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学习目标】1. 知道密度的概念以及特点2. 能记住一些常见的物质的密度(水、酒精)3. 知道温度能影响物体的密度(一般是热胀冷缩),且水是特例,需要注意4. 熟练掌握密度公式,并能结合数学知识解决较难的问题【自主学习】一、密度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物质不同,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 。如果用 ρ(读做rou)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那么用公式写出来就是 。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kg/m3 。有时候也用 做密度的单位,符号是g/cm3。 这两个密度单位的关系是 。二、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 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它们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从密度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因此水冻成冰后体积增大,这样就把水管胀裂了。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水比较特殊。水在4 ℃时密度 。温度高于4 ℃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 ;温度低于4 ℃时,随着温度的 ,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在寒冷的冬天,湖面封冻了,较深湖底的水却有可能保持4 ℃的水温,水还是液态的。【例1】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金属锇的密度为22.6×103kg/m3,宇宙中的“中子星”1cm3的质量为1.0×107t,“脉冲星”核的密度为1.0×1015g/cm3,“超巨星”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十七万分之一(已知ρ氯气=0.089kg/m3),上述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 )A.金属锇 B.“中子星” C.“脉冲星”核 D.“超巨星”【例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103kg/m3)( )A.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C.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 D.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铜的密度是,表示体积为1m3铜的质量为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例4】某物质A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B.物质A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物质A的密度大于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物质A的质量,其值为1000kg【例5】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a、b、c 三种物质组成体积相同的物体,则c物质物体的质量最小B.b 物质的密度是1.0kg/m3C.c 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两倍D.a、b、c物质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体积无关【例6】如图所示甲和乙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减小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C.体积为5cm3的甲物质,质量为10gD.甲物质的密度与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例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它们的体积之比是3∶2,则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A.9∶4 B.4∶9 C.1∶1 D.2∶3【课后巩固】1.金属锇的密度为22.6×103kg/m3,中子星每1cm3的物质有1013g,脉冲星核的密度为1015g/cm3,超巨星的密度只是水密度的千分之一。上述物质密度最大的是( )A.脉冲星核 B.金属锇 C.中子星 D.超巨星2.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一斤”白酒(“一斤”白酒的质量是500g)的“提子”来量度酱油,则装满一“提子”的酱油的质量是(已知ρ酱油=1.1g/cm3,ρ白酒=0.9g/cm3)( )A.611g B.500g C.550g D.455g3.小红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B.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C.质量相等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小于铜块的体积D.把200g酒精倒掉1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4×103 kg/m34.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了粗测湖水密度,某兴趣小组取体积为的湖水,测得其质量为206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体积有关B.密度与质量有关C.湖水密度为D.湖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水结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6.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 (选填“a”、“b”或“c”)物体,它的密度是 。 7.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一个瓶子能装下2kg水,如果用它来装酒精(ρ酒精=0.8×103kg/m3),最多能装 kg;如果要装下2kg酒精,瓶子的容积至少为 L。8.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它们的质量均为0. 2kg。如图(a)所示,在其中一个瓶子里装满水,此时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1. 2kg。如图(b)所示,在另一个瓶子里装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现在酒精中浸没一块质量为0. 4kg、体积为2×10-4m3的石块,此时酒精的液面恰好与瓶口相平。求:(1)石块的密度ρ石;(2)瓶子的容积V容;(3)酒精的质量m酒。 9.同学们小时候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聪明的乌鸦将小石块一颗颗的衔到未装满水的瓶子中,最后喝到了水。现在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故事中的一些物理问题吧。已知空瓶的质量为 100g,容积为 0.6L,乌鸦没有投入石块前瓶子总质量为 550g,投入石块且水面刚好与瓶口平齐时总质量为 910g, 求:(1)石块的总质量;(2)瓶子中水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10.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每当酒朋诗侣相会,吟诵魏武帝曹操的著名诗篇:《短歌行》,开怀畅饮汝阳杜康酒,就引人联想起中国秫酒的发源地,酒文化的摇篮——汝阳杜康村。如图所示,这款杜康酒的酒瓶质量为300g,最多能装质量为1.0kg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1)瓶子的容积;(2)这个瓶子最多可装密度为1.8×103kg/m3的蜂蜜多少kg;(3)这个瓶子装满酒时总质量为1.1kg,则这款酒的密度是多少kg/m3?、1.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 18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 165mm,若雪踏实后的密度与冰相似,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已知冰的密度为 0.9×103kg/m3)( )A.165mm B.180mm C.13.5mm D.15mm2.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A.(m3-m1)∶(m2-m1)B.(m2-m1)∶(m3-m1)C.(m2+m-m3)∶(m1+m-m2)D.(m1+m-m2)∶(m1+m-m3)3.四个表面涂着相同颜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上面分别标着1、2、3、4四个数字,漆的质量、体积都忽略不计),其中两个是铁块,另两个是铜块(ρ铜>ρ铁)。某同学测量了每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描出四个点,如图所示。请你判断金属块2是 (选填“铜”或“铁”)块,金属块3和 (选填“1”、“2”或“4”)是同样材料的金属块。若用相同质量的铜和铁制成体积相同的球,一定是空心的是 (选填“铜”或“铁”)球。4.如图所示,由a、b两种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a、b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0.01m2和0.02m2,甲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距容器底部0.4m,乙容器中盛有质量为4.8kg的酒精(ρ酒精=0.8×103kg/m3).求:(1)甲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2)乙容器中酒精液面离容器底部的距离h酒精;(3)若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深度的水和酒精后,两容器中剩余液体的质量为m水′和m酒精′,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抽取深度h的取值范围。6.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电子秤上,向容器中缓慢注入液体,停止注入液体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4cm,将均匀实心柱体缓慢放入液体中,放手后;整个过程,电子秤的示数与容器内液体深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部分数据没有标识)(1)请结合图像,容器自身质量为多少?(2)液体的密度;(3)停止注入液体时,容器的总质量;(4)该实心柱体的密度。【课后评价】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密度: 一定的、密度、、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1 g/cm3 = 1×103kg/m3二、密度与温度:热胀冷缩、最大、越小、降低【例1】B【例2】C【例3】C【例4】D【例5】C【例6】B【例7】B课后巩固基础练习1. A2. A3. B4. C5. D6. c、27. 体积、1.6、2.58.(1)2×103kg/m3;(2)10-3m3;(3)0.64kg9.(1)360g;(2)450cm3;(3)2.4g/cm310. (1)1×10﹣3m3;(2)1.8kg;(3)0.8×103kg/m3能力提升1. C2. C3. 铁、1、铜4. 3:2、3:25. (1)4kg;(2)0.3m;(3) 当0m≤<时,<;当,;当<<≤0.3m时,>6. (1)50g;(2)1g/cm3;(3)450g;(4)0.9g/cm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