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呵护绿水青山!原来你是这样的超级工程
新知导入: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跨江越洋、海底“穿针”,超级工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中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超级工程呵护绿水青山、守护生命家园,这也是中国,是我们正在建设的美丽中国。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1 正视发展挑战
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初步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强化国家认同。
2.道德修养:体会国家监察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法治观念:理解监察机关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4.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强化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图片、阅读教材,正确认识到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理解并认同我国为应对发展挑战制定的基本国策及走绿色文明发展的道路的选择;
2.通过故事赏析、探究与分享、小组讨论等活动,懂得敬畏自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3.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应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行为作斗争。
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初步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强化国家认同。
2.道德修养:体会国家监察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法治观念:理解监察机关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4.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强化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目标:
学习导航:
1.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2.我国的人口国情及特点是什么?
3.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5.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有何意义?
6.我国资源现状、产生原因、影响及对策是什么?
7.我国的环境国情是什么样?
8.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怎么办
9.保护环境,我们怎么做?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你知道全世界现在大约有多少人口吗?世界人口增多是喜还是忧?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
《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结果摘要》显示,世界人口将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103亿;随后人口数量将会缓慢下降,在21世纪结束前回落至102亿人。2024年全球人口82亿。
世界人口日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②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1.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以下是2024年世界人口前五的国家,你从中读出什么信息?
2024年全球人口五大排名,中国已经不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2024年中国人口达14.25亿人,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探究与分享:
思考:从中我们能够读出哪些信息?
我国总人口数不断增加,但是总人口增速趋缓。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总和生育率1.0左右。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国际上通常以2.1作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2020年后我国总和生育率的变化趋势是继续下降, 且低于更替水平, 显示出我国面临低生育率的挑战。
思考: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人口特点?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全国男性人口72032万人,女性人口68935万人, 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9 (以女性为100) 。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嫁给我吧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的活动范围发生变化,长期以来城乡隔绝的局面有了根本改变,人口流动数量增大,频率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事各项经济活动。
大量的人口流动
探究与分享:下列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人口特点?
老龄化: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思考:材料中体现了我国怎样的人口特点?
老龄化加剧
《中国人口报告2024》: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21年中国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预计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2084年之后中国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人口国情:
新特点: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总人口增速趋缓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老龄化加剧
大量的人口流动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指该国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
2.我国的人口国情及特点是什么?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严重的社
会问题
带来了
加重了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本质是发展问题
探究与分享:我国的人口国情及特点国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计划生育国策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为什么要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
①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孩子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3.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④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新的生育政策违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吗?请谈谈生育政策调整的意义。
1982年 2013年 2016 2021年
不违背,三孩政策同样要求我国公民按照人口政策有计划地生育。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与完善
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有何意义?
我国生育政策变化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自然资源的开采
谈谈产生资源危机的原因?造成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
辨析: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不用担心资源环境问题,你认同吗?
我国资源情况:
不认同。目前,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有哪些?
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原因长期以来,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资源现状:(特点)资源问题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无节制消耗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会越来越小。对策: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即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6.我国资源现状、产生原因、影响及对策是什么?你知道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吗?
结合教材,谈谈我国的环境国情是什么样?
现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7.我国的环境国情是什么样?
危害: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②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大基本国策
三大挑战: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道路。
必然选择
8.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怎么办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9.保护环境,我们怎么做?
拓展:
国家: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企业:
①严格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生产行为;
②依靠科技,发展循环经济;
青少年:
①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②过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
③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发展中的
人口问题
资源环境
面临危机
人口现状、特点、影响
计划生育
资源环境现状、影响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坚 持
坚 持
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正视发展挑战
本课小结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以下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的下降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③我国及时放开三孩生育政策
④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B
随堂演练:
2.国务院近日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该条例的颁布是基于( )
①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保障国家水安全为基础
②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③我国公民普遍缺乏环保意识,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④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节水是解决水安全问题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C
3.习近平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加强协同,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这体现我国(  )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把坚持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工作中心
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④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作为全国生态保护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B
4.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下列公民的微行动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减少浪费,主动践行“光盘行动”
②垃圾分类,倡导文明生活新时尚
③保护环境,严惩破坏环境行为
④低碳出行,必须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