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练习(10月)八年级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大多数扁形动物与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下列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A.生殖器官简单 B.消化器官简单 C.运动器官发达 D.感觉器官发达2.俗话说“靠海吃海”,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以下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海胆 B.海参 C.海葵 D.海马3.水螅、水母都属于腔肠动物。它们体表特有的结构是( )A.鳞片 B.刺细胞 C.贝壳 D.黏液层4.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水螅的身体上长出芽体,芽体成熟后脱离母体成为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A.有性生殖 B.出芽生殖 C.营养生殖 D.嫁接5.海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肛门 B.口 C.胞肛 D.体壁6.下列水生动物与其他3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A. B. C. D.7.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吸虫是寄生生物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C.血吸虫对人体健康危害并不大D.血吸虫病患者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虫卵,需无害化处理8.小明在村边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有可能是( )A.水螅 B.涡虫 C.蛔虫 D.蚯蚓9.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A.有口有肛门 B.有口无肛门 C.有小肠大肠 D.有肛门无口10.下列动物中,与其主要特征描述相符合的是( )A.涡虫——身体呈左右对称 B.蛔虫——靠刚毛运动C.水螅——有口有肛门 D.蚯蚓——有外骨骼11.卫生习惯较差的人易感染蛔虫病,下列关于蛔虫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身体细长,有环形体节 B.体表光滑,有角质层C.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D.可寄生在人体小肠中12.长喙天蛾常被误认为蜂鸟,长喙天蛾的主要特征是( )A.体表被覆羽毛B.体温恒定C.身体分节D.具有坚硬的卵壳13.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而非环节动物,判断依据是( )A.两侧对称 B.身体分节 C.有外骨骼 D.有口有肛门14.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涡虫B.蜻蜓C.河蚌 D.水母15.下列词语中提到的动物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金蝉脱壳 B.庄周梦蝶 C.乌贼喷墨 D.虾兵蟹将16.下列能分泌大量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珍珠的生物是( )A.螃蟹 B.河蚌 C.石鳖 D.蜗牛17.下列有关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有口有肛门 B.乙的运动器官是疣足C.丙体表有角质层 D.丁体表有外骨骼18.有些动物名称里虽有“鱼”字,但不是鱼。下列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A.章鱼 B.娃娃鱼 C.青鱼 D.鲸鱼19.“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鲈鱼游泳时,维持鱼体平衡的部位主要是( )A.胸鳍 B.背鳍 C.尾鳍 D.臀鳍20.下列鲫鱼结构中,能够感知水流变化,帮助鲫鱼避开障碍物的是( )A.鳃 B.鳔 C.侧线 D.鱼尾21.出土于我国河南省的彩陶缸,距今已有6000多年。彩陶缸上有一幅“鹳鱼石斧”图案,如右图所示。关于此图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鱼和鹳均属于无脊椎动物B.鱼的形态与水生生活相适应C.鹳的长脚有利于在浅水区域捕食D.“草→鱼→鹳”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22.“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小池二首》中的诗句,其中“萍开见游鱼”描述的是荷叶散开时能见到游动的鱼儿场景。下列关于鱼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线型的身体——减小阻力 B.有翼状的胸鳍——利于滑翔C.体表覆有鳞片——保持体温 D.体色背深腹浅——易于隐藏23.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A.体表是否被毛 B.是否用鳃呼吸 C.体温是否恒定 D.体内有无脊柱24.在缺水的旱季,非洲肺鱼深藏在泥洞中进行夏眠。在夏眠时,肺鱼不吃不动,通过类似于肺功能的鳔来完成微弱的呼吸,直到雨季来临才破洞而出。肺鱼在夏眠过程中( )A.不需要氧气 B.新陈代谢完全停止C.不能适应旱季环境 D.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减少25.鳖,俗名“甲鱼”,营养价值高,乃宴席上品。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表覆盖角质鳞片 B.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C.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D.与鳄属于同一类动物26.下列我国珍稀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A.朱鹮 B.扬子鳄 C.金丝猴 D.大熊猫27.下列珍稀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扬子鳄 B.大鲵C.中华鲟 D.白鳍豚28.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C.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29.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关于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皮肤和肺呼吸 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C.体表覆盖角质鳞片 D.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鳄30.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陆生脊椎动物 B.都属变温动物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 D.发育过程都经过变态发育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每空2分,共12分)如图是家鸽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家鸽有发达的呼吸器官是【c】 ,但是家鸽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的【b】 可以辅助呼吸。家鸽每呼吸一次,空气就 次经过肺,进行 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就是双重呼吸。(2)家鸽在飞行时可以减少阻力,前肢变成 ,是飞行器官。家鸽体温可以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生活范围,属于 动物。32(每空2分,共10分).根据观察蚯蚓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3] 的位置来区分。(2)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湿润,保证蚯蚓的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 ,它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4)若要探究蚯蚓是否喜欢湿润的土壤,应该设计 和 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33.(每空2分,共6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2023年4月17日,福建平潭龙王头海滨浴场现“蓝眼泪”景观。在海面能看到一片蓝色的荧光,就像星辰掉进了大海。“蓝眼泪”涉及到的是一些个体微小、会发光的浮游生物,主要是夜光藻和海萤。“蓝眼泪”的出现与水温、气候、风向等因素都有关系。它虽然外表光鲜,但却是暗藏的“环境杀手”,夜光藻过量繁殖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1)海萤的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属于 (填“节肢”或“环节”)动物。(2)“蓝眼泪”像萤火虫一样能够发光。萤火虫发光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能 B.热能 C.细胞的呼吸作用(3)夜光藻过量繁殖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34.(第(1)(2)(3)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2分)微塑料系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调查发现,在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许多水生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摄食微塑料的生物范围在不断地扩大。(1)沙蚕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 组成;贝类大多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2)鲸体毛退化,俗称“鲸鱼”,但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原因是 。(3)从海洋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沙蚕、贝类等属于消费者,其误食的微塑料会通过捕食关系沿 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4)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甲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乙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M的 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丙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①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 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原因是 。(5)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请列出可行的措施(至少两条) 。学情练习(10月)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1-5 BCBBB 6-10 BC BA A11-15 A CCC C 16-20 BDCAC21-25 A CDDD 26-30 BBBAB31.(每空2分,共12分)(1) 肺 气囊 两 两(2) 翼 恒温32.(每空2分,共10分)(1)环带 (2)呼吸 (3)刚毛(4) 干燥 湿润33.(每空2分,共6分)(1)节肢 (2)C(3)自动调节34.(第(1)(2)(3)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2分)(1) 相似的体节 外套膜(2)胎生、哺乳 (3)食物链(网)(4) 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消化和吸收两组小鼠饲喂的饲料中所含微塑料M的浓度不同,微塑料浓度越高,对消化吸收功能影响越大(5)不使用塑料袋;不乱扔塑料垃圾;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