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音乐故事会 高山流水遇知音》(教学设计)人教版(简谱)(2024)音乐故事会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弹拨乐彩排一、教材分析《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音乐故事。在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简谱)第四单元打击乐大赛的音乐故事会中,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讲述俞伯牙与钟子期以音乐相知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力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这个故事也可以结合打击乐器的运用,让学生在体验音乐故事的过程中,感受打击乐器的节奏和韵律。二、学情介绍一年级的学生处于音乐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对音乐充满好奇和兴趣,但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互动游戏和音乐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故事,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力量。2.引导学生认识打击乐器,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和特点。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音乐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乐趣。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共同完成音乐表演任务。四、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稳定学生情绪。2、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舞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故事,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力量。2.引导学生认识打击乐器,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和特点。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音乐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乐趣。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理解音乐故事的基础上,通过音乐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2.如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音乐表演任务。六、教学法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力量。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打击乐器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和特点。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打击乐器,体验打击乐器的节奏和韵律,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音乐表演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七、课前准备收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故事资料、图片和音频文件。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如木鱼、响板、铃鼓、三角铁等。制作教学课件,包括音乐故事图片、打击乐器图片和音频文件等。八、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通过故事讲述、音乐欣赏、打击乐器演奏和音乐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力量。融合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强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共同完成音乐表演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九、教学环节导入(3 分钟)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提问学生:“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引出课题《高山流水遇知音》,介绍音乐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背景介绍《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源自《列子·汤问》,后来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文学作品中。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表达了人们对知音难觅的深刻感慨。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春秋时期,那时的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琴艺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而能够真正理解琴师心意的听众则被称为“知音”。主要人物俞伯牙俞伯牙是故事中的主角,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上大夫,原籍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他不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而且技艺高超,被尊为琴仙。伯牙擅长弹奏七弦琴,并且能够通过琴声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如高山和流水。钟子期钟子期是故事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春秋楚国人,字子期。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到了伯牙的琴声,并且能够准确地领会到伯牙所表达的情感,如“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这种心灵上的契合使得两人成为了莫逆之交。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伯牙在一次乘船游览时,面对清风明月,思绪万千,不禁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这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结语《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传达了知音难觅的主题。这个故事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能够相互理解、心灵相通的朋友。故事讲述(10 分钟)播放《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故事视频,让学生观看。教师结合视频内容,讲述音乐故事的详细情节,引导学生感受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音乐的魅力。提问学生:“你觉得俞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会成为知音?”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的作用。活动名称:对下联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给“高山流水遇知音”对个下联?生1:“高山流水遇知音”下句为“彩云追月得知己”。生2:“高山流水遇知音”下句为“知音不在谁堪听?焦尾声断斜阳里,寻遍人间已无琴”打击乐器介绍(10 分钟)展示各种打击乐器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认识打击乐器的种类和特点。教师介绍打击乐器的名称、音色和演奏方法,让学生了解打击乐器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打击乐器,体验打击乐器的节奏和韵律,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力。音乐欣赏(5 分钟)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提问学生:“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表演(15 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打击乐器,为《高山流水》的音乐作品进行伴奏。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设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和节奏型,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和创意。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总结(2 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故事和打击乐器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的重要作用。表扬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创意,鼓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发现音乐的魅力。十、板书设计音乐故事会《高山流水遇知音》音乐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打击乐器种类和特点音乐欣赏感受和理解音乐表演创意和评价十一、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故事,认识了打击乐器,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故事讲述、音乐欣赏、打击乐器演奏和音乐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力量。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音乐表演环节,有些学生的表现力还不够强,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在小组合作中,有些学生的合作意识还不够强,需要加强团队建设和合作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快乐成长。十二、课后作业布置1、同学们回家后,给家人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故事。2、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尝试用打击乐器为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伴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