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2、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说明】选择题有时会考查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考查方向】1、生活中具体的亲社会行为:研学旅行、捐款捐物、植树活动等。2、亲社会行为常考素材:感动中国人物、新时代好少年等。5、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积极影响?(P10-P12)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6、网络对社会进步有哪些积极影响?(P12-P13)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说明】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不能说“网络问政扩大公民民主权利范围”7、★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P15-P16)①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说明】不能说我们要拒绝(远离)网络。8、★如何合理利用网络?(P17-P20)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⑥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意】“网络无限,自由有界”这个表述,有时选择题会颠倒写成“网络有界,自由无限”。【典例】请你为打造健康的网络生活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或班会主题。答:网络是把双刃剑,扬长避短记心间;网络和谐我有责,健康成长利你我;科学上网,做网络的主人;传播网络正能量,做中国好网民等等。【拓展】解决“直播乱象”的途径:国家:完善法律体系,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销的行为;加大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宣传教育;互联网企业:增强法治意识,承担社会责任,利用技术加强网络监管;个人:提高媒介素养;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1、社会秩序的作用。(P23)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个人)2、社会规则的作用。 (规则与秩序的关系)(P25)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易错陷阱】“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不能写成“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选择题常考】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违反社会规则都要追究刑事责任。(×)3、★自由与规则的关系。(P27-P28)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注意】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4、★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P29)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典例】女乘客认为他们一家乘车是花钱买票的,没有法律规定不让小孩在车上喊叫,小孩有活动的自由。你如何看待这种自由?答:这位女乘客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规则意识淡薄,没有正确处理好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判断)因为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理由)我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自觉遵守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法)5、怎样尊重他人?(P35-P36)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6、★为什么要文明有礼?(P37-P39)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7、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典例】开展“讲礼貌、知礼仪”实践活动。(1)活动目的:让同学们认识到文明礼貌、文明交往的重要性,帮助同学矫正不文明、不尊重他人的陋习,提高同学们的交往能力。(2)活动建议: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选活动;开展以讲文明、知礼仪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制作文明礼貌宣传画和公益广告;加强宣传,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黑板报等揭露不良陋习,倡导文明行为。(3)宣传标语:提高素质,人人争先;文明生活,共创明天;文明新风,从我开始;讲文明礼貌,做现代公民等等。8、★为什么要讲诚信?(P42-P43)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9、★如何践行诚信?(P43-P45)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典例】列举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 (1) 学校生活: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说谎话等。(2)社会生活:做假账、偷逃税款、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10、怎样正确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如何认识“善意的谎言”?)(P44)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易错提示】不讲诚信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谎,应做诚实守信的人。(×)【★选择题常考】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违法行为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举例 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相对轻微 民事法律规范 欠钱不还、侵犯肖像权、著作权、违反合同 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行政违法行为 相对轻微 行政法律规范 闯红灯、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 行政制裁:①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②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犯罪 刑事违法行为 严重 刑事法律规范 故意杀人、抢劫 刑罚处罚: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联系 ①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P48)(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说明】①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看处罚最好判断,可参考P48和P54相关链接(上表最后一栏)②“拘留”默认是行政拘留,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刑事拘留是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而非刑事处罚手段。)③“行政拘留”、“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拘役”、“罚金”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11、犯罪的基本特征?(P53)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说明】选择题经常考,而且经常混淆搭配,比如把犯罪的最本质特征说成是刑事违法性。另外,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严重”二字也不可少。12、刑罚的种类?(P54相关链接)(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说明】主刑只能独立适用;附加刑既能独立适用,也能附加使用。13、★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P55-P56)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此处可用杜绝,特别注意)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选择题常考】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犯罪行为。(×)刑罚是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使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拓展】1、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①个人: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②家庭: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③学校: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④社会:社会保护缺失,普法力度不够,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依然存在等。2、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的知识点家长:应尽到监护职责,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教育,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引导;社会:加大法制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侵犯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严格执法、严惩。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