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图1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1A.魏、吴、蜀 B.魏、蜀、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3.右边的示意图是( )A.春秋争霸图 B.赤壁之战图C.人口南迁图 D.三国鼎立图4.阅读右图,找出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确的一项( )A.曹操 洛阳 B.刘备 成都C.孙权 建业 D.曹丕 洛阳5.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的作者自比“烈士”,他是( )A.项羽 B.诸葛亮 C.刘备 D.曹操7.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8.《史记》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9.战国秦汉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11.“将都城由平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 D.忽必烈改革12.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A.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D.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13.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14.图2反映了15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②以孝治国③从官员到民众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④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15.图1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1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A.商朝、秦朝、三国 B.秦朝、隋朝、唐朝C.商朝、秦朝、隋朝 D.隋朝、宋朝、明朝16.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A.迁都洛阳 B.军队战斗力提高 C.社会矛盾激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17.山西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北方多民族交融的重要区域。以下历史事件与山西有关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北宋与辽的战和 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19.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都进行了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20.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打一历史事件)。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 D.土尔扈特回归祖国21.如右表所示,这与北魏孝文帝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鲜卑族姓 汉族姓拓跋 元步六孤 陆独孤 刘A.改官制 B.禁胡服C.通婚姻 D.改姓氏22.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23.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其内容属于(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24.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指的是( )A.孝文帝 B.阿保机 C.阿骨打 D.忽必烈2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 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经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 B.实行汉化 C.开发江南 D.科举取士27.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28.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29.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30.“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 《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C.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31.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下列科技成果按取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火药的发明 ④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32.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郦道元 B.贾思勰 C.司马迁 D.祖冲之3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34.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资治通鉴》 ②《水经注》 ③《大唐西域记》 ④《史记》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35.《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A.天文学著作 B.医学著作 C.数学著作 D.农学著作36.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资治通鉴》编成 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③“麻沸散”的研制使用 ④《齐民要术》的问世A.③①②④ B. 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37.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化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医圣——张仲景——《本草纲目》B.书圣——王羲之——《兰亭序》C.诗圣——杜甫——《念奴娇·赤壁怀古》D.画圣——赵孟頫——《秋郊饮马图》3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请回答:(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5分)(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4分)(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1分)39.(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 http: / / www.21cnjy.com )(1)导致图一所示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1分)图二所示被迫迁移的是一些什么人?(1分)(2)上面两图所示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带来相似的影响是什么?(2分)材料二:在1830年,英格兰有三分之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者不到两万人的地方,到1914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两万人或超过两万人的地方。……在1840年时,只是伦敦和巴黎有100万人口。到1914年,柏林、维也纳、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也有100万人口了,在欧洲以外,还有纽约、芝加哥、费城、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达、东京和大阪等人口达百万的城市。——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3)据材料三,说说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2分)40.(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右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1分)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生命?(1分)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41.(5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二:( http: / / www.21cnjy.com )(1)材料一的图二与图一相比较,丝绸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之路的起点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城市(2)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概括指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有着怎样的国际地位?(1分)(3)要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说说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1分)42.(12分)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改革】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材料二: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史读本》(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2分)(2)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2分)(3)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近代改革】材料三:右图( http: / / www.21cnjy.com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分)【现代改革】材料四: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分)有何意义?(2分)43.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 上册)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柏扬《中国人史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商君”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变法?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2分)(2)材料二的内容是历史上哪个朝代推行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2分)(3)材料三反映的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完善于哪一朝代?(2分)4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4分)(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科学家(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3)“解放军的好战士”(4)被称为“发明大王”45.(14分)黄酒一壶香万里,文心一脉续千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酒与绍兴山水( http: / / www.21cnjy.com )(1)糯米和水酿,黄酒美名扬。请结合材料一分析绍兴黄酒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材料二:酒与绍兴名人时代 越地名人 名人酒事 名人事迹春秋 勾践 投醪劳军破昊国 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昭雪亡国之耻.东晋 ① 曲水流觞写《兰亭》 创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② 贺知章 金龟换酒会李白 创作《回乡俩书》,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近现代 鲁迅 漏船载酒泛中流 ③(2)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填空。(4分)材料三:酒与绍兴发展“老绍兴,醉江南”。绍兴人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满月酒”寿酒”“上梁酒”开业酒扎…”酒成为绍兴的文化符号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重建绍兴水城”,保护水质,提升黄酒品质;通过举办黄酒节、筹建黄酒文化园等举措,发展黄酒产业,彰显绍兴酒文化的特色。(3)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市采取上述举措的意义。(6分)46.(18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精神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1)请从以下四个方面列举一项教科书上提到过的古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成就。(4分)举世闻名的科学发明:灿烂辉煌的书法绘画: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独特卓越的中医中药:(2)我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这种在学术思想领域出现大放异彩的局面叫什么?作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3)秦始皇为了加强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即位后,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取得了什么地位?(4分)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中,传统的儒家思想被一些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者批判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锋芒指向孔孟之道。(4)根据材料,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认识。(3分)材料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5)根据材料,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精髓?(3分)图2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参考答案CBDDC DCDBA CABAADBBDB DACAB BBCAC BDBDDBB38. 【答案】(1)①东周;②战国。周武王。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5分)(2)焚书坑儒。儒家思想。西晋统一等;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4分)(3)追求大一统。(1分)39. 【答案】(1)北方战乱;(1 分) 非洲黑人。(或“非洲人、黑奴、奴隶”,1分)(2)为迁入地补充了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2分)(3)由农村流向城市。(或“由农村、小城镇流向大城市”,意思相近即可,2分)40. ( http: / / www.21cnjy.com )41. 【答案】(1)从长安延伸到洛阳或洛阳也成为起点。(1分,答案必须体现变化。)西汉;(1分) 东汉。(1分)(2)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1分)(3)汉魏洛阳城遗址:是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城规模、结构等的第一手资料。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是古代洛阳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佐证。洛阳白寺: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42. 【答案】(1)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2 分。答对一项记1分)(2)基础: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2 分)(3)相同: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2 分)(4)表现: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改革封建军制,创办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3 分。答对一项记1分)(5)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 分);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 分)。43.【答案】(1)秦国;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2)北魏;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3)科举制度;唐朝。44. 【答案】(1)祖冲之 (2)奕? (3)雷锋 (4)爱迪生45. ( http: / / www.21cnjy.com )46. 【答案】(1)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书画:书法方面:王羲之的《兰亭序》,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和怀素的草书;绘画方面: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阎立本、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頫。建筑:兵马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都江堰、长城、赵州桥、故宫等。中医:扁鹊(四诊法);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五禽戏);李时珍(《本草纲目》)。(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上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练习题.doc 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