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游戏乐翻天 修好凤鸣桥 (教学设计)人教版(简谱)(2024)音乐故事会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小九的旋律密码一、内容概述本课内容是人教版(简谱)(2024)音乐故事会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麒麟的节奏密码” 中的游戏活动内容。通过一个修好凤鸣桥的游戏情境,将节奏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节奏密码。游戏中可能涉及到不同的节奏任务,如按照特定节奏敲击乐器、演唱节奏片段等,以完成修桥的步骤。重点突出节奏元素,要求学生准确识别、演奏和创作不同的节奏型。课程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音符时值和节奏组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游戏中的音乐元素可以与故事中的情境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学习兴趣。教授上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完成游戏任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二、学情介绍一年级学生特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和故事。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音乐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但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基础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奇妙的声音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部分学生可能在幼儿园或家庭中有过一些简单的音乐接触。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合作修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三)、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和理解音乐中的旋律要素,如音高、节奏、节拍等。能够准确地演唱或演奏指定的旋律片段,提升音乐技能水平。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如音符的时值、休止符的作用等。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准确识别、演奏和创作不同的节奏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修好凤鸣桥的任务。教学难点学生在紧张的游戏氛围中保持稳定的节奏演奏。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五、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修好凤鸣桥的游戏为主线,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节奏知识。通过设置不同的游戏关卡和任务,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进步。示范教学法教师在游戏开始前,示范如何识别、演奏和创作不同的节奏型。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示范,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和要求。鼓励教学法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对表现出色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六、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修好凤鸣桥的游戏道具,如桥梁模型、节奏任务卡片等。准备一些节奏乐器,如木鱼、响板、铃鼓等,供学生在游戏中使用。设计游戏规则和奖励机制,确保游戏的公平性和趣味性。学生准备可以提前复习本单元所学的节奏知识,为游戏做好准备。七、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游戏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学习和探索。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体验式学习通过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节奏密码的魅力,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节奏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乐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合作学习游戏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八、教学环节导入(3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凤鸣桥的音乐或故事,引出修好凤鸣桥的游戏主题。《凤鸣桥的传说》远古时代,在一个村子的南边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北边住着一位勤劳朴实的小伙子,他们从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有一天,龙王的儿子腾云驾雾从村子上空经过,看见这两个年轻人有说有笑地一起劳动,姑娘生得出水芙蓉般美貌非凡,小伙长得天人般眉清目秀,心里顿生妒恨。到了夜里,他乘人们熟睡之际,在地上一滚,把东南方向的一条河扭成了西北向,并且拐进村中,把姑娘和小伙两家远远隔开,这条河因此被人们称为 “倒流河”。第二天,人们起来看到大河横在村中,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于是,姑娘和小伙决定在河上架一座桥。他俩在日晒雨淋中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打了九百九十九块石板,终于在河上架起一座漂亮的石拱桥。但由于操劳过度,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便双双倒在桥上,再没醒来。之后两人化作凤凰,盘旋于桥的上空,并在一声声清脆悦耳的鸣叫声中,恋恋不舍地飞上了云霄。为了纪念勤劳善良的姑娘和小伙,人们便把此桥称为 “凤鸣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对游戏充满期待。规则讲解(5 分钟)教师展示游戏道具,详细讲解游戏规则和要求。一)、游戏目标通过团队协作,运用音乐元素完成 “修好凤鸣桥” 的任务,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和合作能力。二)、游戏准备播放歌曲《古桥情韵》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准备各种乐器,如木鱼、响板、三角铁等,也可以准备一些能发声的日常用品作为替代。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三)、游戏规则故事引入:老师讲述凤鸣桥受损需要修复的故事,学生们是勇敢的小小建筑师,要通过音乐的力量来修复桥梁。音乐任务分配:每个小组负责一段音乐的创作或表演,这段音乐要表现出修桥的一个特定场景,比如搬运材料、搭建桥梁结构、庆祝完工等。小组内成员可以分工,有人负责节奏部分,用乐器或拍手跺脚等方式打出节奏;有人负责旋律部分,可以哼唱简单的曲调;有人负责用特殊的声音效果来表现特定情境,如风声、水流声等。音乐创作与表演: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音乐创作和排练,老师可以巡回指导,给予一些建议和启发。依次上台表演,表演过程中要尽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修桥的场景,让观众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修桥的过程。桥梁修复进度展示:在每个小组表演完后,老师可以根据表演的精彩程度和符合主题的程度,在黑板上或用其他方式展示桥梁的修复进度。比如,画一个简单的凤鸣桥图案,每完成一个精彩的表演就添加一块 “砖头” 或其他象征修复的元素。合作修复:最后,所有小组一起合作,将各自的音乐片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 “修好凤鸣桥” 的音乐作品。大家共同表演,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四)、游戏要求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小组的音乐创作和表演,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意。遵守规则:在游戏过程中,要遵守老师制定的规则,尊重其他小组的表演,不得干扰或破坏游戏秩序。音乐表现:音乐要尽可能地符合修桥的主题,有节奏感、旋律感和表现力,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团队协作:小组内成员要密切合作,互相倾听和配合,共同完成音乐任务。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不同的乐器、声音效果和表演方式,让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分组准备(5 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小组内成员共同讨论,确定自己的小组名称和口号。游戏开始(15 分钟)各小组依次完成游戏任务,如按照节奏任务卡片敲击乐器、演唱节奏片段等。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为凤鸣桥修复一部分。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鼓励。总结评价(10 分钟)游戏结束后,各小组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和个人,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颁发奖励,如小奖状、小礼品等,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拓展延伸(2 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节奏密码,如唱歌、跳舞、打节奏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节奏密码的奥秘,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九、板书设计“游戏乐翻天 修好凤鸣桥”游戏规则节奏任务示例小组排名“用木鱼敲击四分音符节奏”“演唱八分音符节奏片段”十、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游戏设计新颖有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游戏中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通过游戏,学生对节奏密码的掌握更加牢固,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也得到了提高。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过于紧张,影响了节奏的准确性。游戏时间的控制不够精准,导致有些小组没有完成全部游戏任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以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放松训练,帮助学生在游戏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加合理地安排游戏时间,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游戏任务。丰富评价方式,如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