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游戏乐翻天 看谁最先见到小九》三单元人教版(简谱)2024小学音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游戏乐翻天 看谁最先见到小九》三单元人教版(简谱)2024小学音乐

资源简介

游戏乐翻天 看谁最先见到小九 (教案)
人教版(简谱)(2024)音乐故事会
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小九的旋律密码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 “麒麟的节奏密码” 为主题,通过 “游戏乐翻天 看谁最先见到小九” 这个活动,将节奏学习融入到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教材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不同的节奏型,提高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学情介绍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音乐学习的初始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课题:看谁最先见到小九 单元:第三单元
学科:音乐 年级:小学一年级(上)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 1.通过参与音乐游戏,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兴趣。 艺术表现: 1.鼓励学生在游戏中用身体动作、歌声等方式表达对2.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音乐的表现形式。 文化理解: 1.介绍音乐游戏的不同玩法和文化背景,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 二、知识拓展 音乐游戏的种类: 1.节奏游戏:如拍手游戏、跺脚游戏等,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2.旋律游戏:如听旋律猜歌名、旋律接龙等,培养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和感知能力。 3.音乐表演游戏:如角色扮演、音乐剧表演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表现力。 音乐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游戏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 2.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通过音乐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能力。 3.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音乐游戏通常需要学生合作完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音乐游戏的家庭拓展: 1.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音乐游戏,如家庭音乐会、音乐猜谜等,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杯子、勺子等,创造简单的音乐游戏,培养孩子的音乐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游戏中准确地感受和识别不同的节奏型。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快速反应,准确地按照节奏进行活动。 2.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较为复杂的节奏型。
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 1.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节奏。 2.设计多种游戏形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示范教学法: 1.教师通过示范演唱、演奏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节奏的特点。 2.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体验教学法: 1.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打击乐器等方式亲身体验节奏,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小组合作教学法: 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游戏所需的道具,如卡片、头饰等。 2.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如木鱼、响板、铃鼓等。 3.准备与游戏相关的音乐素材。 学生准备: 1.了解一些基本的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 2.准备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游戏。
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创设富有情境感的游戏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组织教学
1.师生用音乐方式问好! 2.发声练习 3.简谱我写你说
教学环节
导入(3 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我是一个粉刷匠》的音乐,再播放一段《小苹果》的音乐,用音乐带领学生一起随着音乐节奏拍手、跺脚,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引出游戏主题 “看谁最先见到小九”,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一)、活动准备 制作或准备与 “小九” 相关的图片、道具等,例如小九的卡通形象卡片。 准备一些欢快的音乐作为活动的背景音乐,增强氛围。 播放歌曲片段如下: 《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充满了童真和欢乐,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氛围。 《数鸭子》:歌曲简单易学,歌词生动有趣,描绘了小朋友们在河边数鸭子的情景,非常适合小学生演唱和欣赏。 《小兔子乖乖》:这是一首经典的儿歌,旋律欢快,歌词富有教育意义,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两只老虎》:节奏明快,歌词简单,容易被小学生记住,还可以通过歌曲进行互动游戏。 《小星星》:这首歌曲家喻户晓,旋律悠扬,能够让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可以将教室布置得富有音乐和游戏的氛围,比如挂上一些音符、乐器的装饰。
活动过程
规则讲解 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老师会播放音乐,音乐响起后学生开始以某种方式(如绕着教室走、随着节奏跳动等)行动起来。当音乐停止时,老师会随机展示 “小九” 的图片或说出 “小九出现了” 等提示语,学生要尽快找到一个指定的位置站好或者做出特定的动作,最先完成的学生获胜。 可以进行几次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则。 音乐播放与游戏进行 播放欢快的音乐,学生开始活动。音乐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儿歌、欢快的古典音乐片段等,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中感受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音乐停止后,观察学生的反应,宣布获胜者,并给予小奖励,如贴纸、小奖章等。 可以多进行几轮游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胜。 总结与分享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分享在游戏中的感受,比如哪首音乐让他们最兴奋、他们是如何快速反应的等。 老师可以总结游戏中涉及到的音乐元素,如节奏的快慢、音乐的情绪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节奏感知(10 分钟) 教师播放不同节奏型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用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出听到的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节奏型,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认识节奏型 师:听《游击队歌》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生1:节奏轻快活泼 生2:给人一种轻松、灵动的感觉 生12:节奏像小军鼓的鼓点,有很强的弹性和跳跃感 师总结: 节奏轻快活泼:歌曲整体节奏给人一种轻松、灵动的感觉,不像一般的战斗歌曲那样沉重、激昂。这种轻快的节奏能够生动地展现出游击队员们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 富有弹性:其节奏仿佛小军鼓的鼓点一般,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跳跃感。这种弹性节奏使得歌曲充满了活力和动感,就像游击队员们在山林间、田野里灵活穿梭、巧妙作战的情景,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 弱拍后半拍起:这种节奏型贯穿全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律动感。弱拍起的节奏方式打破了常规的节奏规律,让歌曲听起来更加新颖、别致,也增强了音乐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节奏对比鲜明:歌曲在段落之间以及乐句之间存在一定的节奏对比。例如,第二段前四小节在节奏上有所变化,曲调安排了两小节的同音反复,与第一段的节奏形成对比,这种对比让音乐更富有变化性和层次感,避免了单调,同时也进一步刻画了游击队战士风趣、乐观的性格和对强大敌人的蔑视。 进行曲风格:虽然节奏轻快,但仍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特点,具有一定的规整性和推动感,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坚定、前进的力量,体现出游击队员们奋勇向前、不畏强敌的战斗精神 游戏进行(20 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种动物。 教师播放音乐,音乐中会出现不同的节奏型,当听到特定的节奏型时,代表相应动物的小组要迅速做出反应,如站起来、拍手等。 最先做出正确反应的小组可以前进一步,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
总结与拓展(7 分钟)
1.教师总结游戏过程,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学生。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运用节奏。
四、板书设计
“麒麟的节奏密码” 之 “游戏乐翻天 看谁最先见到小九”
简谱:
1
2
3
4
6
7
8
节奏型介绍
四分音符:X
八分音符:X X
十六分音符:X X X X
游戏规则
小组代表动物
特定节奏型反应
五、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趣味性强
游戏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学,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音乐知识。
目标明确
游戏围绕着 “小九的旋律密码” 这一主题展开,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和理解旋律的特点。通过游戏,学生们对旋律的高低、长短、节奏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教学方法多样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法、引导法、鼓励法等。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游戏规则和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2、不足之处
课堂秩序较难控制
由于游戏的趣味性强,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容易过于兴奋,导致课堂秩序有些混乱。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课堂秩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果。
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小组竞赛中,个别学生可能由于性格内向、音乐基础较弱等原因,参与度不高。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虽然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但还是难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游戏中。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导致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有时候游戏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总结和评价环节;有时候游戏时间过短,学生们还没有充分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3、改进措施
加强课堂管理
在游戏开始前,明确游戏规则和课堂纪律,让学生知道在游戏过程中应该遵守哪些规定。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及时提醒和纠正不良行为,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要更加关注个别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信任;对于音乐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让他们在游戏中也能有所收获。
合理安排时间
在游戏前,教师要对游戏时间进行合理的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出现时间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可以设置一些时间提示,如定时器、倒计时等,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更好地掌握游戏进度。
总之,“游戏乐翻天 看谁最先见到小九” 这一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兴趣、达成教学目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