追究相应刑事责任。 思考:从何判断陈继志的行为是犯罪 提示: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破坏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法】——刑事违法性 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对其余被告人依法追究相应刑事责任。——应受刑罚处罚性 笔记整理: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刑罚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刑罚的种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相关链接:“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区分 (1)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下列行为:①吸烟、饮酒;②多次旷课、逃学;③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④沉迷网络;⑤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⑥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⑦参与赌博、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⑧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⑨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 (2)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①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③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④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⑤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⑥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⑦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⑧参与赌博赌资较大;⑨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判断:奇奇看上同桌的笔记本,趁其不备将笔记本拿走了(不良行为) 高年级同学多次拦路敲诈小同学(严重不良行为) 传播不健康的音像制品(严重不良行为) 某同学为了考得好成绩,在考试中作弊(不良行为) 奇奇看不惯小超,孤立、捉弄和排挤他(不良行为) 看不健康读物(不良行为) 奇奇屡次纠集一般“兄弟”对某同学进行校园欺凌(严重不良行为) 陈继志的江湖故事:陈继志年幼时就缺乏约束管教,依仗身强力壮,在与他人的斗殴中获得了利益。不知不觉,他就形成了“靠武力征服天下”的三观。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逐渐沾染了社会习气,认识了一些社会朋友,包括此次打人事件中的高杰等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非法活动,,通过代人讨债、拖欠银行贷款、日常消费白嫖等方式,积累了—一些资金。之后多次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破坏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浩成亚尘的社会影响。 思考:陈继志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这启示我们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提示: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此处可用杜绝,特别注意)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 ( ) A.什么行为是不良行为,什么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 B.什么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行为是犯罪行为 C.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D.什么行为是违法,以及对违法行为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处罚 2.关于刑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刑罚是指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实行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主刑包括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③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④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A.四项 B.三项 C.两项 D.一项 3. 2022年8月25日,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吴某某等34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其中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吴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二万元。对此,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 ) ①吴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有期徒刑六年和罚金二万元是主刑 ③雁塔区法院作出宣判的依据是刑法 ④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是行政处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