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新课导入:
思考:通过“北京中轴线”,你看到了哪些中华文化之美
“北京中轴线”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赓续不绝,也见证了大国首都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既是千年古城与现代文明的一次深情对话,也是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传承。今天我们走进“北京中轴线”,探寻这条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精髓轴线上的京华古韵。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1 延续文化血脉
1.政治认同: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2.道德修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态度;
3.法治观念: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辩证认识文化现象的能力,并能做出符合文化自信要求的判断和选择;
4.健全人格: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5.责任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中华美德。
重难难点: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1.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薪火相传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3.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 (意义)
4.文化自信的内涵?5.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
6.怎样坚定文化自信?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特点
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9.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自学导航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拉萨望果节
傣族泼水节
瑶族盘王节
01
中华文化根
谁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不可以说是汉族的)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文化中的
积极成果
以进步文化为基础
文 明
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发展
没有进步文化的发展,就不会有文明的发展。
汉族故宫
蒙古族蒙古包
藏族布达拉宫
苗族吊脚楼
1.中华文化的形成?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上面的图片说明中华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课堂笔记
汉字
汉语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议题一:赏中华文化之美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地动仪
四大发明
冰釜:战国时代的冰箱
兵马俑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戏剧
剪纸
皮影戏
水墨画
古典音乐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内涵: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
思考: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中华文化的特点吗?
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的特点
国家 产生时间 发展 结果
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
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古中国 公元前2100年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至今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发展比较
薪火相传
烟消云散
雅利安化
面目全非
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源远流长
薪火相传
历久弥新
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P59)
3.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原因
“创造力”:《我在故宫修文物》、《典籍里的中国》等热播,成为现象级节目;文化遗产走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插上“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翅膀,创造力十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包容力”: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在中国你可以看到“儒、道、释”等各类思想文化的碰撞,也可以看到“胡服汉用”的华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探究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第一站,他来到浙江省博物馆,了解了王羲之超迈旷达的艺术境界,沈括的科学理性,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济世情怀,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点……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折服。
第三站,他来到温州博物馆,深入了解温州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实地感受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
第二站,他来到嘉兴南湖红船景点,参观了解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这一历史事件,感受到了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
暑假里,家住杭州的小林开展了一次“文化之旅”的研学活动。
思考一:小林在研学活动中领略到了哪几种文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
现代(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近代(革命时期)
革命文化
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探究与分享 P61
想一想,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中国诗词大会
国家宝藏
舌尖上的中国
经典咏流传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 《中国诗词大会》 《经典咏流传》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国家开展这些节目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国家开展这些节目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
④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5.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课堂笔记
文化自信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体现的是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坚守。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
议题二:立中华文化自信
探究与分享: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就此讨论,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视频
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视频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6.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重要性)
峨眉武术亮相巴黎,启示我们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探究与分享P62
提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材料一:卢浮宫前,峨眉剑与击剑飒爽登场,武术空翻与艺术体操竞相腾跃;凡尔赛宫前,峨眉拳与霹雳舞交相呼应,太极与篮球动静相宜;凯旋门下,武术跨步跳与跨栏同向奔赴……
材料二:峨眉女团这次走出国门,不仅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还来到法国武馆进行文化交流,以武术为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皮影+现代科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继承革命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议题二:立中华文化自信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议题二:立中华文化自信
①尊重差异,交流互鉴。②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③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2.开展与传承民族文化有关的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
1.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该怎么做?
或:如何对待其他文明?
知识拓展
美德万年长
02
美 德 万 年 长

路生梅,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 她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西北革命老区的基层医院,始终坚定“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坚守为贫困地区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
她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儿童计划免疫,大幅降低当地婴儿死亡率,累计接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 退休后,坚持定期义诊、治病救人。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的故事体现的真善美,与中国传统美德一脉相承。无论时代怎样发展,这些闪耀人性光芒,真善美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感动着我们的内心。
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国人的影响?
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影响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议题三:扬中华文化美德
笔记8: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P62-63

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P64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美德的来源:
忧国忧民、道济天下
的爱国情怀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的奋进品格
自尊互敬、助人为乐
的和乐风范
诚信守法、见利思义
的高尚情操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的伦理规范
律己宽人、扬善抑恶
的处世准则
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
忧国忧民的
爱国情怀
自强不息的
奋进品格
助人为乐的
和乐风范
诚实守信的
高尚情操
孝敬父母的
伦理规范
抑恶扬善的
处世准则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涵:
①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③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④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⑤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⑥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9.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容
探究七 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顺其自然”,这位宁波温暖而又神秘的好心人,1999—2020年每年都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捐款数额从几万到上百万不等。
“顺其自然”捐款有相同点的特点:每年捐款在差不多的时间段,每次都用虚拟地址,每次都把汇款收据寄给宁波市慈善总会,署名总数“顺其自然”这几个字。
二十多年来,“顺其自然”已累计捐款1000多万。“顺其自然”的捐款已经全部用于助学、助困。
探究与分享:
思考一:扶危济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践行传统美德?
探究七 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思考二: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顺其自然”,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感受中华美德的力量。
(1)抗日英雄--杨靖宇 精忠报国,不怕牺牲,视死如归
(2)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热爱祖国 敬业奉献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兢兢业业,勇于探索,善于创新,
乐于奉献
(4)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一心为民,艰苦奋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课堂小结
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容、重要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1.中华文化的形成、构成、特点、薪火相传的原因?
5.1延续文化血脉
中华文化根
美德万年长
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6.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4.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做法?
1.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全面“复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优秀”的限定绝不能省略。这意味着( )
①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要注意甄别精华与糟粕
③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反对囫囵吞枣、良莠不分
④中华传统文化是否“优秀”取决于人们的喜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达标训练
2.中国动画到今年100岁了。《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大鱼海棠》等中国风动画,充分运用水墨写意、民间剪纸、皮影木偶等传统艺术形式,讲述经典故事并赋予文化形象以新的内涵。这说明,在文艺创作中( )
①要汲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营养
②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③要采用新科技新形式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
④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3.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自信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自信就是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4.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下列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③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④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仅仅是成年人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5.中华美德万年长。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孝顺有三种“境界”:养长辈的身,保障其吃穿不愁;养长辈的心,让其心情愉悦;养长辈的志,让其活得有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欣赏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