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如图示意夏至日①②③④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已知①②③④在地球的同一条经线上。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三地位于北半球,③地位于南半球 B.①④两地距离大于③④两地距离
C.一周后,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均变小 D.一周后,四地白昼时间均变短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图甲是我国北方地区某楼房正南方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景观照片,图乙是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拍摄该景观照片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
A.9:00 B.12:00 C.15:00 D.18:00
4.下列关于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的叙述,可信的是( )
A.热带地区使用时间长于温带地区 B.南北半球安装可调节支架墙壁朝向相同
C.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随楼层不同而变化 D.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应短于海口
美国科罗拉多河上游某地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流量季节变化大,河床发育了深厚的沉积物层。下图为某次暴雨引发的该河水位变化过程河床剖面,P为这一过程中水文站测得的最大深度。完成下面小题。
5.该次洪水过程三个时段的河床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I时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II时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III时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三个时段,全为流水侵蚀作用
6.III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其成因可能是( )
A.a侧可能为凹岸,以沉积为主 B.b侧可能为凸岸,以侵蚀为主
C.a侧沉积物硬度较大,不易被侵蚀 D.b侧流速较慢,冲刷大于沉积
雅丹地貌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图。据此完成下题。
7.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地貌形成的大致过程是(  )
A.沉积—抬升—侵蚀 B.侵蚀—抬升—沉积C.侵蚀—下沉—沉积 D.沉积—下沉—侵蚀
8.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大风地区,该地貌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为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为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为迎风坡,侵蚀而成 D.陡坡为迎风坡,堆积而成
读下图,完成下题。
9.图中(  )
A.①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核 B.形成①②处岩石的地质作用相同
C.断层发生在岩层③形成之后 D.④处溶洞景观由岩层断裂下陷造成
10.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云 ②新 ③秦 ④宁 ⑤桂 ⑥青
A.①④ B.①⑤ C.②③ D.⑤⑥
下图为“我国某月7日21时某种天气系统向东推进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剖面图”。天气系统推进速度为110千米/日。据此回答下题。
11.与7日比较,8日水库的气温变化情况是(  )
A.气温升高,且气温日较差变小 B.气温升高,且气温日较差变大
C.气温降低,且气温日较差不变 D.气温降低,且气温日较差变小
12.图中城市7日比6日大气污染重,其主要原因是7日(  )
A.空气下沉受到抑制 B.空气上升受到抑制
C.空气辐散,静风 D.空气辐合,静风
下图为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平均气温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3.该地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4.下列有关该气候特点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温度高 B.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C.冬季温和多雨 D.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022年冬奥会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张家口崇礼区承办雪上项目比赛。崇礼区位于北京正西方向,境内山连山,沟套沟,连绵不断,森林茂密,冬季平均气温为-12 ℃,积雪时间从11月至次年3月,年平均积雪厚度为70厘米。据此完成下题。
15.北京冬季平均气温为-5 ℃,远远高于张家口崇礼区,主要原因是北京(  )
A.西部、北部山地阻挡了冬季风 B.受暖流影响较明显
C.正午太阳高度较崇礼区大 D.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16.下图能反映张家口气候特征的气候资料图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2月21日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当地正午在小区①号楼楼顶测得纬度为37°N,经度为116°E,高度为45m;并且发现此时①号楼阴影正好遮住②号楼前四层(下图)。
(1)若在①号楼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保证冬至日太阳能的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a应为________。
(2)指出该日后一周内太阳直射点的分布及移动特征。
(3)据材料推测①号楼在②号楼的哪个方位,并说明理由。
(4)分析22小时后①号楼阴影遮挡2号楼的位置,以及该日后半个月内①号楼正午阴影长度的变化情况。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鸭绿江河口地貌在全新世海侵形成的河口湾中发育而成,河口段水动力环境复杂,泥沙落淤与悬浮交替。薪岛以上河段水动力以河流作用为主,薪岛以下河段以潮流作用为主。自20世纪以来,鸭绿江流域陆续建设多座水库,影响了河口段水沙运移,河口区沉积物平均粒径先变小后变大。薪岛与绸缎岛已经相连,西水道因上游淤塞变浅,径流不畅,已转变为潮汐水道。有学者指出,绸缎岛未来可能与陆地相连。下图示意鸭绿江河口区不同水域的含沙量。
(1)与中水道和东水道相比,阐述西水道沉积物来源的差异。
(2)分析薪岛南侧存在含沙量高值区的原因。
(3)随着流域内水库的陆续开发,河口区沉积物平均粒径先变小后变大,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指出绸缎岛未来与陆地可能相连的形成条件。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且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2022年4月20日—21日,乌鲁木齐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如图示意2022年4月20日08时—21日20时乌鲁木齐近地面部分气象要素的变化。
(1)说明乌鲁木齐春季沙尘暴天气多发的原因。
(2)指出此次乌鲁木齐沙尘暴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段。
(3)指出促进此次沙尘暴形成的天气系统并简述沙尘暴的危害。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5CDCDC 6-10CACCB 11-16DBACAA
17.【答案】
(1)60°26′(或60.5°)
(2)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3)方位:正南;理由:太阳能热水器受热板一般面向正南方向:且当地正午①号楼在②号楼的阴影恰好与楼层垂直,故①号楼在②号楼的正南方。
(4)22小时后为当地时间10点,此时太阳位于该地的东南方向,影子朝向西北,因此①号楼阴影主要遮挡②号楼的西部;该日后半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北移,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故①号楼阴影长度逐渐变短。
18.【答案】
(1)东水道、中水道作为径流的主要入海通道,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鸭绿江(当前与历史上的)的输沙。西水道与鸭绿江主水道交换不畅,受(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作用的影响更强,沉积物来源于浅海(及历史上的径流输沙)。
(2)位于咸淡水交汇处,水域扰动较强,底部物质悬浮,含沙量较高。由松散堆积物组成的江心洲为局地潮汐、海浪冲刷提供沙源。海水运动携带来的泥沙受薪岛地形阻挡,在其南部易形成泥沙聚集。
(3)流域水库拦截大量粗砂,输向河口的泥沙平均粒径减小,导致河口沉积物粒径变小。随着水库数量进一步增加,上游来水来沙量下降,河口区受(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作用加强。沉积物中较细颗粒的物质再悬浮、再搬运(细颗粒物质难以沉积),(只剩下较粗颗粒的物质,)河口区的沉积物明显粗化。
(4)(由于水库蓄水、流域用水增加、降水减少,)来水量减少;(水库调节使得绸缎岛)缺乏洪峰冲刷,沉积作用相对增强;(绸缎岛与陆地)距离较近。
19.【答案】
(1)乌鲁木齐属于干旱地区,春季降水少;春季气温不稳定,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大风;地表及其干燥松散、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抗风蚀能力弱。
(2) 大致20日21时—23时。
(3) 天气系统:冷锋。危害:使大气能见度低,影响交通;污染空气,危害居民健康;掩埋农田,破坏植被;影响甚至破坏精密仪器和设备。
20.【答案】
(1)特征:向北凸(弯曲)。 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原因:该地冬季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区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