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 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 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
1.政治认同:培育法治精神,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
2.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自觉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3.法治观念: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4.健全人格: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5.责任意识: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成为依法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教学难点:厉行法治的要求。
自主学习
沟通的定义
沟通的特点
★1. 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
3. 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P52
★4.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怎样依法行政?P52-53
★5. 如何厉行法治?P53-55
★6.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
法治政府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
生活场景 应找的地方政府部门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
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
交通管理部门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商部门)
教育部门
林业部门
民政部门
运用你的经验P50
这说明政府有什么作用?
考考你:你知道政府部门有哪些吗?
旅游局
教育局
地税局
气象局
交通局
国税局
统计局
卫生局
电力局
民政局
农业局
水利局
公安局
林业局
国土资源局
司法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生活大考验: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知道找政府哪个部门吗?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
表哥和女朋友想领结婚证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伐树木
交警部门
教育局
民政局
林业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法治政府
我们的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加强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检查
交警维护秩序
01
我国政府的作用
市民在社保局缴纳社保
救助受灾群众
乘坐公共交通
提供公共服务
近日,漳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通过深化“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多举措开展电子计价秤综合整治行动,共检查电子秤388台,查处电子秤违法案件12起,严厉打击了计量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加大对电子秤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市监局的权力从何而来?政府为什么要管这些小事?不管行不行?
权力来源: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工作: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笔记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
政府
作用
权力来源
宗旨
工作原则
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②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人民
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2、什么是法治政府(含义)?
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第八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得玩忽职守、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第九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法履行行政执法职责,造成危害后果或者不良影响的,构成行政执法过错行为,应当依法承担行政执法责任。
03
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3、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P52
笔记
区分:党---执政党---依法执政
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执行机关---执法)
4.建设法治政府(P52 -53)
①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P52第二自然段)
②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公信力。(P53第一自然段)
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P52第二自然段)
厉行法治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
二、厉行法治
5.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厉行法治?
名言欣赏:
①全面依法治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②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福州打响“消灭鬼秤”第一枪!举报最高奖励100万
作为消费者,如果你遇到“缺斤少两”的商家,你会怎么做?
近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毅然决然地打响了“消灭鬼秤”的第一枪!他们迅速行动,将“销售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秤”纳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专项举报奖励办法》。这一举措犹如晴天霹雳,瞬间震动了整个市场。
这项新政策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前,这类售卖作弊电子秤的行为可能只是被当作小打小闹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微乎其微。但现在不同了,一旦被发现并查实,商家将面临严厉的惩罚,而举报者的奖励也将大幅提升。最高可达100万元的奖励,无疑是对举报者极大的激励和鼓舞。
笔记
6.如何厉行法治?/ 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①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④全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7.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凝聚法
治共识
法治政府
政府的作用、来源、宗旨、工作要求
厉行法治
怎样做(要求):
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全体社会成员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社会
公民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基本要求
随堂练习
1. (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下列材料体现厉行法治的有( )
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②遂宁市公安机关会同城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城区犬只的管理
③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萧凯恩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
④遂宁市举办2024年博视传媒小记者探秘之旅社会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随堂练习
2. (2024·福建·中考真题)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这能够( )
A.充分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规范作用
B.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C.建成完备法治体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D.以法治的方式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D
3.2024年1月,国务院提出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比如,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优化办事流程。这是因为(  )
①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④推进政务公开能够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自2024年5月6日起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可“全程网办”,首次实现内地居民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一次都不跑”。这一决定旨在( )
①落实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制度保障公平,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③用创新驱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④扩大公民权利,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沟通的定义
沟通的特点
5.(2024·贵州黔南·中考真题)材料 数字中国,最基础的是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有力提升互联网的治理能力,注重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协调推进是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突出特点。建设数字中国,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网,将数字技术的科技优势,与法治引领的治理优势、党的领导的体制优势结合起来,让数字文明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人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请从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突出特点的五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谈谈我们从该角度怎样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每个角度一点即可)
课堂练习
沟通的定义
沟通的特点
【答案】
①立法角度:完善网络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络活动有法可依。
②执法角度:加强网络执法力度,严格查处网络违法行为。
③司法角度:建立健全网络司法体系,保障公正司法。
④守法角度: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网络守法意识。
⑤普法角度:创新网络普法形式和内容,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