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凝聚价值追求 课件(共3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凝聚价值追求 课件(共3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开幕,8月11日闭幕,本届奥运会共有206个国家和地区参赛。中国共获得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创下参加境外奥运会金牌数最多的纪录,金牌总数与美国并列第一。
在一个个经典瞬间背后,世界看到了中国运动员“更快、更高、更强”的优异表现,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毅力,以及闪耀着友谊、团结光芒的奥林匹克精神。
你从中国体育健儿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第二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2 凝聚价值追求
1.政治认同: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价值,知道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
2.责任意识:学会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及要求。
教学难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及要求。
核心素养目标
自学指导,阅读P66-72,思考下列问题,并圈画关键词。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是什么?
2.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本质是什么?
3.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4.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6.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扬民族精神
“历史上从来不缺埋头苦干的人,不缺拼命硬钢的人,不缺为民请命的人,更不缺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脊梁”并非只有英雄人物,千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都是中国的脊梁!只要有需要,他们不计得失地奔赴前线为建设祖国肝脑涂地,他们的身上展现的精神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 习近平
“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高扬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下列组图片分别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哪一个内涵?
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好和平
中华民族精神 古今名言警句 古今人物、故事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核心)
定于一 、尚同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
郑成功收复台湾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
礼之用,和为贵
人类命运共同体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国家元首出访各国,维和部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愚公移山
坚守岗位的人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屈原放逐而赋《离骚》
南仁东带领团队完成“天眼”工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文天祥宁死不投降
边疆战士保家卫国
看成语、名言和人物典故·说说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苏武牧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国主义
戚继光抗倭;众志成城、共同抗疫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统一
张骞出使西域;“蓝盔”维和部队“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爱好和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勤劳勇敢
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自强不息
民族精神的内涵
2024年8月1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半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兰选手斯瓦泰克,闯入决赛,并于8月3日以2比0战胜克罗地亚选手多娜·维基奇,夺得女单冠军,创造历史,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
郑钦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很累,但即使你现在让我为祖国再打三个小时,我还是可以!““在我们心中,国家的荣誉永远是要超过个人的。”
郑钦文为国征战——看到台上的国旗,有股精神支撑着我
支撑着郑钦文的这股精神是什么精神 有什么作用?
①重要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
2. 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
提示:“爱国主义”渗透在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围绕“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展开,既相辅相成,又无不体现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看图片·思考说明 3.中国人民具有哪些精神?理解
创造精神
奋斗精神
团结精神
梦想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P67
为什么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如果没有这些精神,我们的国家民族会怎样?
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4.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特点 P68
笔记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红船精神:首创、奋斗、奉献精神。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精神
长征精神:不惧艰难,甘愿牺牲的精神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雷锋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大庆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焦裕禄精神: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抗击非典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特区精神: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探月精神: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所铸就的伟大精神
新时代北斗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
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P68 探究与分享
5、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 P68
精 神
谱 系
**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补P68下)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上取得全胜战绩,对手包括卫冕冠军美国队。
8月6日晚,巴黎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对阵土耳其队,中国女排与对手鏖战五局,以2:3落败,遗憾止步八强。土耳其、巴西、美国和意大利队晋级四强。
8月8日,根据女排比赛全部四分之一决赛结束后出炉的数据,中国女排在本届奥运会上最终排名第五。
苦战5局!中国女排遗憾无缘奥运四强
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要性)
③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重要性)
★6. 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精神价值的认识。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华民族为什么几千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 ——习近平著作选读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习近平著作选读
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在平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6、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二、构筑中国价值
起因是巴黎奥运会中,谷爱凌虽然没有以正式运动员的身份参赛,但却活跃在赛场内外,并在中国社媒晒出大量与中国奥运冠军合影,在国外的社媒则是晒出与外国运动员合影,被部分黑粉指责是“双面人”。
关于谷爱凌身份的争议,从她成名之后就一直存在。 她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却选择代表中国参加比赛。 这种特殊的身份背景,让她在收获掌声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多的审视和质疑。 谷爱凌曾经说过,“在美国我就是美国人,在中国我就是中国人”,这番“随地切换身份”的言论,在当时就引发了不少争议。
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像谷爱凌这样的“混血儿”出现,他们拥有着多元的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理解他们? 爱国,是否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他文化?
有网友评论:“说到底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价值观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2024年8月21日,奥运冠军、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拥有超过1700万粉丝的某社媒平台发布视频,列举自己的5大功绩,正式回怼黑粉表示:“黑子为国家做了什么?”
谷爱凌发声硬刚黑粉:5年来代表中国拿了39枚奖牌,你们做了什么?
7.如何正确认识价值观? (P70)
①地位: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②重要性: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③特点:许多价值观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
④ 任何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但总有一种价值观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就是核心价值观。
我国具有共性的价值观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独特
文化传统
独特
历史命运
独特
基本国情
根植于
中华文化
世界文明
吸收
有益成果
形成价值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探究与分享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课堂笔记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国家层面
社会层面
个人层面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融为一体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9、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4)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5)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6)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课堂笔记
—— 习近平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青少年处在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10.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笔记
几个易混淆知识
中华文化的根: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聚价值追求
随堂练习
1.(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出生石门的红军优秀指挥员、革命烈士王尔琢给父母的家书中写道:“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你能从中收获的力量是( )①孝敬父母,报答养育恩泽 ②不忘初心,厚植家国情怀
③牢记使命,凝聚复兴力量 ④重温家书,追寻革命足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随堂练习
2、(2023年四川省德阳)近日,黄继光纪念馆宣讲团走进学校,以“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以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为主线,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为师生们送上了丰富的精神大餐。该宣讲活动有利于( )
①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②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人人成为英雄模范
④构筑中国价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随堂练习
3.(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吉林省委举办第十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号召全省人民发扬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优秀品质。这有利于激励我们( )
①书写生命价值,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②维护国家利益,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③汲取榜样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④传承中华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