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新教材】4.2让家更美好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新教材】4.2让家更美好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认识家是什么?通过学习与“家”有关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家是怎样的?由浅入深,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掌握怎样建设美好的家庭,为培养学生在亲子之间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表达爱、让家更美好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唤,建设美好家庭等内容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家庭作为人们的“避风港”,家庭和谐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矛盾、亲子冲突等不和谐因素凸显了家庭道德和家庭法律常识教育的重要性。加上成长中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智力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出现“爱的碰撞”。尤其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往往不知所措。所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安排此课。
核心素养分析
健全人格:意识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增强传递家庭美德的主动性,为建设美好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治意识:让学生知道家庭美德是可以传递的,要创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通过情境讨论,得出建设美好家庭的方法。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
教学难点
怎样建设美好家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我爱我的家》 思考:亲情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你如何看待家人间的这些点点滴滴? 引入课题:让家更美好 学生思考感悟,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展示提问,可培养学生观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新知学习做铺垫,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一)(PPT图片+材料呈现) 幸福分享:我与家人哪些事儿 回忆与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哪些事感动着你,温暖着你,让你难以忘怀? …… 教师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我们不能否认亲情的存在。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阅读P31小强与妈妈的“碰撞” (1)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想起这些,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2)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 反思同学们的回答,看看哪些结果是自己所期望的。 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归纳: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活动三:(PPT图片+材料呈现) 思考:1.搜集中华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它们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提示:这些家规、家训体现着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构建美好的家庭。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相关链接 P31 知识拓展: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活动四:(PPT图片+材料呈现) 思考:你认为小强可以做些什么? 师生归纳:家务我分担,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在家庭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知识拓展:在建设美好的家庭中,如何做到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 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 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启思导行 以“爱要这样来表达”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讨论具体做法,并付诸行动。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以积极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新课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让学生在材料分析中感受家的爱,升华情感,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家更和谐美好
三、课堂练习 【课堂训练】——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 1.一首诗写道:“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很温暖/缺钱的时候/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边训你/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父母。”对这首小诗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D ) A.父母的爱是千万次的嘱咐,让你总想冲出这个家 B.父母的爱是一种唠叨,让你觉得很烦 C.父母的爱是一种教训,让你觉得很没面子 D.父母的爱是埋藏在柴米油盐中的智慧,抚育儿女茁壮成长 2. 某中学布置的寒假作业中有这么一项:任选一天,由学生负责当天的主要家务,包括:叠被铺床;与父母协商之下,利用有限的经费买菜、做饭、饭后收拾、洗碗;洗衣服;擦地。下列能正确表达这项作业意义的有  ( C ) ①体会家长平日的辛苦,学会感恩、理解父母 ②让学生改正自己懒惰的缺点,弥补不足 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④共建共享家庭美德,为家庭建设贡献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文明和睦。建设文明家庭,需要 ( D ) ①家庭成员间消除彼此差异 ②家庭成员间相互理解、信任 ③家庭成员间和睦相处 ④家庭成员间相互体谅和包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 2024年春天,中学生小姜的家里即将诞生新成员—妈妈要生二宝了。小姜心里有点忐忑,下列想法中错误的是 ( C ) A.家庭发生变化了,但亲情仍存在 B.要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的变化 C.家庭新成员的诞生会夺走父母的爱 D.要和家人互相体谅、包容,共建和谐家庭 5.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安居乐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请回答:青少年应如何为建设美好家庭出力? 答案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教学建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