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 3.2《 学习成就梦想》 教学设计课题 3.2 学习成就梦想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上册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学习关乎民族的未来和祖国的强大,积极担负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的光荣使命; 2.责任意识:努力完成学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3.道德修养:培育爱国情怀,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4.健全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重点 怎样学习难点 学习的意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学练结合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 国家主席习近平从不忘叮嘱广大青年上下求索,去求真学问、练就硬本领,珍惜韶华、不负青春。 青年时期,又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广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希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观看课件 阅读趣味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讲授新课 展示课件: 习近平常常提到“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青年时期,他在艰苦条件下读书学习的诸多故事为人传颂。 2013年,在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中,习近平现身说法:“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回忆起自己30里借书的故事:“那时候,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书。” 在当年村民和知青眼里,习近平“爱读书”“懂得很多知识”“是个有文化的人”。 经常去习近平所住窑洞里串门的王宪平回忆:“他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当时的煤油灯很简陋,把用完的墨水瓶里灌上煤油,瓶口插个铅筒筒,再插上灯芯,点燃了照明就拿本书,凑着那点儿亮光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除此之外,他还潜心学习生产劳动方面的技能。 1974年,他在报纸上看到四川农村办沼气,意识到这可以解决梁家河缺煤少柴的问题,于是他和其他大队代表亲自去四川学习办沼气技术,回来后动员村民组建办沼气的施工队。后来,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梁家河村拥有了第一个沼气池,逐步解决了村民照明、做饭和取暖的问题。 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不断滋养着他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设问:国家主席习近平热爱读书学习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归纳总结: 学习的意义: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保国为民的重要基础。读书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实现梦想的重要路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增强我们的能力,增长我们的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设问:你能不能用一句经典的话来表达学习的重要性呢? 展示课件: 下面这些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关于学习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1、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学习是增加视野的唯一途径。——歌德 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5、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艾默生 6、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7、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8、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9.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0、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1、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 12、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13、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14、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李哲 15、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弗兰西斯·培根 16、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 17、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高尔基 1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9、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20、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21、学习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李嘉图 22、学习使人丰富知识,知识使人提升才能,才能使人创造业绩。——佚名 23、学习之心不可无,懒惰之心不可有。——俗语 24、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佚名 25、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佚名 26、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乐意施教。——乔叟 27、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28、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29.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3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1.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32.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33.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34.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设置问题情境: 小宁说:“既然学习那么重要,我打算好好读书,除了吃饭睡觉外,什么也不干。‘一心只读圣贤书。’我要在考试中把每一门学科考到优秀才行。” 你同意他的看法?请说说你的看法。 提醒学生:好好读书,是对的,是热爱学习的表现。但是我们还要走出对于学习的认识上的误区。 设置问题情境: 请看下面的材料,这些是学习的表现吗? 研学旅行、当志愿者搞服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访问调查群众等 设问:他们是在学习吗?请说说理由。 归纳总结: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也有品德的培养等。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还可以是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我们可以从一切中学习。 设置问题情境: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王老师说:“我发现我们班里的35位同学,有的热爱学习,能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及时完成作业,不会就去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而有的同学上课走神,从不举手,主动回答问题或向老师、同学请教,作业拖拉,老师批改完作业后没有对错误进行修改······” 设问:如果你是班主任王老师,你会用什么道理去教育引导表现不好的学生? 归纳总结: 我会告诉他们:我们要学会学习,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还要把学到的知识用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阅读感悟 探究交流 理解记忆 语言表达 齐声朗读 朗读之后,把你最喜欢的写到书上或者笔记本上 朗读之后,把你最喜欢的写到书上或者笔记本上 朗读之后,把你最喜欢的写到书上或者笔记本上 探究交流 探究交流 理解记忆 探究交流 理解记忆 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价值引领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和自主建构作用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 强化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 引导学生体悟学习的重要意义 通过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 引导学生体悟学习的重要意义 通过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 引导学生体悟学习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形成正确的认知,培育科学素养 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设问,引导学生全面科学地理解学习的内涵和范畴 导之以行,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以致用当堂达标检测 小宁在和小华聊天。小宁说:“我也想学,可不管怎么勤奋努力,还是考不及格,愁人。”小华说:“好多人躺平,学习有啥用?” 这时,道德与法治老师刚好路过,听见了二人的对话。道德与法治老师耐心地同他们讲话之后,他俩连连点头,感谢老师指点迷津。 请你猜想一下,老师分别对二人说了什么? 认真思考 完成作答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巩固提升,培育核心素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提示:从教师挖掘教学资源情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况、核心素养培育情况等方面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