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标题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团结同学,宽容友爱。 责任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 重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 难点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提到“中国的脊梁” 思考:你认为“中国脊梁”是什么 用人物或者事例来说说对“中国脊梁”的理解 提示:中国脊梁"就是那些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
授新课 材料分享: 抗美援朝时,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王海本人击落击伤敌机9架。2020年8月2日,王海逝世。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飞得更高,英雄的丰功伟绩值得铭记!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照顾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他说:“能帮助到别人,觉得很幸福!” 思考:王海、张定宇身上分别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列举你心中的中国脊梁并说说他们共同之处是什么? 提示:王海的精神品质: 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张定宇的精神品质: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 我心中的中国脊梁包括钟南山、李兰娟、张桂梅等。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都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 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勇气,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笔记整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观看视频:真正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材料分享: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以前):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日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改革放以来(1978—至今):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伟大抗疫精神 思考: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什么品格? 提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材料分享: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67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地……67年来,国测一大队徒步行程累计6000多万公里。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水汗水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 思考:国测一大队为何不畏艰险67年不改初心? 根据材料讨论民族精神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提示: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新闻链接: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 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9人受伤 1月24日的午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阳光明媚,街道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店铺里的生意正如往常一样红火。然而,这一切的宁静在一瞬间被打破。15时许,一栋临街的六层商住楼突发火灾,浓烟滚滚,火舌蜿蜒舔舐着建筑的每一角落。居民们惊慌失措,尖叫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随着火焰的肆虐和烟雾的蔓延,事故很快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39条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这一刻,另有9人不同程度受伤。消息传出后,江西省委省政府没有丝毫迟疑,立即全力投入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他们不仅要与时间赛跑救治伤员,还要安抚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任务艰巨而繁重。 就在人们最需要英雄的时刻,消防员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报警铃响起仅仅7分钟后,他们就赶到了现场,不顾熊熊烈火和令人窒息的烟雾,开始了紧张的搜救行动。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中显得格外坚定,每一次进出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 思考:政府与消防员在火灾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他们是如何传承民族精神的? 提示: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新闻链接:2024年9月20日是全国第22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不断加强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黄山市各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 9月20日,徽州区岩寺小学邀请“黄山好人”程鸿雁走进校园,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主题宣讲活动,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少先队员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感人、助人为乐的故事,分享了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自豪与幸福,队员们被深深吸引,清澈闪亮的眼神中透着几分敬仰,几分感悟。队员们纷纷表示要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向身边榜样学习,弘扬真善美,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思考1:说一说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什么? 提示: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思考2:如何理解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为什么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考3:为什么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示: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思考4:徽州区岩寺小学邀请“黄山好人”程鸿雁走进校园,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主题宣讲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方法: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2024年2月17日,受大风降雪天气影响,超过2.5万人滞留我省酒泉市瓜州县城,当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为滞留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瓜州群众积极提供免费住宿和帮助,为滞留人员带来温暖。瓜州县政府和人民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A.爱国 B.民主 C.诚信 D.友善 2.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共有152人(组)光荣上榜,他们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评选“中国好人榜”,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有 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要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宏大了,我们在生活中没法照着做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停留在口头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体现的法治精神是 A.平等 B.公正 C.爱国 D.自由 4.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该法指出,针对各个年龄段学生特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规定的有 ①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 ②引导学生在旅游观光中领略壮美河山,感受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③利用重要节日开展庆祝纪念活动,增进家国情怀 ④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作品,生动讲好爱国故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