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小小歌唱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六单元人教版(简谱)2024小学音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设计《小小歌唱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六单元人教版(简谱)2024小学音乐

资源简介

《小小歌唱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简谱)(2024)音乐故事会
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管乐音乐会
一、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歌曲。在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简谱)第六单元管乐音乐会的音乐故事会中,安排这首歌曲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国歌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感受其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力量。通过学习国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对国歌的简谱进行了呈现,方便学生识谱演唱。同时,可结合管乐音乐会的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国歌在管乐演奏中的表现形式。
二、学情介绍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对音乐充满好奇和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对国家的概念和爱国主义情感的认知也在逐步形成。通过学习国歌,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感。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②引导学生学会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掌握正确的节奏和旋律。
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④通过欣赏管乐演奏的国歌,感受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魅力。
四、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稳定学生情绪。
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掌握正确的节奏和旋律。
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难点
准确把握国歌的节奏和旋律,特别是一些节奏较快的部分。
引导学生在演唱国歌时表达出庄重、严肃的情感。
六、教学法
讲授法:讲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国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确的演唱方法。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演唱国歌,掌握节奏和旋律。
欣赏法:播放管乐演奏的国歌,让学生欣赏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魅力。
七、课前准备
收集国歌的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和视频。
准备国歌的音频和管乐演奏版本的音频。
制作教学课件。
八、设计理念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通过学习国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注重音乐实践,让学生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九、教学环节
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猜测是什么歌曲。
引出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介绍国歌的重要地位。
历史背景介绍(5 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介绍国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历史背景介绍:
抗日战争的爆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纷纷兴起,不到1年的时间,东北抗日义勇军已达30万之众。
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1934年,上海电通公司成立,并邀请田汉编写电影剧本。1935年,田汉被捕入狱,孙师毅将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并将其命名为《风云儿女》。这部电影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一批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它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国歌的诞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后来,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在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让学生了解国歌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1、导入
播放一段激昂的国歌音乐,让学生们静静地聆听。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是什么音乐吗?” 生:国歌。
2、认识国歌
2.1介绍国歌的名称是《义勇军进行曲》。
2.2展示国旗和国徽的图片,告诉学生国歌、国旗和国徽都是国家的象征。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正确的节奏和旋律。
①、节奏教学
聆听感受
首先,播放国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小朋友安静地聆听。在聆听过程中,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整体节奏,例如让他们跟着音乐轻轻点头或拍手,初步体会节奏的快慢和强弱变化。
节拍认识
国歌是 2/4 拍的歌曲。可以用简单的比喻向一年级学生解释 2/4 拍,比如把它比作走路时 “左 - 右,左 - 右” 的节奏,每小节有两拍。教师可以通过示范,一边有节奏地走路,一边数着 “1、2,1、2”,让学生模仿。
节奏分解
对于歌曲中的一些典型节奏型进行单独教学。例如,国歌开头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中的附点节奏 “起 - 来”(“来” 字是附点八分音符),可以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来展示这种节奏型的特点。先单独拍出 “起”(一拍)和 “来”(半拍加半拍的一半)的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
还有像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的切分节奏,可以通过对比正常节奏和切分节奏的拍手方式,让同学们感受切分节奏的重音变化。
②、旋律教学
音高感知
利用简单的乐器,如音叉或钢琴,弹奏出国歌中的一些主要音高,让同学听辨高低。例如,国歌开头的 “起 - 来”,“起” 字是较高的音,“来” 字相对低一些,通过这种对比让学生初步感知音高的变化。
旋律模仿
教师可以将国歌的旋律分成几个短句,一句一句地教唱。先由教师示范唱出一句,然后让学生模仿。在唱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问题。例如,“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一句,要特别注意 “中” 字的音准,以及整句旋律的起伏。
整体旋律练习
当学生能够较好地模仿唱出各个短句后,将这些短句连接起来,让学生完整地演唱旋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旋律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③、结合情感教学
背景讲述
我们的国歌是在国家面临危险的时候创作的,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强。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在演唱时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节奏和旋律。
表情引导
在学生演唱时,引导他们通过表情来表现歌曲的情感。例如,唱到 “起来!起来!起来!” 时,鼓励学生表现出一种激昂、振奋的表情,这种情感的融入也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唱出节奏和旋律的强弱变化。
3、讲述国歌的历史
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国歌诞生的背景。可以这样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国家遇到了困难,有很多勇敢的人站出来保卫国家。他们在战斗的时候就唱着这首歌,这首歌让大家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
强调国歌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创作出来的,代表了我们国家人民的勇气和奋斗精神。
4、国歌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团结力量:
“同学们,当我们一起唱国歌的时候,大家的心就会连在一起。就像我们在学校里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一样,国歌能让全国的人团结起来,共同为了我们的国家努力。”
举例说明,比如在运动会上,大家一起为运动员加油,就像全国人民一起为国家的发展加油。
激发爱国情感:
“国歌的旋律很激昂,当我们听到国歌的时候,心里会充满对国家的爱。这种爱会让我们想要保护我们的国家,让它变得更美好。”
可以问学生:“你们爱我们的国家吗?为什么爱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国家的感情。
铭记历史:
“国歌让我们记住过去的困难和奋斗,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为了国家的发展付出了努力,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可以讲一些简单的英雄故事,让学生了解过去的人们是如何为国家奋斗的。
5、互动活动
教学生唱一段国歌,让他们感受国歌的力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国歌的感受。
请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自己以后要怎样爱护国家、尊重国歌。
6、总结
再次强调国歌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尊重国歌,热爱国家,努力学习,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唱国歌(15 分钟)
播放国歌音频,让学生聆听感受。
教师示范演唱,讲解歌词含义和演唱要点。
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注意节奏和旋律的准确性。
让学生完整演唱国歌,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欣赏管乐演奏(5 分钟)
播放管乐演奏的国歌音频,让学生欣赏。
引导学生比较管乐演奏和国歌演唱的不同之处,感受管乐的魅力。
情感升华(5 分钟)
师:“唱国歌时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表达对国歌的敬重和爱国之情。
生1:
唱国歌的时候我觉得很自豪。因为国歌很响亮,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国家很大很美丽。我要站得直直的,大声地唱国歌。
生2:
唱国歌的时候我心里很激动。我知道国歌是我们国家很重要的歌,唱的时候我就像一个小战士,要保卫我们的国家。
生3:
唱国歌的时候我很严肃。因为国歌是很庄严的歌,我要认真地唱,不能乱唱。我要把对国家的爱都放在歌里唱出来。
教师组织学生全体起立,庄严地演唱国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结(2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歌的重要性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表扬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热爱祖国,热爱音乐。
十、板书设计
小小歌唱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历史背景
歌词含义
演唱要点
管乐欣赏
十一、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会了演唱国歌,同时也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在演唱国歌时表达出庄重、严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演唱国歌时节奏还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些学生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十二、课后作业布置
同学们回家后唱给家人听,并向家人介绍国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升国旗等庄严场合时,要庄重地演唱国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