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图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①~④表示液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生长激素、氨基酸均可以存在于①中B.①中的葡萄糖需要经过②进入组织细胞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恒定不变D.①②④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媒介2.过度换气综合征是由于急性焦虑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加深加快,导致CO2不断被排出,血浆CO2浓度过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换气会导致内环境中HCO3-和H2CO3的浓度比升高B.及时给患者吸O2能够有效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C.交感神经兴奋还会导致心动过速、出汗量增加等现象D.过度换气综合征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清水、缓冲液、血浆、0.1mol/L的NaOH溶液等为实验材料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的类型B.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C.若将NaOH溶液换为HCl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后稳定D.实验结果说明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4.如右图为各级中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成年人有意识“憋尿”相关的中枢是③,与婴儿经常尿床相关的原因是脊髓发育不完善。B.①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C.③中某些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能支配①②④和脊髓中的某些中枢D.某人因撞击损伤了②部位可导致呼吸骤停5.《黄帝内经》记载,饭后“四肢微动、温衣”,即饭后不要急于运动,更不要剧烈运动。饭后半小时左右,可以散步,运动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从自主神经调节的角度解释,这样做的好处是( )A.使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有利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运输B.使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促进呼吸,加快内环境与外界气体交换C.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通向心脏、肺和眼等部位的血管收缩D.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进而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6.下图为与排尿有关的反射弧示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在图示反射弧中,背根处是传入神经,腹根处是传出神经B.膀胱的扩大和缩小是由自主神经支配的C.在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过程中,还存在着反馈调节D.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所以大脑可以控制排尿反射7.为进一步解决街头的烟头问题,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制造一台类似于“自动售货机”的机器,当乌鸦把烟头扔进该机器的特定位置后,机器就会掉落食物;重复多次训练后,乌鸦见到烟头就会叼取并将其扔进该机器内。下列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的反射活动的中枢在脊髓B.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重复多次训练后烟头由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C.长时间缺乏食物奖励后,乌鸦见到烟头不再叫取与大脑皮层无关D.与条件反射相比,非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乌鸦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8.“中国脑计划”以“认识脑、模拟脑、保护脑、开发脑”为目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在脑科学、脑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类脑智能器件三个前沿领域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短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对第一级记忆的某一信息加以注意很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D.同声传译员进行翻译时,参与的大脑皮层言语区主要有H区和S区9.科学家从羊脑中提取到某种激素,注射到幼龄大鼠体内,其体重增长比未注射的幼龄大鼠更快。若向幼龄大鼠饲喂该激素,则无上述效果。推测这种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素 C.性激素 D.生长激素10.图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沃泰默通过相关实验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B.图示生理过程中涉及的信号分子有促胰液素、神经递质、胰液C.传出神经末梢与胰腺相关细胞是通过突触相联系的D.小肠黏膜细胞在盐酸刺激下产生的促胰液素具有催化功能11.若妊娠晚期母鼠甲状腺功能减退,新生鼠脑重量显著下降。研究人员取其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并施加甲状腺激素(T3),检测神经元中神经营养因子NGF的表达量,结果如图。推断不合理的是( )A.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胚胎脑的发育B.甲状腺激素可促进NGF的表达C.补充NGF可利于脑重量偏低新生鼠脑的发育D.口服促甲状腺激素可治疗脑重量偏低新生鼠12.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可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Glu),作用于其他神经元。给予视杆细胞不同强度的光刺激,记录细胞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受光刺激瞳孔不自觉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B.视杆细胞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C.视杆细胞膜电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D.不同光强刺激对视杆细胞释放Glu量可能有影响13.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图是科研人员绘制的蛙的坐骨神经中一条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受膜外界溶液中不同K+和Na+浓度的影响柱状图,据图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外Na+的浓度对静息电位的大小影响很大B.动作电位绝对值大小与受刺激强度的大小有关C.K+和Na+由膜外进入膜内都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来进行的D.根据坐标图判断a组为对照组,d、e两组变化是因为溶液Na+浓度升高了14.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变化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A.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鳃B.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C.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还可在图中c、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D.要去除习惯化,可给予海兔头部强刺激,最终使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增加15.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麻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图1神经突触 图2某种局麻药的作用机理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通道,阻碍Na+外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一致,前者不属于神经递质C.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膜内外Na+的浓度差会影响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16.心肌收缩是Ca2+流入细胞质触发的,这一过程需要Ca2+通道RyR2来介导,人体对RyR2活性的精确调控对维持心跳是至关重要的。某科研团队研究了咖啡因对正常RyR2和发生某种突变后的RyR2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低浓度咖啡因可提高RyR2活性,高浓度咖啡因可抑制RyR2活性B.上述突变后的RyR2仍会受到咖啡因影响,但对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下降C.在1mmol/L咖啡因作用下,Ca2+流入细胞需要的能量比0.1mmol/L时多D.正常人饮用咖啡会引起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7.(12分)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表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45②肌酐 CRE 1.9 mg/dL 0.5~1.5③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④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⑤甘油三酯 TG 217 mg/dL 50~200⑥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注: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1)血液中每种成分的正常参考值是一个范围,这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______的状态。(2)从报告单上可以看出超出正常范围的指标有______(填写表中序号),说明此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有______(多选)。A.肝功能受损 B.肾功能受损 C.糖尿病 D.高血脂 E.高血压 F.哮喘(3)若该病人为了避免病症加重,长期控制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身体出现“虚胖”现象,这是______的表现,其原因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______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会______(填“降低”或“升高”),组织液渗透压相对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水分向组织液渗透量增加。(4)人体内环境稳态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5)如果你是医生,对该病人饮食有何建议:(答出一点即可)______。18.(10分)当呼吸道黏膜受异物刺激时,人体会通过咳嗽反射将异物及时排出。若持续咳嗽超过8周,则发展成为慢性咳嗽,有害身体健康。研究发现,慢性咳嗽的发生与ATP密切相关,其机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异物刺激产生的兴奋以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位于脑干的____________,经过分析和综合后,相关“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引发咽肌、膈肌等肌肉协调动作完成咳嗽反射,这一过程属于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2)反复咳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细胞破损,受异物刺激后释放大量ATP。ATP与邻近传入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P2X2/3受体结合,引起______内流,进而产生______电位,使传入神经兴奋。(3)开发能与神经元上的P2X3、P2X2/3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药物已成为治疗慢性咳嗽的新方法,该类药物止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4分)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某些调节模式,A、B表示不同区域,C、D、E代表不同的物质或结构,a代表神经纤维上的一个点。(1)图中D代表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2)a点处于静息状态时,其膜内的电位表现为______;若刺激a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______(填写“双向”或“单向”)传导。(3)当膀胱贮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刺激膀胱壁感受器,兴奋沿盆神经传入______中的低级排尿中枢,同时上行传导至某处产生尿意,整个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大写字母表示)。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如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请分析回答:(4)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中部施加单次强刺激,兴奋经神经纤维传导到突触前膜,并导致______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据图分析,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进入胞内与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被激活,图示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_(从以下序号中选填)①谷氨酸的释放 ②Ca2+与N受体结合进入海马细胞 ③A受体的磷酸化(6)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对小鼠H区传导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发生了图中的______(填序号I或II)过程。20.(14分)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为探究抑郁症的发生与5-HT含量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1)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释放到______,与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降解,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2)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__。A.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转运蛋白(SERT)表达量提高B.5-HT受体基因的突变对抑郁症发病无影响C.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D.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逐步提高(3)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检测,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中实验结果可归纳为组别 数量 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 突触间隙5-HT相对含量对照组 10只 0.59 0.68模型组 0只 0.99 0.35(4)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中缝核miR-16可______转运蛋白(SERT)基因的表达。推测原因是______。(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5)综上所述,请写出抑郁症患者产生情感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0分)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实验结果与分析: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激素和______激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